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组件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449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组件及系统,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片,各个电池片均包括交替布置的P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区,P型掺杂区设有正极细栅线,N型掺杂区设有负极细栅线;及连接正极细栅线及负极细栅线的多条导电线;每根导电线与正极细栅线及负极细栅线的连接处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导电线与正极细栅线或负极细栅线电连接的导电区域、及用于导电线与负极细栅线或正极细栅线绝缘连接的绝缘区域;相邻的两个电池片之间规律性的截断有导电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解决了现有电池片浆料用料大所带来的成本高及各电池片间正背面迂回连接所带来的制作困难的问题。难的问题。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组件及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组件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一直是太阳能电池工业追求的目标。对于目前常规太阳能电池,其发射极接触电极和基极接触电极分别位于电池片的正反两面。电池的正面为受光面,正面金属发射极接触电极的覆盖必将导致一部分入射的太阳光被金属电极所反射遮挡,造成一部分光学损失。普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金属电极的覆盖面积在7%左右,减少金属电极的正面覆盖可以直接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背接触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发射极和基极接触电极均放置在电池背面(非受光面)的电池,该电池的受光面无任何金属电极遮挡,从而有效增加了电池片的短路电流,同时背面可以容许较宽的金属栅线来降低串联电阻从而提高填充因子;并且这种正面无遮挡的电池不仅转换效率高,而且看上去更美观,同时,全背电极的组件更易于装配。
[0003]现有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接成电池串后经其他工序制作成组件,其串接技术为将每一极性(N型和P型)的主栅焊接至该电池片边缘处的焊带上。然后从一个电池片的正面电极(负极)焊带通过焊锡丝焊接到相邻电池片的背面电极(正极)焊带上,并在所串接形成的电池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使得形成电池片互联。然而这些电池片上焊带所采用的间距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总效率,而且,其主栅需要消耗大量的银浆,使得在电池片上形成主栅和焊带的工艺成本较高。同时这些焊带从一个电池片的背面迂回到相邻下一个电池片的正面,可能带来如难以对齐等的制造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电池片的单面焊接,容易使得由于应力而造成电池片的翘曲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池片浆料用料大所带来的成本高及各电池片间正背面迂回连接所带来的制作困难的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包括:
[0006]至少两个电池片,各个所述电池片均包括交替布置的P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区,所述P型掺杂区设有正极细栅线,所述N型掺杂区设有负极细栅线;及
[0007]连接所述正极细栅线及所述负极细栅线的多条导电线;
[0008]其中,每根导电线与所述正极细栅线及所述负极细栅线的连接处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所述导电线与所述正极细栅线或所述负极细栅线电连接的导电区域、及用于所述导电线与所述负极细栅线或所述正极细栅线绝缘连接的绝缘区域;
[0009]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之间规律性的截断有所述导电线。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线包括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线在所述
导电区域与电池片上的正极细栅线及相邻电池片上的负极细栅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在所述绝缘区域与电池片上的负极细栅线及相邻电池片上的正极细栅线绝缘连接;
[0011]所述第二导电线在所述导电区域与电池片上的负极细栅线及相邻电池片上的正极细栅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在所述绝缘区域与电池片上的正极细栅线及相邻电池片上的负极细栅线绝缘连接。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线包括有金属线及部分包裹所述金属线的复合膜。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线为金属线。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区域设有导电胶、锡膏或导电胶带;或
[0015]在所述导电区域中所述导电线与所述正极细栅线或所述负极细栅线直接接触形成电连接。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膜为POE膜、EVA膜、PVB膜、或POE和EVA组成的共挤膜。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细栅线或所述负极细栅线为铝栅线、银栅线、铜栅线、或银包铜栅线。
[0018]更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细栅线包括间隔设置的铝栅线和银栅线,所述银栅线与所述导电区域相连。
[0019]更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区域设有绝缘体。
[0020]更进一步的,至少一根所述第一导电线与对应相等数量的所述第二导电线间隔设置。
[0021]更进一步的,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间隔设置、或两根第一导电线与两根第二导电线间隔设置。
[0022]更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之间每间隔第一预设数量的导电线截断有相同数量的导电线。
[0023]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为1

4。
[0024]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串还包括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串的端部处的导电汇流条,其中每隔第二预设数量的导电线,将相同数量的导电线电连接至所述导电汇流条。
[0025]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为1

4。
[0026]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
[0027]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系统,所述光伏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池组件。
[00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通过不设置主栅及焊带收集每个电池片的电流,其通过采用连续的多条导电线直接将一个电池片上正极细栅线或负极细栅线直接连接至相邻下一个电池片上所对应的负极细栅线或正极细栅线上,并通过规律性的截断两个电池片之间的导电线,实现各个电池片的串接,使得既减少了主栅的银浆料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又由于该导电线统一的布置在所有电池片的背面而直接与其正极细栅线及负极细栅线连接,使得避免了现有需要从一个电池片的背面迂回的连接至下一电池片的正面而使得对齐困难等的操作问题,解决了现有电池片浆料用料大所带来的成本高及各电池片间正背面迂回连接所带来的制作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片,各个所述电池片均包括交替布置的P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区,所述P型掺杂区设有正极细栅线,所述N型掺杂区设有负极细栅线;及连接所述正极细栅线及所述负极细栅线的多条导电线;其中,每根导电线与所述正极细栅线及所述负极细栅线的连接处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所述导电线与所述正极细栅线或所述负极细栅线电连接的导电区域、及用于所述导电线与所述负极细栅线或所述正极细栅线绝缘连接的绝缘区域;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之间规律性的截断有所述导电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包括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线在所述导电区域与电池片上的正极细栅线及相邻电池片上的负极细栅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在所述绝缘区域与电池片上的负极细栅线及相邻电池片上的正极细栅线绝缘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在所述导电区域与电池片上的负极细栅线及相邻电池片上的正极细栅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在所述绝缘区域与电池片上的正极细栅线及相邻电池片上的负极细栅线绝缘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包括有金属线及部分包裹所述金属线的复合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为金属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区域设有导电胶、锡膏或导电胶带;或在所述导电区域中所述导电线与所述正极细栅线或所述负极细栅线直接接触形成电连接。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为POE膜、EVA膜、PVB膜、或POE和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伟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