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阀球体研磨机用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414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球阀球体研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球阀球体研磨机用动力装置,包括操作台、旋转机构、动力机构、支撑架,所述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活动杆一、伞齿轮三、伞齿轮四、活动杆二、定位杆、活动杆三、伞齿轮五、研磨盘,所述电机的底部与操作台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一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设置动力机构通过电机带动活动杆一转动,活动杆一带动伞齿轮三转动伞齿轮四转动,达到了使得仅需要一个动力源即可带动研磨盘对球体进行研磨的同时使得球体也转动,提高研磨效率的目的。提高研磨效率的目的。提高研磨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阀球体研磨机用动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球阀球体研磨
,具体为球阀球体研磨机用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球阀(ball valve) 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球阀的主要特点是本身结构紧凑,适用于水、溶剂、酸和天然气等一般工作介质,而且还适用于工作条件恶劣的介质,如氧气、过氧化氢、甲烷和乙烯等,适用于经常操作,启闭迅速、轻便,流体阻力小,结构简单,相对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维修,密封性能好不受安装方向的限制,介质的流向可任意,球体作为球阀的控压启闭件,属于关键件,其加工研磨一直是球阀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对硬密封球阀,球体的喷焊工艺和镀层工艺对于球体的粗糙度和圆度要求更高;目前的球体磨球工艺多为人工磨球或半自动磨球;现阶段人工成本升高,由于国内老龄化社会的逐渐显现,工厂出现了用人荒的问题,急需用机械去替代人工来完成这类重复性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球阀球体研磨机用动力装置,达到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球阀球体研磨机用动力装置,包括操作台、旋转机构、动力机构、支撑架,所述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
[0005]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活动杆一、伞齿轮三、伞齿轮四、活动杆二、定位杆、活动杆三、伞齿轮五、研磨盘,所述电机的底部与操作台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一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一远离电机的另一端贯穿伞齿轮三的外壁延伸至伞齿轮三的上方,所述活动杆一与伞齿轮三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一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操作台的顶部延伸至操作台的上方,所述活动杆一与操作台通过轴承一活动连接,所述伞齿轮三与伞齿轮四啮合,所述活动杆二的一端贯穿伞齿轮四的外壁延伸至伞齿轮四的内部,所述活动杆二与伞齿轮四固定连接,所述伞齿轮四与伞齿轮五啮合,所述活动杆三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五的外壁,所述活动杆三与伞齿轮五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三的底部与研磨盘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三的一端通过轴承二与支撑架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三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架的内壁延伸至支撑架的外部,使得活动杆三有支撑力不会悬空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底部与支撑架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壁与操作台的外壁固定连接,使得支撑架能够有支撑力不会悬空的同时给定位杆一个支撑力。
[0008]优选的,所述研磨盘的外壁底部倾斜设置,所述研磨盘的倾斜角度与球体的弧度相同,使得研磨盘贴合球体表面,使得研磨的效果更好。
[0009]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承重台、转动杆一、伞齿轮一、伞齿轮二、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通过轴承三与操作台的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另一端贯穿伞齿轮一的外壁延伸至伞齿轮一的上方,所述转动杆一与伞齿轮一固定连接,所述伞齿轮一与伞齿轮二啮合,所述转动杆二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二的外壁,所述转动杆二与伞齿轮二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二的一端贯穿定位柱的外壁,所述转动杆二与定位柱通过轴承四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柱的底部与操作台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伞齿轮二与伞齿轮三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一的顶部与承重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台的外壁通过轴承五与操作台的内壁活动连接,使得操作台能够被电机带动进行旋转。
[0011]本技术提供了球阀球体研磨机用动力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旋转机构通过伞齿轮二带动转动杆二转动,伞齿轮二带动伞齿轮一转动,伞齿轮一带动转动杆一转动,转动杆一带动承重台转动,达到了使球体转动的目的。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动力机构通过电机带动活动杆一转动,活动杆一带动伞齿轮三转动伞齿轮四转动,伞齿轮四带动活动杆二转动,伞齿轮四带动伞齿轮五转动,伞齿轮五带动活动杆三转动,活动杆三带动研磨盘转动,达到了使得仅需要一个动力源即可带动研磨盘对球体进行研磨的同时使得球体也转动,提高研磨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活动杆二的结构图。
[0018]图中:1操作台、2旋转机构、3动力机构、4支撑架、201承重台、202转动杆一、203伞齿轮一、204伞齿轮二、205转动杆二、301电机、302活动杆一、303伞齿轮三、304伞齿轮四、305活动杆二、306定位杆、307活动杆三、308伞齿轮五、309研磨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球阀球体研磨机用动力装置,包括操作台1、旋转机构2、动力机构3、支撑架4,操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2,操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3;
[0020]动力机构3包括电机301、活动杆一302、伞齿轮三303、伞齿轮四304、活动杆二305、定位杆306、活动杆三307、伞齿轮五308、研磨盘309,电机301的底部与操作台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活动杆一30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活动杆一302远离电机301的另一端贯穿伞齿轮三303的外壁延伸至伞齿轮三303的上方,活动杆一302与伞齿轮三303固定连接,活动杆一302远离电机301的一端贯穿操作台1的顶部延伸至操作台1的上方,活动杆一302与操作台1通过轴承一活动连接,伞齿轮三303与伞齿轮四304啮合,活动杆二305的一端贯穿伞齿轮四304的外壁延伸至伞齿轮四304的内部,活动杆二305与伞齿轮四304固定连接,伞齿轮四304与伞齿轮五308啮合,活动杆三307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五308的外壁,活动杆三307与伞齿轮五308固定连接,活动杆三307的底部与研磨盘309的顶部固定
连接,活动杆三307的一端通过轴承二与支撑架4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活动杆三307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架4的内壁延伸至支撑架4的外部,定位杆306的底部与支撑架4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4的外壁与操作台1的外壁固定连接,研磨盘309的外壁底部倾斜设置,研磨盘309的倾斜角度与球体的弧度相同,通过设置动力机构3通过电机301带动活动杆一302转动,活动杆一302带动伞齿轮三303转动伞齿轮四304转动,伞齿轮四304带动活动杆二305转动,伞齿轮四304带动伞齿轮五308转动,伞齿轮五308带动活动杆三307转动,活动杆三307带动研磨盘309转动,达到了使得仅需要一个动力源即可带动研磨盘309对球体进行研磨的同时使得球体也转动,提高研磨效率的目的;
[0021]旋转机构2包括承重台201、转动杆一202、伞齿轮一203、伞齿轮二204、转动杆二205,转动杆一202的一端通过轴承三与操作台1的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球阀球体研磨机用动力装置,包括操作台(1)、旋转机构(2)、动力机构(3)、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2),所述操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3);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电机(301)、活动杆一(302)、伞齿轮三(303)、伞齿轮四(304)、活动杆二(305)、定位杆(306)、活动杆三(307)、伞齿轮五(308)、研磨盘(309),所述电机(301)的底部与操作台(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一(30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一(302)远离电机(301)的另一端贯穿伞齿轮三(303)的外壁延伸至伞齿轮三(303)的上方,所述活动杆一(302)与伞齿轮三(30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一(302)远离电机(301)的一端贯穿操作台(1)的顶部延伸至操作台(1)的上方,所述活动杆一(302)与操作台(1)通过轴承一活动连接,所述伞齿轮三(303)与伞齿轮四(304)啮合,所述活动杆二(305)的一端贯穿伞齿轮四(304)的外壁延伸至伞齿轮四(304)的内部,所述活动杆二(305)与伞齿轮四(304)固定连接,所述伞齿轮四(304)与伞齿轮五(308)啮合,所述活动杆三(307)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五(308)的外壁,所述活动杆三(307)与伞齿轮五(308)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三(307)的底部与研磨盘(309)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阀球体研磨机用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三(307)的一端通过轴承二与支撑架(4)的内壁顶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石张文铸梁鹏鹏刘宝强陈森李蒙蒙翟维浩连世鑫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渤海管具有限责任公司轮台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