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04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其即便不需要的外部应力发挥作用,也可以防止壳体从传感器支撑构件脱离。压力传感器具有:传感器元件、装载有传感器元件的金属制的传感器支撑构件、安装在传感器支撑构件的非金属制的壳体、以及配置在传感器支撑构件与壳体之间的粘接剂层。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及位于传感器支撑构件的径向外侧的壁部。传感器支撑构件的第二主面包括相对于传感器支撑构件的外周端面倾斜的第一区域,及相对于外周端面倾斜、且相对于外周端面的倾斜角度比第一区域的倾斜角度更小的第二区域。粘接剂层至少配置在壁部与外周端面之间、及壳体本体与第一区域之间。及壳体本体与第一区域之间。及壳体本体与第一区域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检测液体、气体等流体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将树脂制的壳体经由粘接剂层而与装载传感器元件的金属制的传感器支撑构件接合的结构。通过将壳体设为树脂制,可谋求压力传感器的轻量化。
[0003]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中,在壳体的与传感器支撑构件的相反侧连接具有线束的连接器。
[0004]因此,若压力传感器进行振动等,则因与壳体连接的线束的荷重,而将规定的部位作为支点,如与所述部位相反侧的部位从传感器支撑构件分离那样的应力对壳体发挥作用。因此,根据振动等的程度,存在壳体从传感器支撑构件脱离的担忧。
[0005][现有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

1133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不需要的外部应力发挥作用,也可以防止壳体从传感器支撑构件脱离的压力传感器。
[00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1]本申请的例示性的技术是一种压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元件,输出对应于流体的压力的信号;金属制的传感器支撑构件,包含装载有所述传感器元件的第一主面、及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向的第二主面;非金属制的壳体,覆盖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二主面,并且安装在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以及粘接剂层,配置在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及从所述壳体本体突出且位于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径向外侧的至少一个壁部,所述第二主面包括相对于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外周端面倾斜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及相对于所述外周端面倾斜且相对于所述外周端面的倾斜角度比所述第一区域的倾斜角度更小的第二区域,所述粘接剂层至少配置在所述壁部与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所述外周端面之间、及所述壳体本体与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二主面的所述第一区域之间。
[0012]所述压力传感器中,所述壁部包括与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一主面接触的钩。
[0013]所述压力传感器中,所述至少一个壁部是沿着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圆周方向设置的一个环状体。
[0014]所述压力传感器中,所述至少一个壁部包含沿着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圆周方向
设置的三个以上的所述壁部。
[0015]所述压力传感器中,邻接的所述壁部彼此相互分离。
[0016]所述压力传感器中,所述第二主面包括沿着圆周方向形成的槽。
[0017]所述压力传感器中,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所述外周端面相对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轴线大致平行。
[0018]所述压力传感器中,所述第二主面的所述第一区域相对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轴线大致正交。
[0019]所述压力传感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包含相对于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外周端面侧的所述第一区域。
[0020]所述压力传感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包含相对于所述第二区域位于与所述外周端面相反侧的所述第一区域。
[0021][技术的效果][0022]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技术,将金属制的传感器支撑构件与非金属制的盖以高可靠性相互固定,由此即便不需要的外部应力发挥作用,也可以防止壳体从传感器支撑构件脱离。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力传感器的概略结构的纵剖面图(沿着轴线ax切断的图)。
[0024]图2是表示传感器支撑构件及壳体的纵剖面图(将图1部分地放大的图)。
[0025]图3是传感器支撑构件及壳体的底面图。
[0026]图4是表示粘接层的另一结构例的纵剖面图。
[0027]图5是表示粘接层的另一结构例的纵剖面图。
[0028]图6是表示粘接层的另一结构例的纵剖面图。
[0029]图7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力传感器的壁部的结构的平面图。
[0030]图8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压力传感器的壁部的结构的平面图。
[0031]图9是表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支撑构件的结构的平面图。
[0032][符号的说明][0033]1:压力传感器
[0034]2:安装构件
[0035]21:贯穿孔
[0036]22:外螺纹部
[0037]23:头部
[0038]3:隔板
[0039]4:传感器支撑构件
[0040]41:凹部
[0041]42:凹部
[0042]43:第一主面
[0043]44:第二主面
[0044]44a:第一区域
[0045]44b:第二区域
[0046]441:槽
[0047]45:贯穿孔
[0048]47:凹部
[0049]49:外周端面
[0050]5:传感器元件
[0051]6:端子
[0052]7:密封材料
[0053]9:壳体
[0054]91:壳体本体
[0055]92:壁部
[0056]920:间隙
[0057]921:钩
[0058]93:凹部
[0059]12:端子
[0060]131:凹部
[0061]14:O型圈
[0062]15:粘接剂层
[0063]151:第一粘接部
[0064]152:第二粘接部
[0065]153:第三粘接部
[0066]S1:第一室
[0067]S2:第二室
[0068]ax:轴线
[0069]θ1:倾斜角度
[0070]θ2: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71]以下,根据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压力传感器进行详细说明。
[0072]<第一实施方式>
[0073]首先,对本技术的压力传感器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74]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力传感器的概略结构的纵剖面图(沿着轴线ax切断的图)。图2是表示传感器支撑构件及壳体的纵剖面图(将图1部分地放大的图)。图3是传感器支撑构件及壳体的底面图。图4~图6分别是表示粘接层的其他结构例的纵剖面图。
[0075]以下,为了方便说明,适宜使用图1中所示的轴线ax来进行说明。此处,将与轴线ax平行的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称为“轴方向”,将与轴线ax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以轴
线ax为中心的环绕轴的方向称为“圆周方向”。另外,在轴方向上,将离后述的被安装体近之侧(安装构件2侧)称为“一侧”或“下侧”,将离后述的被安装体远之侧(与安装构件2相反侧)称为“另一侧”或“上侧”。
[0076]另外,轴线ax是压力传感器1的中心轴,是穿过后述的传感器支撑构件4的中心、且在传感器支撑构件4的厚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元件,输出对应于流体的压力的信号;金属制的传感器支撑构件,包括装载有所述传感器元件的第一主面、及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向的第二主面;非金属制的壳体,覆盖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二主面,并且安装在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以及粘接剂层,配置在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及从所述壳体本体突出且位于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径向外侧的至少一个壁部,所述第二主面包括相对于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外周端面倾斜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及相对于所述外周端面倾斜且相对于所述外周端面的倾斜角度比所述第一区域的倾斜角度更小的第二区域,所述粘接剂层至少配置在所述壁部与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所述外周端面之间、及所述壳体本体与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二主面的所述第一区域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包括与所述传感器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一主面接触的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壁部是沿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俊晃伊东阳介上松豊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