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实生种薯播种装置,包括斜向设置的导向套,导向套内套设有插筒,插筒的下端上侧依次连接有排料管和存料箱,插筒的上侧外安装有套板,套板与导向套之间连接有套在插筒外的复位弹簧,插筒内下端旋转设置有挡料筒,挡料筒上开设有排料孔,插筒的下端外侧水平对称安装有两个踏板,导向套通过轮架安装有滚轮,轮架的上端通过推架安装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把手和滚轮推动种植装置沿土拢移动,转动挡料筒使存料箱内的马铃薯实生种薯通过排料管和插筒落在土拢上,再将踏下踏板,在插筒的前刃作用下,插筒插入土拢内一定的深度,马铃薯实生种薯在挡料筒的作用下随插筒一同插入地面内。同插入地面内。同插入地面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实生种薯播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马铃薯种植
,具体为一种马铃薯实生种薯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属于自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在0.5%左右,经自交或人工杂交后产生浆果,浆果包被的种子称为马铃薯实生种子,将实生种子经育苗移栽,成熟后获得的地下块茎为马铃薯实生种薯。
[0003]马铃薯实生种薯的播种是其新品种选育的关键步骤和无病毒种薯生产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实生种薯较小,直径为2~5cm,播种深度为5
‑
10cm,通常采用人工方式播种,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较低,在实际生产中还未有相应的播种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马铃薯实生种薯播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实生种薯播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一种马铃薯实生种薯播种装置,包括斜向设置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套设有插筒,插筒能够在导向套内移动,所述插筒的下端设置有内锥型的前刃,所述插筒的上侧外安装有套板,所述套板与导向套之间连接有套在插筒外的复位弹簧,所述插筒的顶端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插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螺纹,与通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挡料筒,所述挡料筒的侧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排料孔,位于所述挡料筒上端的插筒内壁上安装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对挡料筒起到限位作用,所述插筒的下端上侧面安装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位置与通孔对应,所述排料管内底部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用于对马铃薯实生种薯进行拦挡,使多个种薯能够依次间隔掉落,所述排料管的上端安装有存料箱;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安装有转柄,转柄便于第一连接杆的转动和移动,所述插筒的下端外侧水平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外安装有踏板,踏板能够带动插筒向下插入土壤内,所述踏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能够增大踏板的摩擦力;
[0006]所述导向套的两侧还安装有L型的轮架,所述轮架的下端安装有滚轮,所述轮架的上端还安装有推架,所述推架的上端安装有把手,把手便于推动装置移动;
[0007]所述导向套的后端安装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安装有V型的覆土角板。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杆套,所述杆套内套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从上至下开设有若干个螺纹盲孔,所述杆套的外侧面设置有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穿过杆套螺接于螺纹盲孔内,调节杆能够在杆套内移动,带动覆土角板的上下移动,并且通过连接螺钉能够使调节杆在杆套内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把手外套设有橡胶套,橡胶套能够增大把手的摩擦力。
[0010]优选的,所述覆土角板的下缘从两端至中间向上倾斜,覆土角板将土拢上的土向中间堆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在种植马铃薯实生种薯时,首先,将马铃薯实生种薯放置在存料箱内,在重力的作用下马铃薯滚落进排料管内;
[0013]通过把手和滚轮推动种植装置沿土拢移动,转动转柄,通过转柄带动第一连接杆和挡料筒转动,当排料孔与排料管连通对应时,马铃薯实生种薯通过排料孔落入插筒内,最后掉落在土拢上,再转动挡料筒,通过筒壁将排料管封堵,在播种时,将脚部下踩在踏板上,使插筒沿导向套向下移动,将马铃薯实生种薯插入插筒内,在插筒的前刃作用下,插筒能够插入土拢内一定的深度,马铃薯实生种薯在挡料筒的作用下随插筒一同插入地面内;抬起下踩的脚部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插筒向上移动复位,此时马铃薯实生种薯留在土拢内,实现马铃薯实生种薯的播种;最后推动种植装置沿土拢继续移动,在覆土角板的作用下将土拢边缘的土刮向中间,将马铃薯实生种薯播种坑埋填,完成播种过程;
[0014]整个播种过程方便快速,既能够保证播种深度,同时装置还便于移动,不需耗费较大的人力和时间,提高马铃薯实生种薯的播种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插筒位置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覆土角板位置的俯视结构剖视图。
[0019]图中:1、导向套,2、插筒,201、通孔,202、前刃,3、套板,4、复位弹簧,5、第一连接杆,6、挡料筒,601、排料孔,61、环形挡板,7、转柄,8、橡胶垫,9、第二连接杆,10、踏板,11、轮架,12、滚轮,13、推架,14、把手,15、橡胶套,16、第三连接杆,17、杆套,18、调节杆,181、螺纹盲孔,19、连接螺钉,20、覆土角板,21、排料管,211、凸起部,22、存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见图1
‑
4,一种马铃薯实生种薯播种装置,包括斜向设置的导向套1,所述导向套1内套设有插筒2,插筒2能够在导向套1内移动,所述插筒2的下端设置有内锥型的前刃202,所述插筒2的上侧外安装有套板3,所述套板3与导向套1之间连接有套在插筒2外的复位弹簧4,所述插筒2的顶端中心开设有通孔201,所述通孔201内穿插有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的上端设置有螺纹,与通孔20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下端安装有挡料筒6,所述挡料筒6的侧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排料孔601,位于所述挡料筒6上端的插筒2内壁上安装有环形挡板61,环形挡板61对挡料筒6起到限位作用,所述插筒2的下端上侧面安装有排料管21,所述排料管21的位置与通孔201对应,所述排料管21内底部设置有凸起部211,凸起部
211用于对马铃薯实生种薯进行拦挡,使多个种薯能够依次间隔掉落,所述排料管21的上端安装有存料箱22;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上端安装有转柄7,转柄7便于第一连接杆5的转动和移动,所述插筒2的下端外侧水平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外安装有踏板10,踏板10能够带动插筒2向下插入土壤内,所述踏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8,橡胶垫8能够增大踏板10的摩擦力;在播种时,转动转柄7,通过转柄7带动第一连接杆5和挡料筒6转动,当排料孔601与排料管21连通对应时,马铃薯实生种薯通过排料孔601落入插筒2内,最后掉落在土拢上,再转动挡料筒6,通过筒壁将排料管21封堵,再将脚部下踩在踏板10上,使插筒2沿导向套1向下移动,将马铃薯实生种薯插入插筒2内,在插筒2的前刃202作用下,插筒2能够插入土拢内一定的深度,马铃薯实生种薯在挡料筒6的作用下随插筒2一同插入地面内;抬起下踩的脚部后,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插筒2向上移动复位,此时马铃薯实生种薯留在土拢内,实现马铃薯实生种薯的播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实生种薯播种装置,包括斜向设置的导向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1)内套设有插筒(2),所述插筒(2)的下端设置有内锥型的前刃(202),所述插筒(2)的上侧外安装有套板(3),所述套板(3)与导向套(1)之间连接有套在插筒(2)外的复位弹簧(4),所述插筒(2)的顶端中心开设有通孔(201),所述通孔(201)内穿插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下端安装有挡料筒(6),所述挡料筒(6)的侧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排料孔(601),位于所述挡料筒(6)上端的插筒(2)内壁上安装有环形挡板(61),所述插筒(2)的下端上侧面安装有排料管(21),所述排料管(21)的位置与通孔(201)对应,所述排料管(21)内底部设置有凸起部(211),所述排料管(21)的上端安装有存料箱(22);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上端安装有转柄(7),所述插筒(2)的下端外侧水平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外安装有踏板(10),所述踏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奇,于肖夏,于卓,张胜,杨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