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342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万向调节的激光发射器和主控制器,其每个激光发射器内置一控制芯片和一万向调节机构,所述若干个控制芯片通过级联方式联络后与主控制器通信并接受主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后驱动与之对应联络的激光发射器发出一字型线型激光和/或点状型激光,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包括一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实心载体,所述实心载体具有一完全穿透于所述实心载体内部的、用于激光投射的激光通道,所述激光通道内设有激光头;所述主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至控制芯片并与之进行实时通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将道路标线变亮而且还能在空气中形成激光光幕,具有交通亮化和交通警示的作用。具有交通亮化和交通警示的作用。具有交通亮化和交通警示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的汽车数量急速增加,突破2亿辆,导致事故发生率急速上升。因此,提升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交通安全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交通工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0003]激光自创造以来,由于比普通光源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如方向性好,亮度更高,穿透性强的特点,基于此,激光已在交通领域逐渐应用并突显出在交通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0004]目前,虽然交通公路的标识标牌正在大力完善,但是交通公路本身的道路标线、道路设施多年来创新极低。尤其是司机在雾霾污染严重的日子、黑暗的夜晚或者暴雨天等视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开车时,经常导致车祸的发生,同时,驾驶员在长时间行驶的情况下,也极易发生疲劳驾驶的情形,也会极大程度地导致车祸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不仅可将道路标线变亮而且还能在空气中形成激光光幕,具有交通亮化和交通警示的作用。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0008]若干个万向调节的激光发射器,其每个激光发射器内置一控制芯片和一万向调节机构,所述若干个控制芯片通过级联方式联络后与主控制器通信并接受主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后驱动与之对应联络的激光发射器发出一字型线型激光和/或点状型激光,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包括一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实心载体,所述实心载体具有一完全穿透于所述实心载体内部的、用于激光投射的激光通道;和一设置在所述激光通道内的激光头,使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能够顺序交替相接地投射到道路标线上或道路标线上方,从而实现道路标线的变亮或道路标线上空的变亮,最终实现交通亮化与交通警示的作用;
[0009]和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至控制芯片并与之进行实时通信。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包括绿色激光显示信号、红色激光显示信号和红、绿激光交替闪烁的显示信号和定时启动信号,所述激光头包括有红色激光头、绿色激光头和集成有红、绿色激光头的激光发射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此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有:
[0012]测速仪,所述测速仪用于获取行车速度信号并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
[0013]和语音报警器,所述语音报警器与激光发射器联动的同时还与主控制器通信。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制器还包括有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用于将测速仪获取的行车速度与主控制器内设的速度阈值进行对比,当获取的行车速度超
出内设的速度阈值时,主控制器发出红、绿激光交替闪烁的显示信号,控制激光发射器发出红、绿交替闪烁的激光;当获取的行车速度未超出内设的速度阈值时,主控制器发出红色或绿色激光显示信号,控制激光发射器发出红色或绿色激光。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制器还包括有语音报警模块,所述语音报警模块用于驱动所述语音报警器报警。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此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有一用于固定若干个万向调节的激光发射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与若干个所述实心载体相配合的用于支撑其实心载体的载物架,在上述两者形成的配合结构中,所述实心载体内的激光通道的投射端突出其所述载物架的表面以便于激光投射且所述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实心载体利用球形或类似球形的结构可实现实心载体在所述载物架内的万向调节;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物架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激光投射的方向突出,沿载物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载物架中与激光投射方向相同的一表面。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一扣合罩,所述扣合罩与所述载物架连接后固定为一体,所述控制芯片固定在所述扣合罩的内壁上。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有一锁紧元件,所述锁紧元件与所述实心载体相配合后置于所述载物架投射表面的背面后将所述实心载体锁紧。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元件上用于放置实心载体的圆孔,且所述圆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状圆孔。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头发射出的绿色激光的光强为600mW,发射出的红色激光的光强为1.2W,使得发射出的激光可以在空气中形成激光光幕。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实心载体与载物架相配合,利用球形的结构可以实现实心载体在载物架内的万向调节;通过锁紧元件可以将实心载体调整到与道路标线完全重合的情况下后金属锁紧固定;本技术中的每个一字型线型激光和/或点状形激光头投射出一定长度的一字线型的激光直线段,通过若干个投射出的一字线型的激光直线段的叠加,可以将长距离的道路标线变亮;同时,激光投射在地面的过程中,可在空气的介质中形成激光光幕,同时将道路标线附近的交通警示设施同时变亮,不仅可以起到交通亮化的特点,而且还能对交通驾驶员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
[0023]本技术通过主控制器的对比模块将测速仪获取的行车速度与主控制器内设的速度阈值进行对比,当获取的行车速度超出内设的速度阈值时,主控制器发出红、绿激光交替闪烁的显示信号,控制激光发射器发出红、绿交替闪烁的激光,同时,主控制器的语音报警模块用于驱动所述语音报警器报警,提醒驾驶员已超速行驶,对交通驾驶员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涉及万向调节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涉及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涉及载物架和扣合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图1中涉及的固定机构中锁紧元件及载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的使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万向调节的激光发射器,其每个激光发射器内置一控制芯片和一万向调节机构,所述若干个控制芯片通过级联方式联络后与主控制器通信并接受主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后驱动与之对应联络的激光发射器发出一字型线型激光和/或点状型激光,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包括一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实心载体,所述实心载体具有一完全穿透于所述实心载体内部的、用于激光投射的激光通道;和一设置在所述激光通道内的激光头,使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能够顺序交替相接地投射到道路标线上或道路标线上方,从而实现道路标线的变亮或道路标线上空的变亮,最终实现交通亮化与交通警示的作用;和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至控制芯片并与之进行实时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包括绿色激光显示信号、红色激光显示信号和红、绿激光交替闪烁的显示信号和定时启动信号,所述激光头包括有红色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业杨斌闫丽娟贾少鹏薛登赵志达刘耀华韩贵龙程文杰程才才胥君崔昕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路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