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满管流量和水质同时测量的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96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非满管流量和水质同时测量的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盒,检测盒上通过通径管道一和通径管道四连通排水管,检测盒内通过竖直的砖砌结构分割成蓄水池和检测池,蓄水池通过通径管道五与检测池连通,检测池的底部设有砖砌平台,砖砌平台上设有电磁流量计,电磁流量计通过U型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通径管道一和通径管道五;蓄水池内设有COD传感器,COD传感器位于通径管道五的上方,砖砌结构内设有无线传输模块,电磁流量计和COD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信号连接监测服务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光度法COD设备和电磁流量计结合无线传输的方法进行测量,可以采集水质和流量两路信号,并将电磁流量计连接上粗下细的U型管,获得准确的流速数据。获得准确的流速数据。获得准确的流速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非满管流量和水质同时测量的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非满管流量和水质同时测量的检测设备,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农村分布式生活出水排水管的监测现状主要是:
[0003]1、农村生活出水站点多、分布广、数量大。要同时有效的高精度、低成本地广泛监管农村分散式出水处理站点是当前系统运行的难点。
[0004]2、农村分布式出水的监测成本预算较低,不适合选择成本较高的水质水量监测设备。
[0005]3、农村分布式生活出水排放量不规律,经常出现非满管排放。
[0006]4、由于农村出水处理设施范围广、处理量小、分散式等特点,决定了农村处理设施不可能像城市出水厂一样,采用大量化学法在线监测装置对出水水质进行监测。
[0007]5、传统的电磁流量传感器是测量充满传感器测量管流体的流速 V,对应测量管的截面积S有流量Q=S
×
V。
[0008]6、光学法投入式COD传感器。通常通过衡量有机出染物的紫外效应,而推断出水中还原性出染物的含量。
[0009]7、由于农村分布式出水处理排放出水水量不规律,出水量有时会减少,以至于低成本的电磁流量计和水质监测仪无法有效实时监测的到。
[0010]8、因此同时有效的监测农村生活出水的出水水质和水量,无线实时监管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较低的成本并结合远传方式同时获得农村生活出水的水质和水量数据的用于非满管流量和水质同时测量的检测设备。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3]一种用于非满管流量和水质同时测量的检测设备,适用于出水井的排水管,包括检测盒,所述检测盒上设有通径管道一和通径管道四,所述检测盒通过通径管道一和通径管道四连通排水管,所述检测盒内通过竖直的砖砌结构分割成蓄水池和检测池,所述蓄水池通过通径管道五与检测池连通,所述检测池的底部设有砖砌平台,所述砖砌平台上设有电磁流量计,所述电磁流量计通过U型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通径管道一和通径管道五;所述蓄水池内设有COD传感器,所述COD传感器位于通径管道五的上方,所述砖砌结构内设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电磁流量计和COD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信号连接监测服务端。
[0014]优选地,所述COD传感器通过支撑角铁和固定铁环固定在蓄水池内的砖砌结构侧壁上。
[0015]优选地,所述U型管的两端的管径大于U型管底端的管径。
[0016]优选地,所述U型管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通径管道三,所述两组通径管道三的一端
分别连接电磁流量计的两端,所述两组通径管道三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变径管道连接通径管道一和通径管道五。
[0017]优选地,所述通径管道一和通径管道五位于通径管道三的上方,所述通径管道三通过倾斜设置的变径管道连接通径管道一和通径管道五。
[0018]优选地,所述通径管道三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径管道三内径的十倍。
[0019]优选地,所述变径管道包括变径管道一和变径管道二,所述变径管道一与变径管道二一体成型且倾斜设置,所述变径管道二通过通径管道三连接电磁流量计,所述变径管道二的口径小于变径管道一的口径。
[0020]优选地,所述U型管中对称设置的变径管道一分别通过通径管道二连通通径管道一和通径管道五。
[0021]优选地,所述通径管道二的直径尺寸为通径管道一直径尺寸的三分之二。
[0022]优选地,所述通径管道二和变径管道一之间,变径管道二和通径管道三之间通过变径用管件密封连接。
[0023]本技术通过采用光度法COD传感器和分体式电磁流量计结合无线传输的方法进行测量,可以采集两路信号,分别是水质和流量两路信号,并通过将电磁流量计的两端连接U型管,且U型管两端的管径大于其底端的管径,使检测池内的U型管底部的流体充满,从而获得准确的流速数据。本技术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并结合远传方式同时获得农村生活出水的水质和水量数据。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非满管流量和水质同时测量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序号如下:
[0026]1、砖砌平台;2、变径管道一;3、变径管道二;4、电磁流量计; 5、通径管道一;6、通径管道二;7、通径管道三;8、砖砌结构;9、支撑角铁;10、COD传感器设备;11、固定铁环;12、通径管道四; 13、蓄水池;14、无线传输模块;15、通径管道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非满管流量和水质同时测量的检测设备,适用于出水井的排水管,包括检测盒,所述检测盒上设有通径管道一5和通径管道四12,所述检测盒通过通径管道一5和通径管道四12连通排水管,所述检测盒内通过竖直的砖砌结构8分割成蓄水池13和检测池,所述蓄水池13通过通径管道五15与检测池连通,所述检测池的底部设有砖砌平台1,所述砖砌平台1上设有电磁流量计4,所述砖砌平台1用于支撑电磁流量计4,所述电磁流量计4通过U型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通径管道一5和通径管道五15;所述蓄水池13内设有COD传感器10,所述COD传感器10位于通径管道五15 的上方,所述COD传感器10通过支撑角铁9和固定铁环11固定在蓄水池13内的砖砌结构8侧壁上。
[0029]所述砖砌结构8内嵌入安装无线传输模块14,所述电磁流量计4 和COD传感器10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4信号连接监测服务端。
[0030]该U型管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通径管道三7,所述两组通径管道三7的一端分别连接电磁流量计4的两端,所述两组通径管道三7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变径管道连接通径管道一5和通径管道五15。所述通径管道一5和通径管道五15位于通径管道三7的上方,所述通径管道三7通过倾斜放置的变径管道连接通径管道一5和通径管道五 15。
[0031]所述变径管道包括变径管道一2和变径管道二3,所述变径管道一2与变径管道二3一体成型且倾斜设置,所述变径管道二3通过通径管道三7连接电磁流量计4,为了获得准确的流速数据,管道的流体需要充满,而农村生活出水由于排放的不确定性,经常不能满管道排放。所以本技术采用的U型管的两端的管径大于U型管底端的管径;并且所述变径管道二3的口径小于变径管道一2的口径,变径管道一2至变径管道二3由粗到细,管径由DN80到DN50,呈连续的分布。
[0032]进一步,为保证测量精度,被测流体所流经的底部管道7直管段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径管道三7内径的十倍。
[0033]进一步,所述U型管中对称设置的变径管道一2分别通过通径管道二6连通通径管道一5和通径管道五15。
[0034]进一步,所述通径管道二6的直径尺寸为通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非满管流量和水质同时测量的检测设备,适用于出水井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盒,所述检测盒上设有通径管道一(5)和通径管道四(12),所述检测盒通过通径管道一(5)和通径管道四(12)连通排水管,所述检测盒内通过竖直的砖砌结构(8)分割成蓄水池(13)和检测池,所述蓄水池(13)通过通径管道五(15)与检测池连通,所述检测池的底部设有砖砌平台(1),所述砖砌平台(1)上设有电磁流量计(4),所述电磁流量计(4)通过U型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通径管道一(5)和通径管道五(15);所述蓄水池(13)内设有COD传感器(10),所述COD传感器(10)位于通径管道五(15)的上方,所述砖砌结构(8)内设有无线传输模块(14),所述电磁流量计(4)和COD传感器(10)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4)信号连接监测服务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满管流量和水质同时测量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OD传感器(10)通过支撑角铁(9)和固定铁环(11)固定在蓄水池(13)内的砖砌结构(8)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满管流量和水质同时测量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的两端的管径大于U型管底端的管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满管流量和水质同时测量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通径管道三(7),所述两组通径管道三(7)的一端分别连接电磁流量计(4)的两端,所述两组通径管道三(7)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变径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伯进邱慧芳时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数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