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隆胸术后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330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9
一种便携式隆胸术后负压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无法满足隆胸手术病人的心里需求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且透明的圆柱壳,圆柱壳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端经连接板同轴设有拉杆,拉杆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板,圆柱壳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导向板对应的导向槽,导向板可经导向槽滑出圆柱壳,圆柱壳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导向板接触的挡板,圆柱壳下端设有引流管,引流管上滑动连接有粘贴板,粘贴板左侧设有固定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使用方便,装置小巧精炼且可隐藏在病号服内,病人的双手得以释放,不影响日常生活,减轻了病人在意他人目光的心理压力。的心理压力。的心理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隆胸术后负压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整形外科器械
,特别是一种便携式隆胸术后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隆胸手术是对不发育或发育不良的小乳房进行扩大的一种手术,又称乳房增大手术。现阶段常见的隆胸手术有3种,分别是假体隆胸手术,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手术,注射隆胸手术。做完假体隆胸手术后要引流3到5天,但是在隆胸手术中,一般不涉及人体较大的器官及血管,所以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引流不需要较大负压。
[0003]由于病人的特殊性,术后对美观程度的要求较高,而且自由活动度大,传统引流瓶或引流袋,体型较大,而且引流管悬在患者身体前侧,不能很好的隐藏到病号服内,不方便病人随身携带,无法满足病人的心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隆胸术后负压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无法满足隆胸手术病人的心里需求的问题。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下轴向且透明的圆柱壳,圆柱壳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端经连接板同轴设有拉杆,拉杆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板,圆柱壳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导向板对应的导向槽,导向板可经导向槽滑出圆柱壳,圆柱壳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导向板接触的挡板,圆柱壳下端设有引流管,引流管上滑动连接有粘贴板,粘贴板左侧设有固定带。
[0006]本技术构思巧妙、使用方便,装置小巧精炼且可隐藏在病号服内,病人的双手得以释放,不影响日常生活,减轻了病人在意他人目光的心理压力,满足隆胸手术病人的心里需求。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9]图3是本技术去掉拉板的俯视轴测图。
[0010]图4是本技术的后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轴向且透明的圆柱壳1,圆柱壳1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活塞2,活塞2上端经连接板同轴设有拉杆3,拉杆3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板4,圆
柱壳1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导向板4对应的导向槽5,导向板4可经导向槽5滑出圆柱壳1,圆柱壳1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导向板4接触的挡板6,圆柱壳1下端设有引流管7,引流管7上滑动连接有粘贴板8,粘贴板8左侧设有固定带9。
[0013]为了便于将圆柱壳1固定在病人胸前的敷料上,所述的圆柱壳1后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别针10。
[0014]为了便于固定带9的使用,所述的固定带9自由端的内表面上设有魔术子贴11,粘贴板8右侧设有可与魔术子贴11粘合的魔术母贴12。
[0015]为了便于医护人员拉动拉杆3,所述的拉杆3上端设有拉板13。
[0016]为了更好的引流效果,所述的引流管7自由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通孔14。
[0017]为了便于医护人员确定圆柱壳1内的引流量,所述的圆柱壳1前端设有刻度15。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将引流管7的自由端置入病人体内的引流腔隙,使引流管7自由端的每个通孔14均浸入积液内,然后将引流管7缝合在患者皮肤上;
[0019]保持圆柱壳1不动,向上拉动拉板13,拉板13带动拉杆3向上移动,拉杆3通过连接板带动活塞2向上滑动,活塞2下方腔体的体积逐渐增大,内部气体压强逐渐减小,腔体内的负压吸引力逐渐增大,拉杆3带动两个导向板4分别在其对应侧的导向槽5内向上滑动;
[0020]当导向板4经导向槽5滑出圆柱壳1时,医护人员将拉板13顺时针转动90
°
,拉板13通过拉杆3带动导向板4顺时针转动90
°
,导向板4与其对应侧的挡板6接触,然后松开拉板13,由于导向板4与导向槽5错开,导向板4被卡在当前位置,活塞2下方腔体内的负压吸引力达到最大值,病人体内的积液经通孔14和引流管7进入活塞2下方的腔体内;
[0021]医护人员通过两个别针10将圆柱壳1固定在病人胸前的敷料上,然后将粘贴板8粘在病人身体上,使引流管7中间部分弯曲后重叠在一起,用固定带9将重叠部分的引流管7缠绕在一起,最后将固定带9上的魔术子贴11粘贴在魔术母贴12上,完成引流管7的收纳和圆柱壳1的固定,由于圆柱壳1为透明材质,之后医护人员可通过圆柱壳1上的刻度15来确定圆柱壳1内的引流量。
[0022]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通过拉杆和活塞的设置,可使圆柱壳内形成负压,从而将病人体内积液吸引出来,通过导向板和导向槽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对拉动后的拉杆和活塞进行固定,通过粘贴板和固定带的设置,便于对悬着的引流管进行固定,而且本装置相对于现有的引流装置体积更小,使病人能够将其隐藏在病号服内,满足病人的心里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隆胸术后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上下轴向且透明的圆柱壳(1),其特征在于,圆柱壳(1)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活塞(2),活塞(2)上端经连接板同轴设有拉杆(3),拉杆(3)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板(4),圆柱壳(1)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导向板(4)对应的导向槽(5),导向板(4)可经导向槽(5)滑出圆柱壳(1),圆柱壳(1)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导向板(4)接触的挡板(6),圆柱壳(1)下端设有引流管(7),引流管(7)上滑动连接有粘贴板(8),粘贴板(8)左侧设有固定带(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隆胸术后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娜孙高兰薛苗苗王欢张晨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