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次氯酸钠制备系统,包括电解槽、气液分离装置、气体稀释装置和混合装置。电解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阳极室和阴极室,所述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设置有隔膜;所述阳极室设置有阳极进口和阳极出口,所述阴极室设置有阴极进口和阴极出口;气液分离装置用于将阴极排出物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气体稀释装置用于稀释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气体浓度;混合装置用于混合所述电解槽的阳极出口排出的气体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液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电解产物,还能制备次氯酸钠溶液,无需二次电解,大大减少了能耗,也提高了次氯酸钠的浓度,而且可以吸收氯气,避免氯气泄漏污染环境,造成安全隐患。造成安全隐患。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次氯酸钠制备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
,尤其涉及一种次氯酸钠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死水里的细菌,所以自来水常用氯气(1L水里通入约0.002g氯气)来杀菌消毒。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一般用作漂白剂、氧化剂、除臭剂和消毒剂。在生物学中,次氯酸被嗜中性白细胞(NeutropHil)用来杀灭细菌,被广泛用于游泳池的含氯消毒剂产品。现有的制备次氯酸钠的装置很多,通常采用无隔膜法电解氯化钠溶液从而产生0.7~1%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氯气,氯气与水反应制备次氯酸钠溶液。
[0003]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0004]现有的次氯酸钠电解槽在制备过程中,受限于液体温度、生产能耗、制备过程因素影响,制备的次氯酸钠溶液浓度普遍低于1%,且电解过程耗费的能量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低能耗、能制备高浓度次氯酸钠的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制备得到的次氯酸钠浓度低、能耗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次氯酸钠制备系统,包括:
[0007]电解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阳极室和阴极室,所述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设置有隔膜;所述阳极室设置有阳极进口和阳极出口,所述阴极室设置有阴极进口和阴极出口;
[0008]气液分离装置,用于将阴极排出物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设置有氢气出口和液体出口;
[0009]气体稀释装置,用于稀释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气体浓度,
[0010]混合装置,用于混合所述电解槽的阳极出口排出的气体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液体。
[0011]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进液管、第一气液分离管、斜三通和第二气液分离管,
[0012]所述进液管与斜三通的主管道连接,所述主管道内安装有变径;
[0013]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管竖直设置,第一气液分离管的下端与斜三通的第一支管连接,第一气液分离管的上端作为氢气出口,与气体稀释装置连接;
[0014]所述第二气液分离管竖直设置,第二气液分离管的上端与斜三通的第二支管连接,第二气液分离管的下端与混合装置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稀释装置包括:
[0016]密封罐体,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气体出口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阴极排出物中的气体;
[0017]第一管路,设置于所述密封罐体的外部,第一管路的一管端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管端自由延伸与外界空气连通;
[0018]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一管端与所述密封罐体连通,另一管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形成一负压区域;
[0019]第三管路,第三管路的一管端与所述密封罐体连通,另一管端自由延伸与外界空气连通;
[0020]风机,用于向第一管路进行鼓气。
[0021]优选地,所述气体稀释装置包括:
[0022]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一管端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管端自由延伸与外界空气连通;
[0023]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一管端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氢气出口连通,另一管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形成一负压区域;
[0024]风机,用于向第一管路进行鼓气。
[0025]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上还设置有阻风块,所述阻风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内壁上,用于对鼓风气体起到阻挡作用以使得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形成一负压区域。
[0026]优选地,所述电解槽的阴极进口设置有碱水管路,所述碱水管路与阴极进口之间通过碱泵连接。
[0027]优选地,还包括盐水配比系统,所述盐水配比系统包括:
[0028]混合器,用于混合盐水和软水,所述混合器设置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与电解槽的阳极进口连接;
[0029]软水罐,与混合器通过软水管路连接,所述软水管路上设置有软水泵;
[0030]盐水罐,与混合器通过盐水管路连接,所述盐水管路上设置有盐水泵;
[0031]第一盐度计,所述第一盐度计设置于所述盐水管路内,用于检测盐水管路内的盐水浓度;
[0032]加盐机构,包括料仓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料仓上,并通过进料阀与所述盐水罐的进料口连接;
[0033]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盐度计、所述进料阀电连接。
[0034]更优选地,所述加盐机构的出料口上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遮盖所述出料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位置还设置有插板;
[0035]所述加盐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插板相对所述底板运动,以使得所述出料孔处于封闭状态或打开状态。
[0036]更优选地,所述次氯酸钠制备系统包括自动破袋装置,所述自动破袋装置包括:
[0037]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盐袋;
[0038]破袋机构,设置于夹持机构的下方,用于割破所述盐袋;
[0039]升降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机构升降,以使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破袋机构接触或远离所述破袋机构;
[0040]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进行升降。
[0041]优选地,所述破袋机构包括:
[0042]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一端部与第一固定组件连接,另一端部沿第一倾斜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一端部与第二固定组件连接,另一端部沿第二倾斜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倾斜方向和第二倾斜方向均为向内倾斜;
[0043]破袋组件,包括第一切割组件,所述第一切割组件包括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所述第一切割部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切割部沿所述第二倾斜方向设置;
[0044]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倾斜部与之连接的两端。
[0045]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隔膜式电解槽使阴极和阳极的产物分隔开来,通过气体分离装置将阴极室排出的氢气和碱液分离,将碱液与阳极室排出的氯气混合反应,制备得到次氯酸钠溶液。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制备次氯酸钠溶液,不仅充分利用了电解产物,还能制备次氯酸钠溶液,无需二次电解,大大减少了能耗,也提高了次氯酸钠的浓度,而且可以吸收氯气,避免氯气泄漏污染环境,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4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次氯酸钠制备系统结构示意图;
[004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液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稀释装置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氯酸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阳极室和阴极室,所述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设置有隔膜;所述阳极室设置有阳极进口和阳极出口,所述阴极室设置有阴极进口和阴极出口;气液分离装置,用于将阴极排出物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气体稀释装置,用于稀释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气体浓度;混合装置,用于混合所述电解槽的阳极出口排出的气体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氯酸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进液管、第一气液分离管、斜三通和第二气液分离管,所述进液管与斜三通的主管道连接,所述主管道内安装有变径;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管竖直设置,第一气液分离管的下端与斜三通的第一支管连接,第一气液分离管的上端作为氢气出口,与气体稀释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管竖直设置,第二气液分离管的上端与斜三通的第二支管连接,第二气液分离管的下端与混合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氯酸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稀释装置包括:密封罐体,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气体出口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阴极排出物中的气体;第一管路,设置于所述密封罐体的外部,第一管路的一管端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管端自由延伸与外界空气连通;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一管端与所述密封罐体连通,另一管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形成一负压区域;第三管路,第三管路的一管端与所述密封罐体连通,另一管端自由延伸与外界空气连通;风机,用于向第一管路进行鼓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氯酸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稀释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一管端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管端自由延伸与外界空气连通;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一管端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氢气出口连通,另一管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形成一负压区域;风机,用于向第一管路进行鼓气。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次氯酸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上还设置有阻风块,所述阻风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内壁上,用于对鼓风气体起到阻挡作用以使得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形成一负压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崇,刘文凯,郑振天,李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浩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