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导入电阻条带并去除其边带的电阻拆带机,包括转轴、导引输送电阻条带的齿轮,枢接于齿轮两侧、外端面为环形斜面的两固定轮,设于两固定轮外侧的两旋转圆筒,该圆筒环面上等距设有多个轴向穿孔和与之垂直的贯穿长孔,各穿孔内有弹簧及设有通孔的滑动杆,穿过各滑动杆的通孔和所述长孔的各拨杆内端抵靠于上述斜面,外端抵靠于边带的内侧,工作时,拨杆受斜面推压而沿长孔向外侧移动,以去除电阻边带,故可确保电阻的引脚保持平直。(*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阻拆带机,利用该电阻拆带机,可确保送入饶线机的电阻材料的两侧引脚维持在一直线的平直状态,以降低绕线不良及次品率。现今电子电路所使用的电阻器,是属不可或缺的基本元件,而对应电阻功率、特性的差异,则有多种不同型式,诸如碳膜电阻、水泥电阻、金属膜电阻、绕线电阻或其他型式,以下即以绕线电阻而论,其制作方式上,是预先制出一长筒状陶瓷或绝缘材料,并在两端结合引脚(接脚)后,将前述待处理的元件以振动送料机振动方式呈平行排列而导入至一电阻绕线机中,经电阻绕线机在前述元件的长筒状部位缠绕电阻丝及将电阻丝两端分别与两引脚焊接结合,以完成绕线电阻的制作,而台湾新型专利申请第79109209号“自动电阻绕线机(一)”即揭示一种可对电阻元件进行缠绕电阻丝的绕线机构,其概略结构如图5所示,以位在左、右两组相同结构的伸缩旋转机构60来支撑电阻器10及令电阻器10旋转以便于其上缠绕电阻丝,其中,该两组伸缩旋转机构60近内端形成有转动部61及位在转动部61末端位置的夹头62,各夹头62的端部形成可套合电阻器10引脚11的开口63,而各个伸缩旋转机构60除了可利用转动部61而令夹头62自转之外,更可做横向伸缩位移,而当电阻器10由振动送料机(图中未示)送入至对应于该各伸缩旋转机构60的夹头62所在位置时,即利用两伸缩旋转机构60的夹头62朝中央方向伸出,而使电阻器10两端的引脚11可伸入至夹头62的端部开口63中,并利用两夹头62适当地夹住电阻器10,以便于后续通过将电阻丝的端点经点焊机构点焊于电阻器10的其一端部位置,然后再通过两组伸缩旋转机构60同向旋转及位移,而使电阻丝可依序卷绕于电阻器10表面,最后再将电阻丝剪断及将电阻丝的末端点焊于电阻器10的另一端部位置,即完成电阻绕线的步骤,其后,于两伸缩旋转机构60的夹头62回缩移离电阻器10的两引脚11位置时,使电阻器10向下落入收集器中,而后,则重覆前述送入待绕线的电阻器进入、点焊、绕线、点焊、脱离等步骤,以提供自动化绕线的效果。由前述说明可知,电阻器以振动送料机送入时,虽可确保电阻呈同向且整齐排列而依次进行绕线,然而电阻器在振动送料机中可能使得电阻器的引脚遭到不当弯曲或倾斜,并无法确保两引脚呈一直线或平直状态,此举,当电阻器10的其一引脚弯曲或倾斜时,即无法如期地伸入至各夹头62的开口63中,不仅造成绕线品质不良,更可能造成无法正常绕线或导致卡死的问题,而有予以改良的必要。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确保送入绕线机的电阻元件的引脚保持平直不弯曲状态的拆带机构,利用该拆带机构,待绕线的电阻元件能以粘着边带方式送入绕线机,于电阻输送期间,其引脚维持在平直状态,然后由该拆带机构将边带拆除后送入绕线机,从而可使送入至绕线机的各电阻元件的引脚与绕线机的夹头正常套合及夹持,使绕线品质提高及降低损坏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电阻拆带机,为一设置在电阻绕线机的电阻器输入位置的可供导入电阻条带及自动去除电阻条带边带的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齿轮,中央形成有可容纳电阻器本体的下凹部,而各齿槽可供靠抵各电阻的引脚,以导送电阻条带依次朝前方输送,两固定轮,其枢接在所述齿轮的两端面上,两固定轮的外端面形成环形斜面,两旋转圆筒,内端形成可使固定轮的环形斜面完全套入的内凹环,于环面上等距配置有数个贯穿两端面的穿孔,对应于各穿孔则形成有纵向贯通的长孔,各穿孔外端结合有固定螺丝,内侧套合有弹簧以及一含纵向贯孔的滑动杆,在各长孔位置分别有一拨杆穿经滑动杆的贯孔,该各拨杆的内、外端均呈局部外露型态,拨杆的外端靠抵于电阻条带的两边带的内侧位置,而各拨杆内端靠抵于固定轮的环形斜面上,一转轴,是依序穿过前述各旋转圆筒、固定轮及齿轮,并分别与齿轮及两旋转圆筒固结,而使齿轮及旋转圆筒可同步转动。所述的电阻拆带机,其特征在于该各个固定轮的后端经一固定杆而固定在机台上,使之呈不转动状态。所述的电阻拆带机,其特征在于该齿轮与固定轮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电阻拆带机,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轮与转轴之间亦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电阻拆带机,其特征在于该露出于旋转圆筒以外的转轴上套接有护套。所述的电阻拆带机,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拆带机构下方设有一导引机构,此导引机构是以两间隔而其间形成有导沟的导引板所构成,以供拆除边带的电阻器可顺序地排列于导沟中,以便于进行后续绕线作业。所述的电阻拆带机,其特征在于该转轴通过一位在机台一侧的马达经皮带驱动。本技术的拆带机构20,一种可适用于导入含边带的电阻条带进入的机构,由于各电阻器于输送期间是以边带限制而不致产生如引脚弯曲变形的问题,可确保各电阻引脚呈平直状态,而经本技术的拆带装置不仅有带动电阻条带进入的优点,更可同时将边带拨开以在不使引脚变形的情况下送入至绕线机中进行绕线作业,因此可解决传统电阻器以振动送料机送料所衍生的引脚弯曲、绕线品质不佳等缺点。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拆带机构的立体系统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拆带机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拆带机构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是传统电阻绕线机的局部构造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拆带机为一设置在现有电阻绕线机上方的供做为导入待绕线电阻器进入的机构,于机架100上由左、右立板101形成框架,并配置滚轮等,形成一种可供电阻器10两引脚11预先粘着有边带12的电阻条带送入的设计,而机架100的前方位置则设置有一可带动整个电阻条带朝前方导送及可一并将前述两边带12依序去除的拆带机构20,而拆带机构20下方则设置一可接收经拆除边带12的电阻器而经其波浪型导沟42依序向下导送至绕线机(图未示)的导引板41,该拆带机构20的转轴21是通过一马达102经皮带103传动而呈可转动的状态。再配合参看图2所示,拆带机构20的中央位置是设置一可随转轴21转动的齿轮30,且齿轮30中央形成一宽度恰可容纳各电阻器10的下凹部31,而可利用齿轮30下凹部31两侧的波浪状齿纹依序靠接于各电阻器10两侧的引脚11而使整个电阻条带朝前方带动,而齿轮30两侧分别套合轴承26而再分别靠接固定轮25及套接旋转圆筒23,而转轴21是穿伸于前述各构件中央位置,并在转轴21外端位置套合护套22,而该两固定轮25的后方形成螺孔254,可经分别螺合一固定杆255以及以一固定架256固定在如图1的机架100上,以令两固定轮25呈固定而不转动,固定轮25于一侧形成可套合前述轴承26的套槽251,中央形成可套合一轴承24及供转轴21穿伸的内孔253,而在固定轮25另侧形成环形斜面252(剖面构造为如图3所示),而两组旋转圆筒23的构造可配合参看图3所示,中央是形成一可供转轴21穿伸的横穿孔232及供键块212嵌卡的键槽2321(如图3)构造,以使此旋转圆筒23可随转轴21同步转动,旋转圆筒23内端形成有一可供固定轮25的环形斜面252完全套入的内凹环231,在整个旋转圆筒23以等距形成多数贯通两端面的穿孔234,而对应于各穿孔234位置更设置有贯穿内凹环231及外表面的多数长孔235,而可在该各穿孔234的后端分别以内六角螺丝239封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阻拆带机,为一设置在电阻绕线机的电阻器输入位置的可供导入电阻条带及自动去除电阻条带边带的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齿轮,中央形成有可容纳电阻器本体的下凹部,而各齿槽可供靠抵各电阻的引脚,以导送电阻条带依次朝前方输送,两固定轮 ,其枢接在所述齿轮的两端面上,两固定轮的外端面形成环形斜面,两旋转圆筒,内端形成可使固定轮的环形斜面完全套入的内凹环,于环面上等距配置有数个贯穿两端面的穿孔,对应于各穿孔则形成有纵向贯通的长孔,各穿孔外端结合有固定螺丝,内侧套合有弹簧以 及一含纵向贯孔的滑动杆,在各长孔位置分别有一拨杆穿经滑动杆的贯孔,该各拨杆的内、外端均呈局部外露型态,拨杆的外端靠抵于电阻条带的两边带的内侧位置,而各拨杆内端靠抵于固定轮的环形斜面上,一转轴,依序穿过前述各旋转圆筒、固定轮及齿轮,并分别 与齿轮及两旋转圆筒固结,而使齿轮及旋转圆筒可同步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阻拆带机,为一设置在电阻绕线机的电阻器输入位置的可供导入电阻条带及自动去除电阻条带边带的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齿轮,中央形成有可容纳电阻器本体的下凹部,而各齿槽可供靠抵各电阻的引脚,以导送电阻条带依次朝前方输送,两固定轮,其枢接在所述齿轮的两端面上,两固定轮的外端面形成环形斜面,两旋转圆筒,内端形成可使固定轮的环形斜面完全套入的内凹环,于环面上等距配置有数个贯穿两端面的穿孔,对应于各穿孔则形成有纵向贯通的长孔,各穿孔外端结合有固定螺丝,内侧套合有弹簧以及一含纵向贯孔的滑动杆,在各长孔位置分别有一拨杆穿经滑动杆的贯孔,该各拨杆的内、外端均呈局部外露型态,拨杆的外端靠抵于电阻条带的两边带的内侧位置,而各拨杆内端靠抵于固定轮的环形斜面上,一转轴,依序穿过前述各旋转圆筒、固定轮及齿轮,并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百逸,
申请(专利权)人:幸亚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