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398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设于管制席,包括冷池箱、多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多个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及供进入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内的风体进行回流的热风回风口。多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多个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各沿管制席的左右方向排列成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位于第一冷却空间单元的上方;冷池箱位于第一冷却空间单元的正下方并沿管制席的左右方向延伸,冷池箱的下方装配有冷风进气管,冷池箱的上方开设有供冷池箱内的冷风流向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处的冷风出风口,冷风出风口为多个且沿管制席的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布置,每个冷风出风口中设有控制阀;以对管制席中的电子设备提供更好的冷却散热效果。更好的冷却散热效果。更好的冷却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办公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机场空管场合所用到的管制席的管制席密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管制席(例如塔台管制席)广泛地应用于机场的空中管制的办公场所中,是机场所使用的办公用品中的一种。
[0003]其中,在管制席中,它上面摆放有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例如有显示屏、主机、监控器、话筒、电话等,由于电子设备于工作过程中会发热,故需要将热量散走。
[0004]而目前,在现有的管制席中,它内部不具有冷却系统,靠管制席所在的办公场所的空调提供冷却,故无法对被管制席所隐藏起来的电子设备提供冷却散热作用,从而无法对管制席中的电子设备提供更好的冷却散热效果。
[0005]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对管制席中的电子设备提供更好的冷却散热效果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管制席中的电子设备提供更好的冷却散热效果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设于管制席,包括冷池箱、多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多个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及供进入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内的风体进行回流的热风回风口。所述多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多个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各沿所述管制席的左右方向排列成行,所述第二冷却空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的上方,所述冷池箱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的正下方并沿所述管制席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冷池箱的下方装配有冷风进气管,所述冷池箱的上方开设有供所述冷池箱内的冷风流向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处的冷风出风口,所述冷风出风口为多个且沿所述管制席的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布置,每个所述冷风出风口中设有控制阀。
[0008]较佳地,在所有所述冷风出风口中,所述冷风出风口的口径朝远离所述冷风进气管的方向呈递增的布置。
[0009]较佳地,所述第二冷却空间单元的底部从后方与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的顶部连通,以使由所述冷风出风口流出的冷风进入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后再流入所述第二冷却空间单元,所述热风回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冷却空间单元的顶部处。
[0010]较佳地,每个所述冷风出风口通过一分流通道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的前端连通;或者,每个所述冷风出风口通过一分流通道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两者的前端连通。
[0011]较佳地,所述分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两者的前
方。
[0012]较佳地,本技术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两者后方的集中收集通道,所述集中收集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连通,所述热风回风口形成于所述集中收集通道处。
[0013]较佳地,所述热风回风口位于所述冷池箱的后方并与所述冷风进气管相邻设。
[0014]较佳地,所述集中收集通道位于所述管制席的后方中部。
[0015]较佳地,所述冷池箱为方形箱。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包括冷池箱、多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多个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及供进入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内的风体进行回流的热风回风口,多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多个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各沿管制席的左右方向排列成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位于第一冷却空间单元的上方,冷池箱位于第一冷却空间单元的正下方并沿管制席的左右方向延伸,冷池箱的下方装配有冷风进气管,冷池箱的上方开设有供冷池箱内的冷风流向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处的冷风出风口,冷风出风口为多个且沿管制席的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布置,每个冷风出风口中设有控制阀;以使得进入冷池箱的冷风往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流动,再由热风回风口进行回流而形成一个密闭循环,从而放置于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内的电子设备提供更好的冷却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设置于管制席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沿箭头A所指方向观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所示的显示出气流的状态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设置于管制席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所示的显示出气流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参阅图1至图3,第一实施例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100设于管制席200,使得管制席200具有第一实施例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100。其中,第一实施例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100包括冷池箱10、多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多个第二冷却空间单元30及供进入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30内的风体进行回流的热风回风口40。多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和多个第二冷却空间单元30各沿管制席200的左右方向排列成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30位于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的上方,以使得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30于管制席200处布置更合理和更紧凑。冷池箱10位于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的正下方并沿管制席200的左右方向延伸,以使得冷池箱10中的冷风能均匀地分流至每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和每个第二冷却空间单元30内;冷池箱10的下方装配有冷风进气管50,可用于与
外部的空调机的送风管道连接,以使得外部的空调机所吹出的冷风由冷风进气管50进入冷池箱10;冷池箱10的上方开设有供冷池箱10内的冷风流向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30处的冷风出风口11,冷风出风口11为多个且沿管制席200的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布置,每个冷风出风口11中设有控制阀12,以借助控制阀12来调节每个冷风出风口11的送风量,从而达到均匀送风的目的。具体地,在图2和图3中,冷池箱10为方形箱,以更好地匹配管制席200的外形;同时,在图2和图3中,每个冷风出风口11通过一分流通道60分别与对应的一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30两者的前端连通,使得由每个冷风出风口11流出的冷风沿着分流通道60分别进入对应的一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30处,而气流状态见图3所示,以提高冷却散热效果。更具体地,如下:
[0024]如图2所示,在所有冷风出风口11中,冷风出风口11的口径朝远离冷风进气管50的方向呈递增的布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确保每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送风的均匀性。具体地,分流通道60位于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30两者的前方,以使得分流通道60进入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30的冷风由前端流到后端,进一步地提高冷却散热效果。更具体地,在图1至图3中,第一实施例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第一冷却空间单元20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30两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设于管制席,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池箱、多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多个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及供进入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内的风体进行回流的热风回风口,所述多个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多个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各沿所述管制席的左右方向排列成行,所述第二冷却空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的上方,所述冷池箱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的正下方并沿所述管制席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冷池箱的下方装配有冷风进气管,所述冷池箱的上方开设有供所述冷池箱内的冷风流向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和第二冷却空间单元处的冷风出风口,所述冷风出风口为多个且沿所述管制席的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布置,每个所述冷风出风口中设有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有所述冷风出风口中,所述冷风出风口的口径朝远离所述冷风进气管的方向呈递增的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制席密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空间单元的底部从后方与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的顶部连通,以使由所述冷风出风口流出的冷风进入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单元后再流入所述第二冷却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凡
申请(专利权)人:照彰实业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