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07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外壳,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的前端形成一插接端,金属壳体的后端形成一安装端,金属壳体内形成一由插接端贯穿至安装端的容纳通道;金属壳体的左侧壁形成有向左延伸的第一固定脚,第一固定脚的底部向下凸伸形成有第一定位插柱;金属壳体的右侧壁形成有向右延伸的第二固定脚,第二固定脚的底部向下凸伸形成有第二定位插柱。该连接器外壳具有焊接牢固、防止松动脱落、能够保障产品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及焊接安装占用空间小的优点。小的优点。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外壳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外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发展,电子产品在生活中也不断普及,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微型化的需求越来越大。USB或Type

C等类型的电连接器以其快速、即插即用、使用安装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现代数据传输的发展趋势。目前,USB或Type

C等类型的电连接器成为计算机、手机充电器、车载充电器相关设备的主流接口,随着USB接口技术的进一步完善,USB接口技术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扩大。
[0003]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上述连接器的外壳焊接于电路板上,但是现有的连接器焊接到电路板上时,是将连接器底部端面抵接于电路板,再将连接器外壳两侧焊接至电路板上,以实现连接器在电路板上的固定安装。但是,上述连接器的固定安装方式,在长期的拔插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焊点松动,甚至脱落,而且还会导致连接器与电路板电接触不良,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缺点,使用寿命也大大缩短,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上述连接器的固定安装方式还需在电路板上设置传统的塑胶定位的结构,要占用电路板上的大量的空间。
[0004]因此,急需一种连接器外壳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外壳,该连接器外壳具有焊接牢固、防止松动脱落、能够保障产品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及焊接安装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外壳,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形成一插接端,所述金属壳体的后端形成一安装端,所述金属壳体内形成一由所述插接端贯穿至所述安装端的容纳通道;所述金属壳体的左侧壁形成有向左延伸的第一固定脚,所述第一固定脚的底部向下凸伸形成有第一定位插柱;所述金属壳体的右侧壁形成有向右延伸的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二固定脚的底部向下凸伸形成有第二定位插柱。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脚由所述金属壳体向左撕裂弯折至水平位置形成。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脚由所述金属壳体向右撕裂弯折至水平位置形成。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插柱由所述第一固定脚向下冲压形成。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插柱由所述第二固定脚向下冲压形成。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脚与所述第二固定脚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定位插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插柱呈左右对称布置。
[0012]可选地,所述金属壳体由一金属片弯折围成,且所述金属片的首端与尾端固定对接。
[0013]可选地,所述金属片的首端形成有卡合凸部,所述卡合凸部朝伸入所述金属片尾端的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结构;所述金属片的尾端形成有供所述卡合凸部配合卡合的卡合凹
槽。
[0014]可选地,所述卡合凸部与所述卡合凹槽接触的前后两侧部上均形成有铆压槽结构。
[0015]可选地,所述安装端向后延伸形成有连接部。
[0016]由于本技术的连接器外壳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的前端形成一插接端,以供外部的插接头电性插接;金属壳体的后端形成一安装端,以供连接器的绝缘胶体固定安装;金属壳体内形成一由插接端贯穿至安装端的容纳通道,连接器的绝缘胶体及导电端子即容纳安装于容纳通道内;金属壳体的左侧壁形成有向左延伸的第一固定脚,第一固定脚的底部向下凸伸形成有第一定位插柱;金属壳体的右侧壁形成有向右延伸的第二固定脚,第二固定脚的底部向下凸伸形成有第二定位插柱。则,当需要将本技术的连接器外壳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时,将金属壳体上的第一固定脚及第二固定脚的底部抵接于电路板上,且第一定位插柱及第二定位插柱一一对位的插置定位于电路板上对应的焊接定位孔内,再将第一固定脚、第一定位插柱、第二固定脚及第二定位插柱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通过第一定位插柱及第二定位插柱一一对位的插置定位于电路板上对应的焊接定位孔内的加固定位结构,使得第一固定脚及第二固定脚与电路板的焊接固定结构更为牢固可靠,不易松动。即使在长期的拔插使用过程中,也不会造成焊点松动脱落,防止连接器与电路板电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使得产品质量更为稳定,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通过第一定位插柱及第二定位插柱一一对位的插置定位于电路板上对应的焊接定位孔内的加固定位结构,焊接安装占用空间大大减小,无需在电路板上设置传统的塑胶定位的结构,可以节省电路板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在底部朝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在底部朝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的主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在底部朝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在底部朝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4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4]请参阅图1至图3,展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100,其中,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100包括:金属壳体10,金属壳体10的前端形成一插接端11,以供外部的插接头电性插接;金属壳体10的后端形成一安装端12,以供连接器的绝缘胶体固定安装;金属壳体10内形成一由插接端11贯穿至安装端12的容纳通道13,连接器的绝缘胶体及导电端子即容纳安装于容纳通道13内;金属壳体10的左侧壁形成有向左延伸的第一固定脚14,第一固定脚14的底部向下凸伸形成有第一定位插柱15;金属壳体10的右侧壁形成有向右延伸的第二固定脚16,第二固定脚16的底部向下凸伸形成有第二定位插柱17。则,当需要将本实施
例的连接器外壳100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时,将金属壳体10上的第一固定脚14及第二固定脚16的底部抵接于电路板上,且第一定位插柱15及第二定位插柱17一一对位的插置定位于电路板上对应的焊接定位孔内,再将第一固定脚14、第一定位插柱15、第二固定脚16及第二定位插柱17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通过第一定位插柱15及第二定位插柱17一一对位的插置定位于电路板上对应的焊接定位孔内的加固定位结构,使得第一固定脚14及第二固定脚16与电路板的焊接固定结构更为牢固可靠,不易松动。即使在长期的拔插使用过程中,也不会造成焊点松动脱落,防止连接器与电路板电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使得产品质量更为稳定,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而且,通过第一定位插柱15及第二定位插柱17一一对位的插置定位于电路板上对应的焊接定位孔内的加固定位结构,焊接安装占用空间大大减小,无需在电路板上设置传统的塑胶定位的结构,可以节省电路板的空间。具体地,如下:
[0025]其中,第一固定脚14由金属壳体10向左撕裂弯折至水平位置形成,第二固定脚16由金属壳体10向右撕裂弯折至水平位置形成。使得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形成一插接端,所述金属壳体的后端形成一安装端,所述金属壳体内形成一由所述插接端贯穿至所述安装端的容纳通道;所述金属壳体的左侧壁形成有向左延伸的第一固定脚,所述第一固定脚的底部向下凸伸形成有第一定位插柱;所述金属壳体的右侧壁形成有向右延伸的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二固定脚的底部向下凸伸形成有第二定位插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脚由所述金属壳体向左撕裂弯折至水平位置形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脚由所述金属壳体向右撕裂弯折至水平位置形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插柱由所述第一固定脚向下冲压形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运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远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