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镜头自动组装机的分体式组装头,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吸针和弹簧,第一模具设有第一装配孔和第一导孔,第二模具设有第二装配孔和第二导孔,第二导孔分为窄孔段和宽孔段;第三模具设有第三装配孔和第三导孔,吸针设置于宽孔段和第三导孔中且从第三导孔的下端伸出,弹簧设置于第二导孔的宽孔段且位于吸针的上端。分体式组装头中的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为可拆分连接,可以拆分分体式组装头更换损坏的吸针,无需将整个组装头更换报废,有效降低设备成本;弹簧避免吸针在移动时过度挤压镜片或镜筒,造成产品损坏。造成产品损坏。造成产品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镜头自动组装机的分体式组装头
[0001]本技术涉及镜头生产
,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镜头自动组装机的分体式组装头。
技术介绍
[0002]镜头生产时,需要用到镜头自动组装机进行自动化组装,镜头自动组装机能够代替人工手动组装,提高生产效率。其中,组装头是镜头自动组装机中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用于吸附镜片并将镜片装配到镜筒中。组装头上设有多个吸针,吸针一一对应镜片,执行吸附镜片及释放装配镜片的作用。目前,镜头自动组装机中组装头上的细针与组装头是一体成型的,镜头自动组装机在长时间使用后,吸针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此时,只能将整个组装头拆卸更换,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成本。为此,需要对组装头进行改良,提高组装头的使用寿命,降低镜头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镜头自动组装机的分体式组装头。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镜头自动组装机的分体式组装头,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多个吸针和多个弹簧,第一模具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和多个第一导孔,第一装配孔和第一导孔均贯穿第一模具的上下端面;第二模具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和多个第二导孔,第二装配孔和第二导孔贯穿第二模具的上下端面;单个第二导孔分为窄孔段和宽孔段,窄孔段与宽孔段连通,窄孔段靠近第二模具上端面一端,宽孔段靠近第二模具下端面一端;第三模具设有多个第三装配孔和多个第三导孔,第三装配孔和第二导孔贯穿第三模具的上下端面,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和第三装配孔的位置均一一对应,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在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和第三装配孔装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导孔与第二导孔连通,第二导孔与第三导孔一一对应连通;吸针设置于第二导孔的宽孔段和第三导孔中,吸针从第三导孔的下端伸出,吸针内部具有通孔结构,弹簧设置于第二导孔的宽孔段中,弹簧位于吸针的上端。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模具的下端面设有多个第一面槽,每个第一面槽与其所对应的两个第一导孔连通;第二模具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二面槽,第二面槽与其所对应的部分第二导孔连通,第二面槽与第一面槽一一对应形成导气槽。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装配孔分布在第二模具的边缘位置,第二导孔分布在第二模具的中间位置;第三装配孔分布在第三模具的边缘位置,第三导孔分布在第三模具的中间位置。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导孔呈矩形阵列分布,第三导孔呈矩形阵列分布。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导孔和第三导孔均分布为十一行十一列。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模具的长度尺寸、宽度尺寸大于第二模具,第一模具的边缘
位置设有多个用于组装头装配的第四装配孔,第四装配孔贯穿第一模具的上下端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体式组装头中的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为可拆分连接,当分体式组装头中的某个吸针损坏,可以拆分分体式组装头更换吸针,无需将整个组装头更换报废,有效降低设备成本;第二模具中的弹簧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避免吸针在移动时过度挤压镜片或镜筒,造成产品损坏。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正视图。
[0013]图3是图2中A
‑
A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中摘除弹簧和吸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第一模具;11、第一装配孔;12、第一导孔;13、第四装配孔;2、第二模具;21、第二装配孔;22、第二导孔;221、窄孔段;222、宽孔段;3、第三模具;31、第三装配孔;32、第三导孔;4、弹簧;5、吸针;51、通孔结构;6、导气槽;61、第一面槽;62、第二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1
‑
5所示, 一种应用于镜头自动组装机的分体式组装头,其包括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第三模具3、多个弹簧4和多个吸针5,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和第三模具3均为矩形块模具。
[0022]第一模具1上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11和多个第一导孔12,所有的第一装配孔11和第一导孔12均贯穿第一模具1的上下两端面,第一模具1的下端面设有6个第一面槽61,每个第一面槽61与其所对应的两个第一导孔12连通。
[0023]第二模具2上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21和多个第二导孔22,第二装配孔21和第二导
孔22贯穿第二模具2的上下两端面,第二装配孔21分布在第二模具2的边缘位置,第二导孔22分布在第二模具2的中间位置,第二模具2的上端面设有6个第二面槽62,每个第二面槽62与其所对应的部分第二导孔22连通,第二面槽62的数量、形状及位置与第一面槽61相对应,第一面槽61与第二面槽62盖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导气槽6,第一导孔12与第二导孔22通过第一面槽61和第二面槽62形成的导气槽6连通。
[0024]单个第二导孔22由直径不同的两段圆柱孔组成,分为窄孔段221和宽孔段222,窄孔段221与宽孔段222连通,且窄孔段221靠近第二模具2的上端面,宽孔段222靠近第二模具2的下端面。
[0025]第三模具3上设有多个第三装配孔31和多个第三导孔32。第三装配孔31和第二导孔22贯穿第三模具3的上下两端面,第三装配孔31分布在第三模具3的边缘位置,第三导孔32分布在第三模具3的中间位置。第一装配孔11、第二装配孔21和第三装配孔3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镜头自动组装机的分体式组装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第三模具(3)、多个吸针(5)和多个弹簧(4),第一模具(1)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11)和多个第一导孔(12),第一装配孔(11)和第一导孔(12)均贯穿第一模具(1)的上下端面;第二模具(2)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21)和多个第二导孔(22),第二装配孔(21)和第二导孔(22)贯穿第二模具(2)的上下端面;单个第二导孔(22)分为窄孔段(221)和宽孔段(222),窄孔段(221)与宽孔段(222)连通,窄孔段(221)靠近第二模具(2)上端面一端,宽孔段(222)靠近第二模具(2)下端面一端;第三模具(3)设有多个第三装配孔(31)和多个第三导孔(32),第三装配孔(31)和第二导孔(22)贯穿第三模具(3)的上下端面,第一装配孔(11)、第二装配孔(21)和第三装配孔(31)的位置均一一对应,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和第三模具(3)在第一装配孔(11)、第二装配孔(21)和第三装配孔(31)装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导孔(12)与第二导孔(22)连通,第二导孔(22)与第三导孔(32)一一对应连通;吸针(5)设置于第二导孔(22)的宽孔段(222)和第三导孔(32)中,吸针(5)从第三导孔(32)的下端伸出,吸针(5)内部具有通孔结构(51),弹簧(4)设置于第二导孔(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长益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