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短体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39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SB短体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组,绝缘本体具有一安装基部及一由安装基部向前延伸的插接舌部,导电端子组内嵌固定于安装基部上并延伸至插接舌部上;金属外壳由一金属片弯折围成,金属片的首端形成有卡合凸部,卡合凸部朝伸入金属片尾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金属片的尾端形成有与卡合凸部一一对应的卡合凹槽,卡合凹槽朝远离金属片首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卡合凸部一一对应的卡合于卡合凹槽内,卡合凸部与卡合凹槽接触的前后两侧部上均形成有铆压槽结构;金属外壳的前端形成一插接端,金属外壳的后端形成一安装端;安装基部容纳固定于安装端内,插接舌部悬空容纳于容纳通道内并延伸至插接端。道内并延伸至插接端。道内并延伸至插接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SB短体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USB短体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发展,电子产品在生活中也不断普及,消费者对电子产品超薄型化的需求越来越大。
[0003]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将USB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但是现有的USB连接器焊接到电路板上时,是将USB连接器底部端面抵接于电路板,再将所述焊接部焊接至所述电路板的焊接孔中,以实现USB连接器的电连接功能。
[0004]目前的USB连接器的金属外壳是有金属片简单的弯折对接位置,对接处无任何加固连接的结构,在使用过程,经常需要高频的将USB插头插拔于USB 连接器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USB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对接处破裂损坏,导致将USB插头无法插紧固定于USB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内,使得USB 插头容易松动脱落,造成USB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短,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5]因此,急需一种USB短体连接器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短体连接器,该USB短体连接器具有能够防止金属外壳的对接处发生破裂损坏、使用寿命长及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优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USB短体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安装基部及一由所述安装基部向前延伸的插接舌部,所述导电端子组内嵌固定于所述安装基部上并延伸至所述插接舌部上;所述金属外壳由一金属片弯折围成,所述金属片的首端形成有卡合凸部,所述卡合凸部朝伸入所述金属片尾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所述金属片的尾端形成有与所述卡合凸部一一对应的卡合凹槽,所述卡合凹槽朝远离所述金属片首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所述卡合凸部一一对应的卡合于所述卡合凹槽内,所述卡合凸部与所述卡合凹槽接触的前后两侧部上均形成有铆压槽结构;所述金属外壳的前端形成一插接端,所述金属外壳的后端形成一安装端,所述金属外壳内形成一由所述插接端贯穿至所述安装端的容纳通道;所述安装基部容纳固定于所述安装端内,所述插接舌部悬空容纳于所述容纳通道内并延伸至所述插接端。
[0008]可选地,所述安装基部的底部形成有一第一定位凹槽,所述安装端的底壁形成有一向后延伸的第一定位凸部,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卡合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内。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凸部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向外凸伸形成有防脱凸角,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凹陷形成有防脱凹角,所述防脱凸角一一对应的卡合于所述防脱凹角内。
[0010]可选地,所述安装基部的顶部形成有一第二定位凹槽,所述安装端的顶壁形成有一向后延伸的第二定位凸部,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卡合定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内。
[0011]可选地,所述安装端的左侧壁朝所述容纳通道内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抱紧臂,所述第一抱紧臂抱紧抵触于所述安装基部背面的左侧;所述安装端的右侧壁朝所述容纳通道内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抱紧臂,所述第二抱紧臂抱紧抵触于所述安装基部背面的右侧。
[0012]可选地,所述金属外壳的左侧壁后端形成有向左延伸的第一固定脚,所述第一固定脚包含第一水平部及由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左端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插接部。
[0013]可选地,所述金属外壳的右侧壁后端形成有向右延伸的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二固定脚包含第二水平部及由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右端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插接部。
[0014]可选地,所述金属外壳的左侧壁还形成有向左延伸的第三固定脚,所述第三固定脚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脚的前侧,且所述第三固定脚与所述第一水平部水平对齐;所述金属外壳的右侧壁还形成有向右延伸的第四固定脚,所述第四固定脚位于所述第二固定脚的前侧,且所述第四固定脚与所述第二水平部水平对齐。
[0015]可选地,所述插接端的上下侧壁均朝所述容纳通道内撕裂延伸有弹性抵触臂。
[0016]可选地,所述导电端子组包含两根充电传输端子及两根数据传输端子,两根所述数据传输端子均位于两根所述充电传输端子之间,且两根所述充电传输端子的沿左右方向的水平宽度均大于两个所述数据传输端子沿左右方向的水平宽度。
[0017]由于本技术的USB短体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具有一安装基部及一由安装基部向前延伸的插接舌部,导电端子组内嵌固定于安装基部上并延伸至插接舌部上;金属外壳由一金属片弯折围成,金属片的首端形成有卡合凸部,卡合凸部朝伸入金属片尾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金属片的尾端形成有与卡合凸部一一对应的卡合凹槽,卡合凹槽朝远离金属片首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卡合凸部一一对应的卡合于卡合凹槽内,卡合凸部与卡合凹槽接触的前后两侧部上均形成有铆压槽结构;金属外壳的前端形成一插接端,金属外壳的后端形成一安装端,金属外壳内形成一由插接端贯穿至安装端的容纳通道;安装基部容纳固定于安装端内,插接舌部悬空容纳于容纳通道内并延伸至插接端。则,通过设置卡合凸部朝伸入金属片尾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以及设置卡合凹槽朝远离金属片首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使得卡合凸部卡合于卡合凹槽内后,沿水平方向能更为牢固可靠限位咬合固定在一起。而且,通过设置铆压槽结构,使得卡合凸部与卡合凹槽更为稳定牢固的粘接为一体,能够进一步防止卡合凸部与卡合凹槽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上下松动偏移而造成脱离,进一步加固了卡合凸部与卡合凹槽卡合连接结构。即卡合凸部与卡合凹槽的连接结构在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上均得到了加固,整体的连接结构更为牢固可靠。即使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本技术的USB短体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对接处发生破裂损坏的情况,能够长期保障USB插头插紧固定于本技术的USB 短体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内,使得USB插头不会松动脱落,使得本技术的USB 短体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USB短体连接器底部朝下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USB短体连接器底部朝上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USB短体连接器100包括:金属外壳10、绝缘本体20及导电端子组30,绝缘本体20具有一安装基部21及一由安装基部21向前延伸的插接舌部22,导电端子组30内嵌固定于安装基部21上并延伸至插接舌部22上;金属外壳10由一金属片(图中未标注)弯折围成,金属片的首端形成有卡合凸部11,卡合凸部11朝伸入金属片尾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金属片的尾端形成有与卡合凸部11一一对应的卡合凹槽12,卡合凹槽12 朝远离金属片首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卡合凸部11一一对应的卡合于卡合凹槽12内,卡合凸部11与卡合凹槽12接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SB短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安装基部及一由所述安装基部向前延伸的插接舌部,所述导电端子组内嵌固定于所述安装基部上并延伸至所述插接舌部上;所述金属外壳由一金属片弯折围成,所述金属片的首端形成有卡合凸部,所述卡合凸部朝伸入所述金属片尾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所述金属片的尾端形成有与所述卡合凸部一一对应的卡合凹槽,所述卡合凹槽朝远离所述金属片首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所述卡合凸部一一对应的卡合于所述卡合凹槽内,所述卡合凸部与所述卡合凹槽接触的前后两侧部上均形成有铆压槽结构;所述金属外壳的前端形成一插接端,所述金属外壳的后端形成一安装端,所述金属外壳内形成一由所述插接端贯穿至所述安装端的容纳通道;所述安装基部容纳固定于所述安装端内,所述插接舌部悬空容纳于所述容纳通道内并延伸至所述插接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短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部的底部形成有一第一定位凹槽,所述安装端的底壁形成有一向后延伸的第一定位凸部,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卡合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短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凸部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向外凸伸形成有防脱凸角,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凹陷形成有防脱凹角,所述防脱凸角一一对应的卡合于所述防脱凹角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短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部的顶部形成有一第二定位凹槽,所述安装端的顶壁形成有一向后延伸的第二定位凸部,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卡合定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内。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运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远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