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线材的装置,主要包括:一机台:一旋转承座,该旋转承座枢设在该机台上,且与一驱动机构相连接,该旋转承座可被该驱动机构带之旋转,该旋转承座的一侧中央位置固设有一向上延伸的中空轴套,该中空轴套可随该旋转承座同步转动,该旋转承座及该中空轴套的中心设有一中心孔,该中心孔分别贯穿该旋转承座及该中空轴套;一线轴,该线轴的中央位置设有一中空的轴孔,该轴孔恰可套设在上述中空轴套上,该线轴的两端分别沿径向设有一凸缘,其中一凸缘恰可被置放并定位于上述旋转承座的上端,其特征在于: 该线轴位于该等凸缘间的部位设有上端直径较大,下端直径较小的形状,使该线轴表面与其中心线间形成一预定角度θs,该线轴上缠绕有至少一条复数圈呈扁平状、质地轻盈、表面光滑且具有挠性的带体;至少有一条线材由该旋转承座下方穿入该中心孔的一端,贯穿该旋转承座及该中空轴套后,由其另端向上拉出固定至一收线机构,而线轴上所缠绕的带体一端则绕设在自该中心孔所拉出的该线材上,被该转动的线轴的离心力抛出,依序均匀地包覆在该线材的周缘表面。(*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线材制作的装置,尤指一种适用范围广、不磨损带体、可连续缠绕包覆的线材制作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电源线或讯号线的制作技术中,主要是在一金属导线或其它包覆有绝缘材料的导线上,利用压注成型技术,将不透明的塑性材料直接成型于其上,若欲变更这些导线的颜色,则必须在塑性材料中添加色料。使用该种传统制作技术,所制成的导线,其色彩仅能因所添加的色料,呈现单调或不规则的变化,并无法产生晶莹剔透的色彩变化。传统上,用以制作手工艺品或其它饰品的工艺线材,则可依其硬度的不同,分成软质线材和硬质线材,这些软质线材大部份是利用彩色丝线编织而成,其加工制作程序不仅麻烦、耗费人工、且其表面极易藏污纳垢,不易清洗,故大幅降低了其色彩的耐久性,此外,由于这些软质线材中并无结构较强或具可塑性的支撑体(金属或非金属体),故限制了这些软质线材的应用范围。针对此情,虽有部份工艺线材的制造业者利用电源线或讯号线的制作技术,在一般金属或非金属支撑线材上,利用压注成型技术,将彩色塑性材料成型于该支撑线材上,以赋予这些线材不同的色彩变化及可塑性,但即使如此,其色彩源自于塑性材料所添加的色料,故仅能呈现单调或不规则的变化,并无法产生晶莹剔透的色彩感觉。在现今使用的电源线或讯号线制作技术中,均是利用一种丝线缠绕技术,将棉质或其它材料制成的细线,缠绕在至少一条以上包覆有绝缘材料的导线表面上,使这些导线得以正确定型,以便利用压注成型技术,将塑性材料成型于这些导线上时,可制作出品质稳定的电源线或讯号线。在这种传统的制作技术中,参见图1所示,主要在机台80上,设置一旋转承座13,该旋转承座13由一传动皮带16与一驱动机构81相连接,该旋转承座13中央固设一向上延伸的中空轴套14,使该驱动机构81通过传动皮带16带动旋转承座13转动时,该中空轴套14可随之同步转动。该机台上还设有一线轴15,该线轴15的中央设有一中空轴孔153,其两端分别沿径向设有一凸缘152,这些凸缘152间则缠绕有复数圈棉质或其它材料制成的细线10。参见图1所示,当欲对这些导线12(一条或一条以上)进行缠绕时,先将该线轴15的轴孔153套插在中空轴套14上,使该线轴15下方的凸缘152恰定位于该旋转承座13上,然后,再将这类导线12由该旋转承座13下方穿入该中空轴套14,贯穿该旋转承座13及该中空轴套14,由该中空轴套14上方拉出,再固定到一收线机构82,此时,再将细线10的一端绕固在自该中空轴套14上方所拉出的导线12上,启动驱动机构81及收线机构82,则细线10即随着线轴15转动,被线轴15的离心力抛出,依序包覆在导线12的表面上。参见图1,在上述传统缠绕技术中,由于该细线10是由棉质或其它纤维材料捻制而成,因此该细线10在缠绕到线轴15上时,相邻细线10间必然因其纤维的相互作用,而存在一定的张力及摩擦力,故当细线10随着线轴15转动,被线轴15的离心力抛出,依序包覆在导线12的表面上时,该线轴15上的后续细线10,将由于这些张力及摩擦力,而继续贴附在该线轴15上,不致松脱。故该线轴15一般均呈平行状151,即其线轴一端至另一端的直径完全相同,使细线10能均匀缠绕在该线轴15上。然而,对于质地较轻的细线,由于利用前述的传统缠绕技术,极易因空气阻力,使细线10缠绕于导线上时,常发生飘浮现象,而无法产生足够的张力,造成细线无法紧密缠绕在导线12上,此现象,将在后续压注成型时,使有些细线因塑性材料的挤压,而剥离导线12的表面,纠结在一起,不仅丧失其应有的功能,亦严重影响压注成型作业的品质及进度。业界为有效改善此一问题,参见图2所示,在线轴25上方的中空轴套24上,套设一飞轮27,图2中所示的飞轮27,是由一钢丝弯折而成,具有一中心孔273,该中心孔273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定长度的飞轮臂272,各飞轮臂272的对应端分别设有一穿孔271,当欲对导线22进行缠绕时,将细线20的一端先穿过该穿孔271,再绕固在导线22上,此时,启动驱动机构及收线机构(图中未示),该飞轮27将被线轴25带之转动,且在达到一定速度后,随着飞轮臂272所匹配的重量惯性转动,其转动速度将略大于线轴25的转动速度,因此,当该细线20被该线轴25的离心力抛出时,该飞轮27将对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其具有一定大小的张力,而得以紧密地缠绕在导线22的表面上。另外,对于其它质地较重的细线,由于在将细线缠绕于线轴上时,须对细线施加较大的张力,导致细线在缠绕到线轴上后,相邻细线间的纤维易纠缠在一起,相互作用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故当利用前述的传统缠绕技术将细线缠绕到导线上时,常因细线无法被线轴的离心力抛出,易因拉扯而造成断裂,严重影响绕线作业的顺利进行。有鉴于此,为有效改善此一问题,参见图3,业者将线轴35设计成上端直径较小,下端直径较大的形状351,使线轴35表面与其中心线形成一适当角度α,使缠绕在线轴35上的细线300,在依序向上出线缠绕到导线32之前,可由线轴35上直径较大的位置302先滑移到直径较小的位置301,以使其上的张力得以先行释放,不致仍紧密缠绕在线轴35上,如此,可顺利地被线轴35的离心力抛出,而缠绕到导线32的表面上。由上述的诸多传统绕线技术可知,缠绕在导线上的细线,一般均是一种由棉质或其它纤维材料捻制加工而成的细线,这类细线在缠绕于线轴上时,相邻细线间因其上纤维的相互作用,必存在着一定大小的张力及摩擦力,使线轴上的后续细线,因这些张力及摩擦力的作用,而不致轻易松脱。但是,若欲利用这类传统绕线技术,参见图4,将一扁平薄膜状、质地轻盈、表面光滑、摩擦力小、且具挠性的带体400(如由聚脂薄膜(Myiar)制成,且一面披覆有金属薄膜的彩色带体),缠绕在线轴45上时,由于该带体400的材料特性,与传统细线回然不同,在制作上,势必发生如下的问题1、由于将该带体400缠绕于线轴45上时,须对该带体施加一定大小的张力,才能使该带体400在缠绕到线轴45上后,可依序紧密地贴附在一起,然而,当利用上述的传统缠绕技术,将该带体400缠绕到导线上时,常因相邻带体401、402、403间摩擦力很小,极易在该带体400向上出线,缠绕到导线42上时,一圈带体400所释放的张力,瞬间蔓延至后续数圈带体401、402、403,导致后续数圈带体401、402、403在该线轴45上的松脱,而纠缠在一起。参见图4所示的两圈带体402及403一经拉扯,即可造成断线,致使无法连续产出品质良好的线材。2、传统上为使飞轮47能自由转动,均会在将该飞轮47套设到中空轴套46上后,在其上方预留一定的浮动空间F,并在中空轴套46末端锁固一限位螺母43,该限位螺母43及浮动空间之高度,将使导线42由中空轴套46的引出位置与线轴45保持一定距离H,此一距离H使该带体400由飞轮47的穿孔471到导线42的角度β加大,致使该带体400在缠绕时,极易导致其一侧未平贴在导线42表面,故当后续带体400依序叠绕其上时,翘起的一侧将使后续叠绕的带体变形及偏位,逐渐在整个导线上形成不规则的皱纹,如图5所示,而无法生产出外形平整的导线。3、若该带体400由于飞轮47的穿孔471至导线42之间的角度太小,将导致带体400的边缘磨擦到限位螺母43,故在高速运转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制作线材的装置,主要包括一机台一旋转承座,该旋转承座枢设在该机台上,且与一驱动机构相连接,该旋转承座可被该驱动机构带之旋转,该旋转承座的一侧中央位置固设有一向上延伸的中空轴套,该中空轴套可随该旋转承座同步转动,该旋转承座及该中空轴套的中心设有一中心孔,该中心孔分别贯穿该旋转承座及该中空轴套;一线轴,该线轴的中央位置设有一中空的轴孔,该轴孔恰可套设在上述中空轴套上,该线轴的两端分别沿径向设有一凸缘,其中一凸缘恰可被置放并定位于上述旋转承座的上端,其特征在于该线轴位于该等凸缘间的部位设有上端直径较大,下端直径较小的形状,使该线轴表面与其中心线间形成一预定角度θs,该线轴上缠绕有至少一条复数圈呈扁平状、质地轻盈、表面光滑且具有挠性的带体;至少有一条线材由该旋转承座下方穿入该中心孔的一端,贯穿该旋转承座及该中空轴套后,由其另端向上拉出固定至一收线机构,而线轴上所缠绕的带体一端则绕设在自该中心孔所拉出的该线材上,被该转动的线轴的离心力抛出,依序均匀地包覆在该线材的周缘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制作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承座上至少设有一定位元件,该线轴下方的凸缘置放在该旋转承座上,并定位在该旋转承座上端随该旋转承座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制作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上还包括一飞轮,该飞轮的中央位置设有一可套装中空轴套的中心孔,该中心孔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飞轮臂,各飞轮臂的对应端至少分别设有一对向上及向下延伸的、呈一定角度的突出部,相邻二突出部间形成一开叉状,各突出部上设有一穿孔;该飞轮的中心孔可被套设至该中空轴套延伸出该线轴上方的一端,使该带体之一端可依序穿过向下延伸的突出部上的穿孔,及向上延伸的突出部上的穿孔后,再绕设在自该中心孔所拉出的该线材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制作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上还包括一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政郎,
申请(专利权)人:蔡政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