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实质对称四分区判定肺结节三维空间内深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23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肺实质对称四分区判定肺结节三维空间内深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影像资料;S2:对S1中影像资料进行图片处理,将全肺肺叶对称四分区;S3:在S2的全肺肺叶对称四分区内找出目标肺结节所属区域支气管,以目标肺结节所属区域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为O点;S4:目标肺结节中心点为A点,连接O点和A点,形成线段OA;S5:线段OA上,自A点向外作延长线,直至与胸膜相交于B点,形成线段OB;S6:测量线段OA和线段OB的数据;S7:根据公式(O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肺实质对称四分区判定肺结节三维空间内深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肺结节位置判定的方法,具体为一种肺实质对称四分区判定肺结节三维空间内深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肺癌早筛的推广,肺癌疾病谱悄然发生着变化,磨玻璃结节型的早期肺癌检出率持续增高。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法也在迅速发展,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行精准微创手术治疗已是国际共识,其中,肺段切除术被逐步推广应用。
[0003]以“病灶为中心,肺亚段为手术单元”的手术规划策略正逐步成为亚肺叶切除手术的核心概念,而在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时需要参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结节深度位置。
[0004]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中指出,目前亚肺叶切除手术适应症之一包括外周结节,传统X

ray诊断将肺部影像分为上、中、下三野,内、中、外三带,然而,随着三维重建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临床医师在尝试使用上述传统方法来定义三维影像中结节深度位置时发现这种方法并不合适。有研究者建议将位于四级支气管区域内的病灶定义为外周病灶,然而这是根据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解剖确立的概念,无法应用至生理膨胀状态的肺中进行病灶定位,且上述方法都缺乏深度位置的定量数据。以肺叶开口截面为中心测量深度比的方法虽然可以提供肺结节在三维空间中深度位置的定量数据,但是会受到纵隔因素的影响,不能真正反应肺结节在肺实质内的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不能为“病灶为中心,肺亚段为手术单元”等亚肺叶切除手术的术前规划提供准确的深度位置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提供一种肺实质对称四分区判定肺结节三维空间内深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影像资料;S2:对S1中影像资料进行图片处理,将全肺肺叶对称四分区,左、右肺叶均分为上区、中区、背区和下区;其中,右肺上区即整个右肺上叶,包括右上肺尖段、后段和前段;右肺中区即整个右肺中叶,包括外侧段和内侧段;右肺背区为右肺下叶背段;右肺下区为右肺下叶基底段,包括右下肺内基底段、前基底段、外基底段和后基底段;左肺上区为左肺上叶固有段,包括左肺上叶尖后段和前段;左肺中区为左肺上叶舌段,包括上舌段和下舌段;左肺背区为左肺下叶背段;左肺下区为左肺基底段,包括前基底段、外基底段和后基底段;S3:在S2的全肺肺叶对称四分区内找出目标肺结节所属区域支气管,以目标肺结节所属区域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为O点;S4:目标肺结节中心点为A点,连接O点和A点,形成线段OA;S5:线段OA上,自A点向外作延长线,直至与胸膜相交于B点,形成线段OB;
S6:测量线段OA和线段OB的数据;S7:根据公式(OB

OA)/OB,计算得出的是目标肺结节在所属分区肺实质内的三维空间深度百分比数值;S8:判定,百分比数值在0~33.33%之间为外带,百分比数值在33.33%~66.66%之间为中带,百分比数值在大于66.66%为内带。
[0006]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了,在肺实质内对病灶

肺结节的三维空间深度位置的确定中提出了数据量化的概念。
[0007]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S1中,CT扫描,CT影像资料存储为DICOM格式。
[0008]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S3中,所述O点为,右肺上区为右肺上叶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右肺中区为右肺中叶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右肺背区为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右肺下区为右肺下叶支气管发出基底段处截面的中心、左肺上区为左肺上叶支气管发出左肺上叶固有段支气管处截面的中心、左肺中区为左肺上叶支气管发出左肺舌段支气管处截面的中心、左肺背区为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或左肺下区为左肺下叶支气管发出基底段处截面的中心。
[0009]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S2的具体方法如下:S21:在RadiAnt DICOM Viewer软件中打开事先下载好的CT影像资料;S22:待图像加载完成后点击RadiAnt DICOM Viewer软件的Multiplanar Recontructions功能键
ꢀ→ꢀ
3D MPR图像切换到二维三切面模式,再点击Adjust window
ꢀ→ꢀ
CT lungs调整图像从纵隔窗到肺窗;此时,二维三切面影像中左上角为矢状面、左下角为横断面、右侧为冠状面;S23:双击放大横断面影像,滚动鼠标浏览横断面影像资料,找到目标肺结节并大致判断肺结节中心;S24:在横断面上找到目标肺结节,将矢量坐标轴中心放置到目标肺结节中心,然后双击鼠标缩小横断面影像恢复到二维三切面模式;S25:调整并同时观察矢状面与冠状面影像,确定矢量坐标轴中心定位在目标肺结节中心;S26:在横断面影像中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水平线,同时观察冠状面影像找到目标肺结节在全肺肺叶对称四分区内的所属区域支气管,以目标肺结节所属区域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为O点。
[0010]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在确定O点后,连接点O与目标肺结节中心点A,线段OA上,自A点向外作延长线并延长到胸膜点B,进行数据测量,计算百分比数值。
[0011]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S26中,对O点进行核对的方法步骤如下:S261: 调整矢状面图像,同时观察矢状面支气管走形,从矢状面找到目标肺结节所属区域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为O点,核对冠状面确定的点O与矢状面确定的点O是否一致;当,矢状面图像上的垂直线将目标肺结节所属区域支气管起始处的截面对称分割,冠状面图像上的点O在冠状面影像的垂直线上;则冠状面图像上确定的点O与矢状面确定的点O一致,即冠状面图像上确定的点O的矢状面位置正确;反之,不一致;则在冠状面图像上进行调整点O,直到点O位于冠状面图像内的垂直
线上;S262:调整横断面图像,同时观察横断面支气管走形,从横断面找到目标肺结节所属区域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为O点,核对冠状面确定的点O与横断面确定的点O是否一致;当,横断面图像上的水平线将目标肺结节所属区域支气管起始处的截面对称分割,冠状面图像上的点O在冠状面影像中的水平线上;则冠状面图像上确定的点O与横断面确定的点O一致,即冠状面图像上确定的点O的横断面位置正确;反之,不一致;则在冠状面图像上进行调整点O,直到点O位于冠状面图像内的水平线上。
[0012]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S2的具体方法如下:S2

1:在DeepInsight软件图像处理器中导入事先下载好的CT影像资料;S2

2:数据导入完成后,加载序列资料到图像处理器;S2

3:点击DeepInsight软件图像处理器中的lung功能,进入三维重建影像制作模式;S2

4:预设窗宽窗位将纵隔窗影像调整为肺窗,初步浏览影像资料找到目标肺结节;S2

5:依次提取支气管、肺血管、目标肺结节;S2

6:点击DeepInsig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实质对称四分区判定肺结节三维空间内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影像资料;S2:对S1中影像资料进行图片处理,将全肺肺叶对称四分区,左、右肺叶均分为上区、中区、背区和下区;其中,右肺上区即整个右肺上叶,包括右上肺尖段、后段和前段;右肺中区即整个右肺中叶,包括外侧段和内侧段;右肺背区为右肺下叶背段;右肺下区为右肺下叶基底段,包括右下肺内基底段、前基底段、外基底段和后基底段;左肺上区为左肺上叶固有段,包括左肺上叶尖后段和前段;左肺中区为左肺上叶舌段,包括上舌段和下舌段;左肺背区为左肺下叶背段;左肺下区为左肺基底段,包括前基底段、外基底段和后基底段;S3:在S2的全肺肺叶对称四分区内找出目标肺结节所属区域支气管,以目标肺结节所属区域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为O点;S4:目标肺结节中心点为A点,连接O点和A点,形成线段OA;S5:线段OA上,自A点向外作延长线,直至与胸膜相交于B点,形成线段OB;S6:测量线段OA和线段OB的数据;S7:根据公式(OB

OA)/OB,计算得出的是目标肺结节在所属分区肺实质内的三维空间深度的百分比数值;S8:判定,百分比数值在0~33.33%之间为外带,百分比数值在33.33%~66.66%之间为中带,百分比数值在大于66.66%为内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实质对称四分区判定肺结节三维空间内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CT扫描,CT影像资料存储为DICOM格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实质对称四分区判定肺结节三维空间内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O点为,右肺上区为右肺上叶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右肺中区为右肺中叶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右肺背区为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右肺下区为右肺下叶支气管发出基底段处截面的中心、左肺上区为左肺上叶支气管发出左肺上叶固有段支气管处截面的中心、左肺中区为左肺上叶支气管发出左肺舌段支气管处截面的中心、左肺背区为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起始处截面的中心、左肺下区为左肺下叶支气管发出基底段处截面的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肺实质对称四分区判定肺结节三维空间内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的具体方法如下:S21:在RadiAnt DICOM Viewer软件中打开事先下载好的CT影像资料;S22:待图像加载完成后点击RadiAnt DICOM Viewer软件的Multiplanar Recontructions功能键
ꢀ→ꢀ
3D MPR图像切换到二维三切面模式,再点击Adjust window
ꢀ→ꢀ
CT lungs调整图像从纵隔窗到肺窗;此时,二维三切面影像中左上角为矢状面、左下角为横断面、右侧为冠状面;S23:双击放大横断面影像,滚动鼠标浏览横断面影像资料,找到目标肺结节并大致判断肺结节中心;S24:在横断面上找到目标肺结节,将矢量坐标轴中心放置到目标肺结节中心,然后双击鼠标缩小横断面影像恢复到二维三切面模式;
S25:调整并同时观察矢状面与冠状面影像,确定矢量坐标轴中心定位在目标肺结节中心;S26:在横断面影像中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水平线,同时观察冠状面影像找到目标肺结节在全肺肺叶对称四分区内的所属区域支气管,以目标肺结节所属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吴卫兵黄晶晶陈亮朱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