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滤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278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渗滤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渗滤系统包括渗滤装置、蓄水装置、超声装置和排水装置:所述渗滤装置的出水端通过连通层与所述蓄水装置连通,所述连通层设置于所述蓄水装置内侧底部;所述超声装置与所述蓄水装置连接;所述排水装置通过出水结构与所述蓄水装置连通,所述出水结构的进水端设置于所述蓄水装置侧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渗滤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提高了生物脱氮工艺在低温环境下的污水处理效果和脱氮除磷效率。在低温环境下的污水处理效果和脱氮除磷效率。在低温环境下的污水处理效果和脱氮除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滤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渗滤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脱氮和除磷作为污水处理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0003]近年来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较多,研究者们主要依靠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对污水中的磷素污染物进行去除,常见生物除磷工艺包括厌氧

好氧生物除磷工艺、弗斯特利普(Phostrip)除磷工艺等。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操作条件复杂且难以规模化应用,使其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发挥效用。因此,对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变得尤为紧迫。
[0004]传统生物脱氮依靠硝化和反硝化为主要途径对污水中的氮素污染物进行去除,常见生物脱氮工艺包括三段生脱氮工艺、前置缺氧

好氧生物脱氮工艺、后置缺氧

好氧生物脱氮工艺、巴颠甫(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等。
[0005]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的主要功能微生物是硝化菌、反硝化菌;生物除磷工艺的主要功能微生物是除磷菌。这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外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温度对其影响甚重。通常而言,这些微生物在25~35℃中温条件下能较好的生长,但是多数污水处理厂每年均会有一段时期面临低温环境,当温度低至10~15℃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导致其代谢能力下降,出水氮、磷污染物浓度升高,出水水质难以达标排放,而污水未达标处理即排入河流将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0006]因此,如何解决低温条件下生物处理系统的氮、磷污染物排放难以达标的问题,已经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难点,研发低温条件下能取得良好脱氮除磷效果的生物处理系统及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000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0008]1.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层出不穷,但由于操作条件更加复杂而使得规模化应用较为困难;
[0009]2.传统生物脱氮在应用过程中每年都会有一段时期面临低温环境,而当温度低至10~15℃时,硝化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导致其代谢能力下降,出水氮、磷污染物浓度升高,出水水质难以达标排放,而污水未达标处理即排入河流将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渗滤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在低温环境下污水处理效果难以达标的技术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渗滤系统,包括渗滤装置、蓄水装置、超声装置和排水装置:
[0012]所述渗滤装置的出水端通过连通层与所述蓄水装置连通,所述连通层设置于所述
蓄水装置内侧底部;
[0013]所述超声装置与所述蓄水装置连接;
[0014]所述排水装置通过出水结构与所述蓄水装置连通,所述出水结构的进水端设置于所述蓄水装置侧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超声装置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蓄水装置内侧。
[0016]进一步的,所述超声装置的输出功率密度为0.15~0.3W/L。
[0017]进一步的,所述渗滤装置包括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二反应区的出水端与所述连通层连接,所述第一反应区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反应区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有机碳源滤料层。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区的进水端上设置有随时滤料层。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区包括好氧滤料,所述好氧滤料上负载有好氧菌。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反应区包括厌氧滤料,所述厌氧滤料上负载有厌氧菌。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反应区的高度不高于出水口的高度,所述蓄水装置与所述出水结构在所述出水口处连接。
[0022]进一步的,还包括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的出水端面向所述碎石滤料层的进水端设置。
[0023]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采用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处理污水,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S10:淹水期开始前,打开超声装置,在超声装置工作预设超声时长后,进入淹水期;
[0025]步骤S20:在进入淹水期后,关闭超声装置;
[0026]步骤S30:若蓄水装置中水面高度大于等于出水口的高度,且实际淹水期时长等于预设淹水时长时,进入落干期,所述落干期的工作时长为预设落干时长,继续步骤S10;若蓄水装置中水面高度小于出水口的高度时,或实际淹水期时长不等于预设淹水时长时,则继续淹水期;直至渗滤系统的总运行时长等于渗滤系统的预设运行时长;
[0027]其中,所述预设淹水时长与预设落干时长的时长比为1:3~1:5,所述预设落干时长大于等于所述预设超声时长。
[002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超声装置,并使超声装置与蓄水装置连接,使得渗滤装置位于蓄水平面之下的渗滤环境受到超声影响,从而使得微生物在低温条件下的代谢功能大幅提高,抵御低温的能力增强,提高了在低温环境下生物脱氮除磷的渗滤效果;
[0030]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超声装置的输出端设置于蓄水装置内侧,进一步避免了超声装置输出的超声波的损失,增强了超声波对微生物的强化作用,进而增强了低温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效果;
[003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超声装置的输出功率密度为0.15~0.3W/L,使得微生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得到大幅提升,提高了细胞的新陈代谢功能,同时维持了良好的细胞生物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低温脱氮除磷的效率;
[0032]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二反应区的输入端设置有机碳源滤料层,使得有机碳源滤料可为反硝化补充有机碳源,避免了因有机物缺乏而导致的脱氮除磷效率低的问题;
[003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渗滤系统,无需额外增加曝气设备,节省了氧耗;采用有机碳源滤料作为缓释碳源,为反硝化提供有机碳源,节省了外源有机物的添加量;采用低强度超声波来强化低温脱氮除磷效果,节省了加热能耗。此外,该系统不产剩余污泥,不需要对剩余污泥额外进行处理和处置,综合运行成本低;
[0034]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当水力负荷和淹水期、落干期时间比等条件一定时,根据不同低温条件对渗滤系统的影响,调节超声装置的功率密度、预设超声时长来强化低温脱氮除磷效果,操作简便,灵活度高,可为运行效果的稳定提供有效保障。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渗滤系统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污水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0038]其中,1、进水池;2、渗滤装置;3、蓄水装置;4、排水装置;5、布水器;6、计量泵;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滤装置、蓄水装置、超声装置和排水装置:所述渗滤装置的出水端通过连通层与所述蓄水装置连通,所述连通层设置于所述蓄水装置内侧底部;所述超声装置与所述蓄水装置连接;所述排水装置通过出水结构与所述蓄水装置连通,所述出水结构的进水端设置于所述蓄水装置侧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装置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蓄水装置内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装置的输出功率密度为0.15~0.3W/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装置包括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二反应区的出水端与所述连通层连接,所述第一反应区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反应区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有机碳源滤料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区的进水端上设置有碎石滤料层。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区包括好氧滤料,所述好氧滤料上负载有好氧菌。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区包括厌氧滤料,所述厌氧滤料上负载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新余凌陈佼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