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桥凤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177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多种协助恢复效果的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包括有摇摇杆、第一躺块、第二躺块、第三躺块、脚踏组件和卡紧组件,摇摇杆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躺块,第一躺块一侧设有第二躺块,第二躺块底部设有第三躺块,第三躺块与摇摇杆相连,第一躺块顶部一侧设有脚踏组件,第一躺块顶部一侧设有卡紧组件。通过设置的脚踏组件可协助患者进行腿部的恢复训练;通过设置的枕靠组件可协助患者进行头部的恢复训练。组件可协助患者进行头部的恢复训练。组件可协助患者进行头部的恢复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神经系统受损时,有时会对自身身体的控制能力变差,因此就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目前进行康复训练时,如训练腿部时,则去腿部恢复区进行训练,从而导致需要多个恢复场所,患者的控制能力较弱从而使行走较为不便,如此使患者更换恢复场所时较难。
[0003]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有多种协助恢复效果的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目前的协助患者恢复的场所功能较为单一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多种协助恢复效果的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0005]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包括有摇摇杆、第一躺块、第二躺块、第三躺块、脚踏组件和卡紧组件,摇摇杆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躺块,第一躺块一侧设有第二躺块,第二躺块底部设有第三躺块,第三躺块与摇摇杆相连,第一躺块顶部一侧设有脚踏组件,第一躺块顶部一侧设有卡紧组件。
[0006]进一步的是,脚踏组件包括有脚踏盒、伸缩杆、脚踏板、第一弹簧和卡位块,第一躺块顶部一侧对称设有脚踏盒,脚踏盒内均设有多个伸缩杆,同侧的伸缩杆的活动端之间均连接有脚踏板,脚踏板均与同侧的脚踏盒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脚踏板上均设有卡位块。
[0007]进一步的是,卡紧组件包括有第一安装板、转杆、卡紧杆、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齿条、连接杆、第二弹簧和卡块,第一躺块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躺块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安装板,同侧的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之间均转动式设有转杆,转杆与第一安装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转杆上均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躺块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传动轴上均设有第一锥齿轮,相邻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卡位块上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均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卡紧杆上均开有卡槽,第一躺块顶部一侧对称滑动式设有卡块,卡块与第一躺块之间均连接有弹性件。
[0008]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枕靠组件,枕靠组件包括有头枕、第一异形杆、安装环、第二异形杆、挡板、楔形块、第三弹簧和压块,第三躺块顶部一侧设有头枕,第三躺块一侧对称设有第一异形杆,第一异形杆顶部之间连接有安装环,安装环内对称滑动式设有挡板,挡板外侧均设有第二异形杆,第二异形杆底部均设有楔形块,第二异形杆与头枕滑动式连接,头枕内顶部设有压块,楔形块与头枕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
[0009]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包括有安装块、轴套、第二齿轮、按摩球、第四弹簧和第二齿条,安装环顶部一侧设有安装块,安装块底部设有多个轴套,轴套上
均设有第二齿轮,轴套内均滑动式设有按摩球,按摩球与轴套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二异形杆上均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配合。
[0010]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有安装套、防护栏和握把,第一躺块与第三躺块上均对称设有安装套,两侧的安装套之间均连接有防护栏,防护栏顶部中间均设有握把。
[0011]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拉伸组件,拉伸组件包括有导柱、第五弹簧和把手,两侧的安装套之间均连接有导柱,导柱上均滑动式设有把手,同侧的把手和导柱之间均连接有第五弹簧。
[0012]进一步的是,把手为木制品。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的脚踏组件可协助患者进行腿部的恢复训练;通过设置的枕靠组件可协助患者进行头部的恢复训练;通过设置的按摩组件可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按摩,进而使恢复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防护组件可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A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部分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四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五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以上附图中:1:摇摇杆,2:第一躺块,3:第二躺块,4:第三躺块,5:脚踏组件,51:脚踏盒,52:伸缩杆,53:脚踏板,54:第一弹簧,55:卡位块,6:卡紧组件,61:第一安装板,62:转杆,63:卡紧杆,64:第二安装板,65:第三安装板,66:第一齿轮,67:第一锥齿轮,68:第二锥齿轮,69:第一齿条,610:连接杆,611:第二弹簧,612:卡槽,613:卡块,7:枕靠组件,71:头枕,72:第一异形杆,73:安装环,74:第二异形杆,75:挡板,76:楔形块,77:第三弹簧,78:压块,8:按摩组件,81:安装块,82:轴套,83:第二齿轮,84:按摩球,85:第四弹簧,86:第二齿条,9:防护组件,91:安装套,92:防护栏,93:握把,11:拉伸组件,111:导柱,112:第五弹簧,11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实施例1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参阅图1所示,包括有摇摇杆1、第一躺块2、第二躺块3、第三躺块4、脚踏组件5和卡紧组件6,摇摇杆1顶部右侧设有第一躺块2,第一躺块2左侧设有第二躺块3,第二躺块3底部设有第三躺块4,第三躺块4与摇摇杆1相连,第一躺块2顶部右侧设有脚踏组件5,第一躺块2顶部右侧设有卡紧组件6。
[0025]参阅图2所示,脚踏组件5包括有脚踏盒51、伸缩杆52、脚踏板53、第一弹簧54和卡
位块55,第一躺块2顶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脚踏盒51,脚踏盒51内均设有多个伸缩杆52,同侧的伸缩杆52的活动端之间均连接有脚踏板53,脚踏板53均与同侧的脚踏盒5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4,脚踏板53下侧均设有卡位块55。
[0026]参阅图3和图4所示,卡紧组件6包括有第一安装板61、转杆62、卡紧杆63、第二安装板64、第三安装板65、第一齿轮66、第一锥齿轮67、第二锥齿轮68、第一齿条69、连接杆610、第二弹簧611和卡块613,第一躺块2顶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安装板61,第一躺块2顶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二安装板64,同侧的第二安装板64与第一安装板61之间均转动式设有转杆62,转杆62与第一安装板6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611,转杆62上均设有第二锥齿轮68,第一躺块2顶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三安装板65,第三安装板65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一齿轮66,第一齿轮66传动轴上均设有第一锥齿轮67,相邻的第一锥齿轮67与第二锥齿轮68相啮合,卡位块55上均设有连接杆610,连接杆610左端均设有第一齿条69,第一齿条69与第一齿轮66相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摇摇杆(1)、第一躺块(2)、第二躺块(3)、第三躺块(4)、脚踏组件(5)和卡紧组件(6),摇摇杆(1)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躺块(2),第一躺块(2)一侧设有第二躺块(3),第二躺块(3)底部设有第三躺块(4),第三躺块(4)与摇摇杆(1)相连,第一躺块(2)顶部一侧设有脚踏组件(5),第一躺块(2)顶部一侧设有卡紧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脚踏组件(5)包括有脚踏盒(51)、伸缩杆(52)、脚踏板(53)、第一弹簧(54)和卡位块(55),第一躺块(2)顶部一侧对称设有脚踏盒(51),脚踏盒(51)内均设有多个伸缩杆(52),同侧的伸缩杆(52)的活动端之间均连接有脚踏板(53),脚踏板(53)均与同侧的脚踏盒(5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4),脚踏板(53)上均设有卡位块(5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紧组件(6)包括有第一安装板(61)、转杆(62)、卡紧杆(63)、第二安装板(64)、第三安装板(65)、第一齿轮(66)、第一锥齿轮(67)、第二锥齿轮(68)、第一齿条(69)、连接杆(610)、第二弹簧(611)和卡块(613),第一躺块(2)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一安装板(61),第一躺块(2)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安装板(64),同侧的第二安装板(64)与第一安装板(61)之间均转动式设有转杆(62),转杆(62)与第一安装板(6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611),转杆(62)上均设有第二锥齿轮(68),第一躺块(2)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三安装板(65),第三安装板(65)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一齿轮(66),第一齿轮(66)传动轴上均设有第一锥齿轮(67),相邻的第一锥齿轮(67)与第二锥齿轮(68)相啮合,卡位块(55)上均设有连接杆(610),连接杆(610)一端均设有第一齿条(69),第一齿条(69)与第一齿轮(66)相啮合,卡紧杆(63)上均开有卡槽(612),第一躺块(2)顶部一侧对称滑动式设有卡块(613),卡块(613)与第一躺块(2)之间均连接有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桥凤
申请(专利权)人:潘桥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