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盘管对流换热的便携式手部烫伤潜热消除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50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4
一种基于盘管对流换热的便携式手部烫伤潜热消除设备及方法,属于烫伤处理领域。针对水龙头冲洗方法存在的耽误送医时间、冲洗用水量大以及可能会对创伤面造成二次损伤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全浸没手部烫伤潜热消除设备。利用电池驱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载冷剂通过换热盘管与水对流换热,带走手部烫伤潜热量。电池、降温腔体、冷源装置以及换热盘管集为一体,利用背带将整体装置背在前胸,可全程携带移动。载冷剂与清水均可循环使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大量清水。烫伤手臂全浸没式冷却,避免水流直接冲击带来二次损伤。本项发明专利技术为手部烫伤提供了一种便携有效的处理方法,且可以随人体移动,使得在手部烫伤就医过程中也能持续得到冷却处理。能持续得到冷却处理。能持续得到冷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盘管对流换热的便携式手部烫伤潜热消除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盘管对流换热的便携式手部烫伤潜热消除设备及方法,属于烫伤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烫伤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接触高温物体后,热源会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而真皮浅层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神经分布比较广泛
[1],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病情加剧,烫伤创面加深。另外,一旦发生烫伤,人体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接触高温热源的时间越长,烫伤部位的损坏程度越深。因此,对烫伤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至关重要。日常应急处理烫伤的方法一般为对创伤表面冲洗大量清水,这种做法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固定在水龙头前进行冲洗,会耽误送医的时间;第二使用清水进行冲洗而无法循环利用,最终需要大量清水才能够实现有效降温,当发生烫伤时周围很有可能缺乏足够的清水及时进行处理;第三对创伤表面进行长期的水流冲击,会对皮肤带来二次损伤。
[0003]目前该领域内的烫伤处理设备并不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例如:CN201420350298.4一种烧烫伤降温装置,它考虑到对烧伤病人需要进行物理冷却,利用封闭的罩体和循环的低温气体对高温烧伤患者进行物理冷却,且只采用少量冷却气体。但装置整体过大,需要搭配外界冷源装置共同使用,因此不具备移动性,难以在就医途中缓解烫伤。CN201810319240.6一种烫伤处理装置,利用自来水与冷却液换热降低温度,而后经过微孔滤膜喷洒至烫伤部位,实现消毒杀菌和冷却。但该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将喷管通过管箍固定在水龙头上,因此在处理烫伤时不能任意移动,耽误送医时间;且喷洒自来水时缺少循环装置,需要大量清水才能实现有效降温。
[0004]考虑到方便携带和尽可能使用循环水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盘管对流换热的便携式手部烫伤潜热消除设备。设备利用可充电电源驱动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风扇,电池、降温腔体、冷源装置以及换热盘管集为一体,利用背带将整体装置背在前胸,方便在就医途中进行烫伤冷却处理。因为设备利用清水与烫伤手臂进行对流换热,烫伤手臂整体浸没在低温清水中,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带来的二次损伤;在循环使用方面,载冷剂与清水均可循环使用,使用过程中无需更换,因此不需要大量清水,烫伤后找到可用清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0005][1]李迟,于东宁,覃凤均,孙永华.冷疗法对家兔深II度烫伤创面微循环的改善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04(02):43

44.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盘管对流换热的便携式手部烫伤潜热消除设备及方法,由盘管对流换热降温系统、冷源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携带装置四部分组成;
[0007]其中盘管对流换热降温系统由降温腔体12、左侧放手洞13

1、右侧放手洞13

2、进
水口14、换热盘管17、法兰15、水位线19组成;换热盘管17放置在降温腔体12底部;降温腔体12位于冷源装载盒11下方,通过法兰15连接下部降温腔体12和上部冷源装载盒11,上下部分可拆卸;左侧放手洞13

1和右侧放手洞13

2分别位于降温腔体12左右侧上端;进水口14位于上部冷源装载盒11、第一背带1和第二背带2之间;水位线19位于降温腔体12外表面、紧贴左侧放手洞13

1和右侧放手洞13

2下方;
[0008]冷源系统由水冷片7、半导体制冷片6、散热器5、第一散热风扇4

1、第二散热风扇4

2、电池组3、电源开关16和冷源装载盒11组成;水冷片7位于冷源装载盒11底部,半导体制冷片6位于水冷片7上方,散热器5位于半导体制冷片6上方;第一散热风扇4

1和第二散热风扇4

2均匀布置在冷源装载盒11顶部,位于散热器5上方,并暴露于外界环境中;电池组3位于水冷片7左侧;电源开关16位于冷源装载盒11侧面;
[0009]水循环系统由供水管18、回水管9、微型水泵10、第一弯头20

1、第二弯头20

2、第三弯头20

3、第四弯头20

4、第一软管21

1、第二软管21

2、第一短管22

1、第二短管22

2、第一水管接头8

1和第二水管接头8

2组成;供水管18与回水管9竖直贴附于降温腔体12右侧内壁面;供水管18底部和换热盘管17左端入口通过第一弯头20

1连接,回水管9底部和换热盘管17右端入口通过第二弯头20

2连接;水冷片7侧面左端通过第一短管22

1与第三弯头20

3连接,第三弯头20

3通过第二水管接头8

2与供水管18连接;水冷片7侧面右端通过第二短管22

2与第四弯头20

4连接,第四弯头20

4通过第一水管接头8

1与回水管9连接;供水管18和回水管9与水冷片7之间可拆卸;微型水泵10位于供水管18上部、法兰15以下,通过第一软管21

1和第二软管21

2与供水管18连接;
[0010]携带装置由第一背带1、第二背带2组成,第一和第二背带1、2分别嵌于进水口14左右两侧腔体内。
[0011]电池组3为蓄电池,为半导体制冷片6、第一散热风扇4

1和第二散热风扇4

2提供电源。
[0012]换热盘管17内载冷剂为乙二醇溶液。
[0013]换热盘管17材质为黄铜;降温腔体12和冷源装载盒11材质均为铝;背带1、2材料为尼龙;供水管18和回水管9材料为黄铜;散热器5材料为铝合金;第一散热风扇4

1和第二散热风扇4

2材料为ABS塑料;左侧放手洞13

1和右侧放手洞13

2上贴有垫圈,材料为硅胶。
[0014]微型水泵10动力来源为内置压电材料。
[0015]半导体制冷片6周围填充保温材料;半导体制冷片6热端与散热器5紧密连接,半导体制冷片6冷端与水冷片7紧密贴附;半导体制冷片6与水冷片7间添加导热硅胶。
[0016]将装置背在前胸;水冷片7中预先装好载冷剂;首先从进水口14倒入普通清水或者生理盐水至降温腔体12水位线19以下;打开电源开关16后,将烫伤的手臂从左侧放手洞13

1和右侧放手洞13

2伸入水中并浸没;设备运行时,半导体制冷片6热端散热量热传导至散热器,再由散热器经第一散热风扇4

1和第二散热风扇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盘管对流换热的便携式手部烫伤潜热消除设备,其特征在于:由盘管对流换热降温系统、冷源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携带装置四部分组成:其中盘管对流换热降温系统由降温腔体(12)、左侧放手洞(13

1)、右侧放手洞(13

2)、进水口(14)、换热盘管(17)、法兰(15)、水位线(19)组成;换热盘管(17)放置在降温腔体(12)底部;降温腔体(12)位于冷源装载盒(11)下方,通过法兰(15)连接下部降温腔体(12)和上部冷源装载盒(11),上下部分可拆卸;左右侧放手洞(13

1、13

2)分别位于降温腔体(12)左右侧上端;进水口(14)位于上部冷源装载盒(11)、第一背带(1)和第二背带(2)之间;水位线(19)位于降温腔体(12)外表面、紧贴左侧放手洞(13

1)和右侧放手洞(13

2)下方;冷源系统由水冷片(7)、半导体制冷片(6)、散热器(5)、第一散热风扇(4

1)、第二散热风扇(4

2)、电池组(3)、电源开关(16)和冷源装载盒(11)组成;水冷片(7)位于冷源装载盒(11)底部,半导体制冷片(6)位于水冷片(7)上方,散热器(5)位于半导体制冷片(6)上方;第一散热风扇(4

1)和第二散热风扇(4

2)均匀布置在冷源装载盒(11)顶部,位于散热器(5)上方,并暴露于外界环境中;电池组(3)位于水冷片(7)左侧;电源开关(16)位于冷源装载盒(11)侧面;水循环系统由供水管(18)、回水管(9)、微型水泵(10)、第一弯头(20

1)、第二弯头(20

2)、第三弯头(20

3)、第四弯头(20

4)、第一软管(21

1)、第二软管(21

2)、第一短管(22

1)、第二短管(22

2)、第一水管接头(8

1)和第二水管接头(8

2)组成;供水管(18)与回水管(9)竖直贴附于降温腔体(12)右侧内壁面;供水管(18)底部和换热盘管(17)左端入口通过第一弯头(20

1)连接,回水管(9)底部和换热盘管(17)右端入口通过第二弯头(20

2)连接;水冷片(7)侧面左端通过第一短管(22

1)与第三弯头(20

3)连接,第三弯头(20

3)通过第二水管接头(8

2)与供水管(18)连接;水冷片(7)侧面右端通过第二短管(22

2)与第四弯头(20

4)连接,第四弯头(20

4)通过第一水管接头(8

1)与回水管(9)连接;供水管(18)和回水管(9)与水冷片(7)之间可拆卸;微型水泵(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瑜许越杨凯康娜牛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