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多样化生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393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多样化生境系统,包括生境格子,生境格子的上方固定有沉水植物床,植物床内铺设有基质填料,沉水植物栽培于基质填料内;还包括光照装置以及悬挂装置,光照装置固定在沉水植物床上方,悬挂装置包括多个浮球,每个浮球下面均连接有生物绳,生物绳的一端与沉水植物床固定连接,生物绳的另一端与浮球固定连接,多个浮球通过绳子围合成圆形;所述生境格子包括水平放置的穿孔塑料板I以及固定在穿孔塑料板I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穿孔塑料板II,穿孔塑料板II竖向放置在穿孔塑料板I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通过提高生境多样性实现生物多样化、群落多样化,进而实现河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稳定运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多样化生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多样化生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氮磷营养盐等污染物排放进入河流、湖泊等水域,并伴随着城市化改造、河道变窄、直线化、陡立化、填河造路等一系列非生态性措施的实施,导致众多河流、湖泊日益呈现退化、恶化、病态化趋势,如蓝藻暴发、河流黑臭、浮萍、水葫芦泛滥、河湖非生物化等。河湖污染状况的日益加剧,不仅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且严重制约了城市化进程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河湖污染综合治理后,河湖污染趋势总体得到遏制,但河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任道重远。
[0003]在河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水生植物作为河湖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一环,其作为初级生产者,不仅自身吸收氮、磷营养盐维持生长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水域生态系统中生境的构成要素,为其它生物、微生物提供繁殖生活的场所,因而成为河湖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中的主要手段。目前由水生植物构建的生境主要有水下森林群落、水面浮岛群落、岸边水陆交错带群落等。水面浮岛群落在水体中作为景观点缀的主要手段,与水体接触有限,创造适宜微生物繁殖的生境空间有限;而水下森林群落的构建又存在制约因素,如对水体光照、透明度和基底有要求,在污染性的河湖中均存在透明度低,难以满足植物生存所需的问题,且污染河湖底部淤泥厚,多呈厌氧状态,导致水下森林构建维持不易,特别是污染源未完全拦截,有污水不断进入,一场污水或一场暴雨,水下森林就毁于一旦;岸边水陆交错带群落由于城市河道的陡立化、硬质化而空间有限,一般只能分布在沿岸水深小于50cm范围以内,无法根据需要位于水深不同的河湖水体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利用沉水植物构建生境时存在的水深较深、透明度低、光照不足、底泥厌氧环境等导致沉水植物恢复难的障碍,提供一种用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多样化生境系统。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多样化生境系统,包括生境格子,生境格子的上方固定有沉水植物床,植物床内铺设有基质填料,沉水植物栽培于基质填料内;还包括光照装置以及悬挂装置,光照装置固定在沉水植物床上方,悬挂装置包括多个浮球,每个浮球下面均连接有生物绳,生物绳的一端与沉水植物床固定连接,生物绳的另一端与浮球固定连接,多个浮球通过绳子围合成圆形。
[0006]其中,所述生境格子包括水平放置的穿孔塑料板I以及固定在穿孔塑料板I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穿孔塑料板II,穿孔塑料板II竖向放置在穿孔塑料板I上,穿孔塑料板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竖向放置有多块穿孔塑料板II,穿孔塑料板II在穿孔塑料板I上拼合成不同形状的区域,包括1字型区域、Z型区域、T型区域、L型区域、阶梯状区域,不同形状的区域按
任意组合方式排布在穿孔塑料板I上,构成四通八达的通道。
[0007]其中,所述光照装置由多个串联的灯泡组成,多个串联的灯泡悬挂在钢丝上,钢丝沿横向和/或纵向固定在沉水植物床的上方,为沉水植物生长提供间断光照。
[0008]其中,所述光照装置还包括可拆卸电池板,电池板固定在生境格子的侧面,电池板通过电线与灯泡连接。
[0009]其中,所述沉水植物为常绿苦草、轮叶黑藻、穗状狐尾藻、眼子菜或菹草中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0]其中,还包括无纺布袋,无纺布袋悬挂在生境格子的下方,无纺布袋内装有砾石和/或陶粒。
[0011]其中,所述生境格子底部还通过绳索连有锚固桩,锚固桩能够保证装置随水流移动,但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装置受到大风暴雨的不利影响。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装置可根据需要位于河湖水体的不同水深处,即可根据水位不同自动调节其在水体中的位置(通过调节无纺布袋内装有砾石和/或陶粒的重量来调节整个装置的浮力,从而调节其在水体中的位置),在生态系统恢复的初期,因水质污染、透明度低、光照不足时可将装置抬高一些,保证沉水植物种植床位于水深50cm的位置,而等沉水植物长势良好后,可将装置逐步降低,沉入水体下部,营造丰富多样的水下森林景观;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利用沉水植物构建生境时存在的水深较深、透明度低、光照不足、底泥厌氧环境等导致沉水植物恢复难的障碍。本技术系统一方面在沉水植物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生境格子,像迷宫一样的格子方便微型生物在其内穿梭、躲避大型生物的捕食,为微型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良好的场所,从而利于微型生物的种群发展;另一方面利用系统中的生物绳、沉水植物、生境格子以及无纺布袋砾石等在河湖底部形成多样化的生境,多样化生境有效提高了河湖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从而实现河湖水体朝着好转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河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多样化生境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多样化生境系统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多样化生境系统的仰视图;
[0016]图4为图1中A

A剖视图;
[0017]图5为穿孔塑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5所示,本技术用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多样化生境系统,包括生境格子8,生境格子8的上方固定有沉水植物床6,植物床6内铺设有基质填料5,沉水植物4栽培于基质填料5内;还包括光照装置7以及悬挂装置,光照装置7固定在沉水植物床6上方,悬挂装置包括多个浮球2,每个浮球2下面均连接有生物绳3,生物绳3的一端与沉水植物床6固定连接,生物绳3的另一端与浮球2固定连接,多个浮球2通过尼龙绳1围合成圆形;其中,光照装置7由多个串联的灯泡组成,多个串联的灯泡悬挂在钢丝上,钢丝沿横向或纵向固定在沉
水植物床6的上方,也可以为纵横两条钢丝固定在沉水植物床6的上方(每条钢丝上均悬挂有多个串联的灯泡);光照装置7还包括电池板13,电池板13固定在生境格子8的侧面,方便更换电池,电池板13通过电线与灯泡连接形成回路,还包括控制回路通断的开关以及控制开关启闭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光照的时间和频率,光照装置7为水深光照不足的地方提供间断式的光照,以满足沉水植物对光照的需求。
[0020]本技术用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多样化生境系统中生境格子8采用穿孔塑料板制作而成,生境格子8包括水平放置的穿孔塑料板I15以及固定在穿孔塑料板I15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穿孔塑料板II14,穿孔塑料板II14竖向放置在穿孔塑料板I15上,穿孔塑料板I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竖向放置有多块穿孔塑料板II14,穿孔塑料板II14在穿孔塑料板I15上拼合成不同形状的区域,包括1字型区域、Z型区域、T型区域、L型区域和阶梯状区域,不同形状的区域按任意组合方式排布在穿孔塑料板I15上。生境格子8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规格(不同规格是指穿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多样化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境格子,生境格子的上方固定有沉水植物床,植物床内铺设有基质填料,沉水植物栽培于基质填料内;还包括光照装置以及悬挂装置,光照装置固定在沉水植物床上方,悬挂装置包括多个浮球,每个浮球下面均连接有生物绳,生物绳的一端与沉水植物床固定连接,生物绳的另一端与浮球固定连接,多个浮球通过绳子围合成圆形;所述生境格子包括水平放置的穿孔塑料板I以及固定在穿孔塑料板I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穿孔塑料板II,穿孔塑料板II竖向放置在穿孔塑料板I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多样化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塑料板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竖向放置有多块穿孔塑料板II,多块穿孔塑料板II在穿孔塑料板I上拼合成不同形状的区域,包括1字型区域、Z型区域、T型区域、L型区域、阶梯状区域,不同形状的区域按任意组合方式排布在穿孔塑料板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妮黄晓峰沈骥郭赟廖瑜欣靳记磊李向阳钱程远邱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