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181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电池串阵列,每串电池串为电池片阵列,每行电池片包括交替设置的正结电池片和背结电池片,两个相邻的背结电池片和正结电池片的正面设置正面焊带,两个相邻的正结电池片和背结电池片的背面设置背面焊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焊带与电池片侧面没有接触、无应力,不存在焊带应力导致的隐裂问题,电池片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从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高效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太阳能光伏板产业也蓬勃发展。常规组件制造工艺使用焊带将电池片正负极连接焊接成串,再通过一定的排列方式排列焊接成组件,通常是使用焊带将相邻两片电池片正背面交错焊接以达到正负极连接的目的。现有技术采用焊带正背面交错焊接原因是:目前行业内主流电池技术结构如PERC、HIT、TOPCON均是单面单极性,如正面负极背面正极或者正面正极或背面负极,所以为了保证电路的串联,必须使用正背面交错焊接,以到达正负极交替连接作用。但是这种组件结构带来以下问题:(1)由于焊带需要在相邻两片正背面交错焊接,所以相邻电池片之间需预留1.5mm

4mm的间距,参见图1,因此组件有效发电面积会损失1%

4%左右,从而带来封装材料浪费、组件效率损失等一系列问题。
[0003](2)由于焊带应力作用,在组件制造过程中在电池片与焊带交界的地方容易产生隐裂,造成成本的增加,且存在组件在户外运行经受雪载以及风载后产生隐裂带来的产品可靠性问题,并且随着半片技术以及大尺寸硅片多分片技术的普及,电池片切割后在切割面容易产生微小的裂纹,在焊带应力作用下隐裂问题会越发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焊带正背面交叉焊接方式带来的制程隐裂以及产品载荷可靠性风险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它包括电池串阵列,所述电池串阵列包括左右两列多行电池串,每串电池串为电池片阵列,每行电池片包括交替设置的正结电池片和背结电池片,两个相邻的背结电池片和正结电池片的正面设置正面焊带,两个相邻的正结电池片和背结电池片的背面设置背面焊带。
[0006]进一步地,左侧电池串和右侧电池串之间通过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进行电路连接,第一汇流条连接左侧第一行电池串和右侧第一行电池串,第四汇流条连接左侧最后一行电池串和右侧最后一行电池串。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作为正负极电流输出端。
[0008]进一步地,左侧电池串的左端通过预留的正面焊带的端头与第五汇流条、第六汇流条和第七汇流条焊接,右侧电池串的右端通过预留的正面焊带的端头与第八汇流条、第九汇流条和第十汇流条焊接。
[0009]进一步地,组件背面背板上在第一汇流条的下端位置开孔,将第一汇流条引出,设
置第一接线盒连接;组件背面背板上在第二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之间位置开孔,将第二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引出,设置第二接线盒连接;组件背面背板上在第四汇流条的上端位置开孔,将第四汇流条引出,设置第三接线盒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正面焊带的两端预留5~20mm的长度作为单串的正负极输出。
[0011]一种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S1:将正结电池片与背结电池片交替排列;S2:将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将上述排列的电池片进行焊接成串,采用正面焊带和背面焊带两两连接的方式,两个相邻的背结电池片和正结电池片正面设置正面焊带,两个相邻的正结电池片和背结电池片背面设置背面焊带,背面焊带的端头对应上方正面焊带的中心;S3:将上述电池串排版叠层,将左侧六串电池串和右侧六串电池串组成一个组件,左侧六串电池串和右侧六串电池串之间通过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进行电路连接,第一汇流条连接左侧第一行电池串和右侧第一行电池串,第四汇流条连接左侧第六行电池串和右侧第六行电池串,第一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作为正负极电流输出端;左侧六串电池串的左端通过预留的正面焊带的端头与第五汇流条、第六汇流条和第七汇流条焊接,右侧六串电池串的右端通过预留的正面焊带的端头与第八汇流条、第九汇流条和第十汇流条焊接;S4:组件封装工序;S5:连接接线盒。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正面焊带的两端预留5~20mm的长度作为单串的正负极输出。
[0013]进一步地,组件背面背板上在第一汇流条的下端位置开孔,将第一汇流条引出;组件背面背板上在第二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之间位置开孔,将第二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引出;组件背面背板上在第四汇流条的上端位置开孔,将第四汇流条引出;开孔位置设置接线盒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根据异质结电池(HIT)结构的对称性,采用正结电池与背结电池交替排列焊接成电池串,焊带不需要在相邻两片正背面交错焊接就可以达到正负极连接效果,所以焊带与电池片侧面没有接触、无应力,不存在焊带应力导致的隐裂问题,电池片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从1

4mm降低至0

0.5mm,以达到接近零片间距的效果,最大程度减少组件面积,降低封装材料成本。
[0015](2)本专利技术采用接线盒三分体设计,降低组件热斑带来的功率损失和风险,提升组件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焊接示意图。
[0017]图2为现有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池片排列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焊接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步骤二的焊接成串电池组件的背面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步骤二的焊接成串电池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步骤三的电池组件的排版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步骤五的电池组件的背面示意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池组件的电气图。
[0025]其中:正结电池片1、背结电池片2、正面焊带3、背面焊带4、第一汇流条5、第二汇流条6、第三汇流条7、第四汇流条8、第五汇流条9、第六汇流条10、第七汇流条11、第八汇流条12、第九汇流条13、第十汇流条14、第一接线盒15、第二接线盒16、第三接线盒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参见图3~4和图7,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它包括左侧六串电池串和右侧六串电池串组成的六行两列的电池串阵列,每串电池串为十行十二列的电池片阵列,每行电池片包括交替设置的正结电池片1和背结电池片2,两个相邻的背结电池片2和正结电池片1正面设置正面焊带3,两个相邻的正结电池片1和背结电池片2背面设置背面焊带4,背面焊带4的端头对应上方正面焊带3的中心。
[0027]所述正面焊带3的两端预留5~20mm的长度作为单串的正负极输出。
[0028]左侧六串电池串和右侧六串电池串之间通过由上至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池串阵列,所述电池串阵列包括左右两列多行电池串;每串电池串为电池片阵列,每行电池片包括交替设置的正结电池片和背结电池片,两个相邻的背结电池片和正结电池片的正面设置正面焊带,两个相邻的正结电池片和背结电池片的背面设置背面焊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左侧电池串和右侧电池串之间通过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进行电路连接,第一汇流条连接左侧第一行电池串和右侧第一行电池串,第四汇流条连接左侧最后一行电池串和右侧最后一行电池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作为正负极电流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左侧电池串的左端通过预留的正面焊带的端头与第五汇流条、第六汇流条和第七汇流条焊接,右侧电池串的右端通过预留的正面焊带的端头与第八汇流条、第九汇流条和第十汇流条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组件背面背板上在第一汇流条的下端位置开孔,将第一汇流条引出,设置第一接线盒连接;组件背面背板上在第二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之间位置开孔,将第二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引出,设置第二接线盒连接;组件背面背板上在第四汇流条的上端位置开孔,将第四汇流条引出,设置第三接线盒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似零电池片间距的异质结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焊带的两端预留5~20mm的长度作为单串的正负极输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磊欧衍聪戴珍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康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