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酶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236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酶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工艺,以油莎豆豆粕为原料,制成预处理浆料,先将预处理浆料调节至碱性,除去蛋白质,再在酸性条件下超声波提取得到多糖,然后在磁场和脉冲电场条件下复合酶酶解,将多糖降解为低聚糖。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油莎豆豆粕的资源再利用,低聚糖得率高,平均分子量低,具有极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酶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莎豆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酶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油莎豆,又名地下核桃、虎坚果,生长适应性极强,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多用新型作物,也是美化、绿化环境的观赏植物。油莎豆已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等地区广泛成功种植。油莎豆不含麸质蛋白,不易导致过敏,是生产配方食品、特殊膳食的优质原料。
[0003]油莎豆营养丰富,包含:油脂20~30%,淀粉25~40%,糖分15~20%,粗蛋白8%左右,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油酸65%、亚油酸15%,富含维生素E及多种微量矿物元素。
[0004]油莎豆通常被用于油脂提取,但是油莎豆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榨油后所产生油莎豆豆粕的淀粉含量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直接废弃无疑是巨大的浪费。目前关于油莎豆其他成分的提取利用相对较少。
[0005]低聚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糖源,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低聚糖能改善人体内微生态环境,调节胃肠功能,有利于益生菌的增殖和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同时,它具有促进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的功能,对肠道外全身免疫系统也有促进作用;低聚糖还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提高肠粘膜细胞的活力,増加肠道的吸收矿物质的能力。倘若将油莎豆豆粕用于低聚糖提取,即可实现油莎豆豆粕资源再利用,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0006]专利申请CN111909282A公开了一种提取油莎豆多糖的方法,先将膨化后的油莎豆粉碎,再超声波提取可溶性总糖,醇沉获得油莎豆多糖。该专利申请是以油莎豆为原料,倘若将其挪用至油莎豆豆粕处理中,提取效果较差,无法实现现有的油莎豆豆粕资源再利用,也没有进一步加工成低聚糖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酶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工艺,实现了油莎豆豆粕的资源再利用,低聚糖得率高,平均分子量低。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酶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0010](1)先将油莎豆豆粕粉碎,挤压膨化处理,制成豆粕粉,接着将豆粕粉加入水中,搅拌混匀,得到浆料,高速剪切,微波处理,得到预处理浆料;
[0011](2)再将预处理浆料调节至碱性,搅拌处理,离心取沉淀,从而除去蛋白质,接着将沉淀加入蒸馏水中,调节pH=4~6,超声波提取,离心取上清,浓缩,醇沉,离心,干燥,得到多糖;
[0012](3)然后将多糖加入蒸馏水中,超声波分散均匀,加入复合酶,在磁场和脉冲电场条件下酶解,后处理,即得低聚糖;
[0013]其中,所述复合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先将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按照质量比1:0.1~0.2:0.02~0.03:0.01~0.02溶于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中制成混合酶溶液,再将壳聚糖醋酸溶液与混合酶溶液混合制成预混液,然后将预混液缓慢滴加至含有乳化剂的玉米油中,搅拌乳化,接着加入戊二醛和层状钛酸盐纳米材料,交联反应,浓缩,干燥,即得所述的复合酶。
[0014]优选的,步骤(1)中,油莎豆豆粕粉碎至80~100目,豆粕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5~7。
[0015]优选的,步骤(1)中,高速剪切的工艺条件为:20000~30000转/分钟高速剪切5~7分钟。
[0016]优选的,步骤(1)中,微波处理的工艺条件为:300~500W微波处理2~3分钟。
[0017]优选的,步骤(2)中,除去蛋白质的具体方法为:将预处理浆料调节至pH=8~10,50~60℃搅拌处理40~50分钟,离心取沉淀。
[0018]优选的,步骤(2)中,沉淀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5~7,超声波提取的工艺条件为:在40~50℃条件下,400~600W超声波振荡处理5~6小时。
[0019]优选的,步骤(2)中,将上清浓缩至原体积的1/4~1/3,得到浓缩液,然后边搅拌边向浓缩液中加入其0.6~0.8倍体积的无水乙醇,0~4℃静置12~15小时,5000~7000转/分钟离心10~12分钟,干燥即可。
[0020]优选的,步骤(3)中,多糖、蒸馏水、复合酶的质量比为1:8~10:1~2。
[0021]优选的,步骤(3)中,酶解的工艺条件为:磁场强度200~300mT,脉冲电场强度15~25kV/cm,35~40℃酶解3~5小时。
[0022]优选的,步骤(3)中,后处理的具体方法为:95~98℃灭酶15~20分钟,再利用截留分子量10kDa滤膜进行超滤处理,最后利用截留分子量1000Da滤膜进行纳滤,除去无机盐、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物质,浓缩,喷雾干燥,即得所述低聚糖。
[0023]进一步优选的,超滤的工作频率为26Hz,进液压力为0.5MPa;纳滤的工作频率为40Hz,进液压力为2MPa。
[0024]优选的,淀粉酶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2~3:100,缓冲液的浓度为0.2mol/L,pH为5.9。
[0025]优选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与混合酶溶液的质量比为1:0.3~0.5,壳聚糖醋酸溶液是将壳聚糖加入其65~75倍重量的质量浓度5%醋酸溶液中,超声波振荡至完全溶解而得。
[0026]优选的,预混液、乳化剂、玉米油、戊二醛、层状钛酸盐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1:0.1~0.2:4~5:0.04~0.05:0.008~0.01,所述乳化剂为司盘80。
[0027]优选的,交联反应的工艺条件为:60~70℃搅拌反应2~3小时。
[0028]优选的,以重量份计,层状钛酸盐纳米材料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先将1份钛酸异丙酯超声波分散于9~11份8~9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160~180℃水热反应20~22小时,过滤,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1)本专利技术以油莎豆豆粕为原料,制成预处理浆料,先将预处理浆料调节至碱性,
除去蛋白质,再在酸性条件下超声波提取得到多糖,然后在磁场和脉冲电场条件下复合酶酶解,将多糖降解为低聚糖。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油莎豆豆粕的资源再利用,低聚糖得率高,平均分子量低,具有极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0031](2)本专利技术预处理浆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油莎豆豆粕粉碎,挤压膨化处理,制成豆粕粉,接着将豆粕粉加入水中,搅拌混匀,得到浆料,高速剪切,微波处理,即得。挤压膨化处理可充分破坏豆粕结构,促进豆粕所含成分的释放,为后续提取分离提供良好的基础。豆粕粉加入水中制成浆料后,依次进行高速剪切和微波处理,使得预处理浆料中的豆粕颗粒非常小,有利于油莎豆豆粕的充分提取,提高低聚糖得率。
[0032](3)本专利技术多糖的降解步骤非常关键,本专利技术利用复合酶在磁场和脉冲电场条件下酶解,磁场和脉冲电场条件共同作用,促进酶解,大大提高了低聚糖得率,并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先将油莎豆豆粕粉碎,挤压膨化处理,制成豆粕粉,接着将豆粕粉加入水中,搅拌混匀,得到浆料,高速剪切,微波处理,得到预处理浆料;(2)再将预处理浆料调节至碱性,搅拌处理,离心取沉淀,从而除去蛋白质,接着将沉淀加入蒸馏水中,调节pH=4~6,超声波提取,离心取上清,浓缩,醇沉,离心,干燥,得到多糖;(3)然后将多糖加入蒸馏水中,超声波分散均匀,加入复合酶,在磁场和脉冲电场条件下酶解,后处理,即得低聚糖;其中,所述复合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先将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按照质量比1:0.1~0.2:0.02~0.03:0.01~0.02溶于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中制成混合酶溶液,再将壳聚糖醋酸溶液与混合酶溶液混合制成预混液,然后将预混液缓慢滴加至含有乳化剂的玉米油中,搅拌乳化,接着加入戊二醛和层状钛酸盐纳米材料,交联反应,浓缩,干燥,即得所述的复合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油莎豆豆粕粉碎至80~100目,豆粕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5~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高速剪切的工艺条件为:20000~30000转/分钟高速剪切5~7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微波处理的工艺条件为:300~500W微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铁华李晨飞张杰于亚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