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梯笼与墩柱的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轻型钢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包括连接段和围合段,所述连接段一端连接对应的所述围合段;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围合段能够围合形成套设于墩柱外侧的围合区,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通过竖向插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段朝向相同,所有所述连接段均用于连接梯笼。其结构轻,运输方便,便于操作,能够更加安全和快速的用于连接梯笼和墩柱,且能够节约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接梯笼与墩柱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施工
,特别是一种用于连接梯笼与墩柱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速公路、铁路的桥梁施工中,尤其是在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中,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多变,高墩桥梁众多,在桥梁墩柱、系梁等施工中,多应用到梯笼作为作业人员的上下通道,为保证上下通道的安全与稳定性,必须每隔10m高度设置一道与墩柱连接的抱箍,并通过抱箍连接梯笼。
[0003]通过将抱箍固定在墩柱的外表面,再通过连接件连接抱箍和梯笼,因抱箍的较重,需要采用大型起吊设备才能够将抱箍吊装至墩柱的指定高度处,且需要人工到墩柱的指定高度处将抱箍固定在墩柱外表面,且通过连接件连接抱箍和梯笼的过程也需要吊装操作,上述通过抱箍和连接件配合的方式来连接梯笼到墩柱上,需要大量起重资源配合,成本高;且通过吊装作业的方式较为复杂,连接效率低,工期长;且对抱箍和连接件的吊装作业、人工到高空作业的方式均比较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梯笼连接墩柱的方式存在连接方式复杂、连接效率低、工期长、成本高且作业较为危险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连接梯笼与墩柱的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连接梯笼与墩柱的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轻型钢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包括连接段和围合段,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
[0007]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围合段能够围合形成套设于墩柱外侧的围合区,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通过竖向插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段朝向相同,所有所述连接段均用于连接梯笼。
[0008]本方案中,因梯笼是固定在地面上的,只需要对其水平方向进行限位,避免其倾覆,故不考虑在竖向方向对其限位。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采用轻型钢构件,其重量较轻。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段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段朝向相同,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能够通过对应的连接段连接于梯笼,梯笼能够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形成竖向支撑,使第一连接件的围合段和第二连接件的围合段能够悬挑于梯笼外并围合在墩柱外侧对应高度处,通过墩柱对围合区的限位进而避免梯笼在外界环境因素下倾斜或晃动,防止梯笼歪斜倾覆,保证梯笼的稳定和安全的使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和所述第
二连接件的围合段的围合接触处通过竖向插接的方式形成围合区,其只需要上下插接,能够实现水平方向的约束,便于围合连接操作。
[0009]采用本申请的结构较轻,运输方便,安装现场可以通过人工从梯笼内向上运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需的起重资源大大减少,成本较低;且通过竖向插接的方式形成围合区,操作方便,使得安装人员能够人工在梯笼上操控第一连接件的围合段和第二连接件的围合段围合并竖向插接,其操作简便,可以不采用吊装的方式,利于节约成本,能够快速连接梯笼与墩柱,其连接效率更高、工期更短,且更加安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围合段围合形成矩形围合区或圆形围合区。
[0011]现有的墩柱一般为方形柱或圆形柱,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围合段设计围合形成矩形围合区或圆形围合区,如:所述矩形围合区用于被圆形的所述墩柱限位或被方形的所述墩柱限位,所述圆形围合区用于被圆形的所述墩柱限位,这能够更好的适配限位于墩柱的外侧,使得所述用于连接梯笼与墩柱的装置能够更好的借助于墩柱来保证梯笼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F型构件,所述F型构件包括一个纵向支撑和两个横向支撑,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字型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围合段围合形成矩形围合区。
[0013]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围合段包括两个所述横向支撑和两个所述横向支撑之间的所述纵向支撑的部分;两个横向支撑之间的间距适配于墩柱的尺寸,纵向支撑和第二连接件的间距也适配于墩柱的尺寸,使得F型构件的围合段和一字型构件的围合段能够围合形成矩形围合区,矩形围合区能够适配于方形的墩柱或圆形的墩柱,当用于圆形的端柱时,其与圆形墩柱的接触面积小,能够减少对墩柱的破坏、污染等。采用上述结构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能够节约成本;且F型构件的围合段的开口大,使得能够便捷的从侧面将围合段移动至墩柱的外侧,再结合竖向插接的方式与一字型构件的围合段形成约束,其操作简单,便于连接和安装。
[0014]优选的,两个所述横向支撑均设有插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与所述插接件相对应且适配的安装孔,所述插接件插接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
[0015]通过横向支撑上的插接件来定位插接至第二连接件上的安装孔内,其定位方便,且便于操作。
[0016]优选的,所述插接件朝下设置,使得第二连接件能够辅助第一连接件的竖向支撑对两个横向支撑形成向上的支撑,使得整个用于连接梯笼与墩柱的装置连接梯笼与墩柱后更加稳定。
[0017]优选的,所述插接件的竖向长度为200
‑
300mm,在保证插接件和定位孔插接时的约束强度的前提下,使插接件插接定位孔更加方便。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面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孔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座上。
[0019]通过在连接第二连接件的侧面的安装座上设置安装孔,避免直接在第二连接件的围合段开设安装孔,能够增加第二连接件的围合段的强度,提高围合段被墩柱限位后的稳定性。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连接段均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梯笼。
[0021]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其上的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梯笼,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其上的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梯笼,使得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将梯笼固定在墩柱上。同时,通过在连接段设置固定件,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可拆卸连接于梯笼,便于前期梯笼和墩柱的连接,也便于后期拆卸后的重复利用。
[002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用于连接所述梯笼的左侧或右侧的纵向杆件、另一个用于连接所述梯笼的前后两个横向杆件。
[0023]纵向杆件即为平行于梯步长度方向的杆件,横向杆件即为垂直于梯步长度方向的杆件。将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梯笼的左右两侧侧面的纵向杆件上,能够减少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对梯笼内部空间的干扰,减少对施工人员在梯笼上施工时的影响。但因梯笼的横向宽度会大于墩柱的尺寸,故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两个中只有一个能够连接在梯笼的左侧或右侧,另一个只能连接于梯笼的中部。通过上述连接方式,能够提高梯笼连接在墩柱后的稳定性,且能够减少第一连接件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梯笼与墩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均为轻型钢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均包括连接段和围合段,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所述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所述围合段,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所述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所述围合段;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所述围合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围合段能够围合形成套设于墩柱(6)外侧的围合区,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所述围合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所述围合段通过竖向插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连接段朝向相同,所有所述连接段均用于连接梯笼(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梯笼与墩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所述围合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围合段围合形成矩形围合区或圆形围合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梯笼与墩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为F型构件,所述F型构件包括一个纵向支撑(12)和两个横向支撑(11),所述第二连接件(2)为一字型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所述围合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围合段围合形成矩形围合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连接梯笼与墩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向支撑(11)均设有插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华,李作军,何华,闫爱玲,刘长林,盛怀猛,曾勇霖,史战锋,朱毓芳,吴勇平,马艺虎,周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