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139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2:19
根据一实施例的托臂装置可包括:固定部,固定于外部物体;水平移动模块,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固定部,另一端可对上述固定部进行二自由度平移动作;以及臂支撑模块,可对上述水平移动模块的另一端进行二自由度旋转动作地设置。地设置。地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托臂装置


[0001]以下的说明涉及一种托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托臂器(arm rest)支撑使用人员的手臂及手的一部分,改善手臂的运动精度,并改善手臂的抖动的同时可减轻因手臂的活动带来的疲劳度。
[0003]然而,以往的托臂的结构大部分是单纯支撑手臂的一部分部位的结构,并具有即使在工作空间内发生手臂的位置及角度的变化,即在手臂的多种姿势下也难以固定且稳定地支撑手臂的结构。
[0004]因此,根据使用人员的手臂的活动或姿势变化,可实现人体工学的活动,由此处于精密引导手臂动作的同时可有效缓解使用人员的疲劳度的托臂装置的必要性增加的趋势。
[0005]前述的
技术介绍
是专利技术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导出过程中持有或掌握的内容,这不能被视为务必是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之前公开给公众的公知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问题
[0007]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臂装置。
[0008]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9]根据一实施例的托臂装置可包括:固定部,固定于外部物体;水平移动模块,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固定部,另一端能够对上述固定部进行二自由度平移动作;以及臂支撑模块,能够对上述水平移动模块的另一端进行二自由度旋转动作地设置。
[0010]上述水平移动模块可包括:中央连接部,通过多个连杆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固定部;以及旋转端部,通过多个连杆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中央连接部,可旋转地设置上述臂支撑模块。
[0011]上述水平移动模块可包括:第1驱动框,包括一端基于第1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固定部,另一端基于与上述第1旋转轴平行的第2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中央连接部的第1连杆;以及第2驱动框,包括基于上述第1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固定部的驱动连杆、基于与上述第1旋转轴平行的第3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驱动连杆的第2连杆、一端基于以与上述第3旋转轴平行的状态隔开的第4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第2连杆,另一侧基于上述第2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中央连接部的第3连杆。
[0012]上述第1驱动框及第2驱动框可保持平行四边形形态。
[0013]上述水平移动模块还可包括第4连杆,上述第4连杆的一端基于上述第2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中央连接部,另一端基于与上述第1旋转轴平行的第5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旋转端部,上述第4连杆固定于上述第3连杆,可基于上述第2旋转轴一同旋转。
[0014]根据一实施例的托臂装置还包括阻尼部,上述阻尼部基于上述第1旋转轴,形成上述第1驱动框的旋转运动的阻力,基于上述第1旋转轴,形成上述第2驱动框的旋转运动的阻
力。
[0015]上述第1驱动框还可包括第1突出部件,上述第1突出部件固定于上述第1连杆,基于上述第1旋转轴旋转,具有至少一部分基于上述第1旋转轴径向突出的边缘形状,上述驱动连杆具有至少一部分基于上述第1旋转轴径向突出的边缘形状,上述阻尼部可包括与上述第1突出部件相接触的第1阻尼部件和与上述驱动连杆的边缘相接触的第2阻尼部件。
[0016]在上述阻尼部形成的阻力可进行调节。
[0017]上述水平移动模块还可包括第5连杆,上述第5连杆的一端基于以与上述第1旋转轴平行的状态隔开的第6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固定部,另一端基于以与上述第2旋转轴平行的状态隔开的第7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中央连接部,上述第5连杆及上述第1连杆平行,上述第5连杆的长度可与上述第1连杆的长度相同。
[0018]上述水平移动模块还包括第6连杆,上述第6连杆的一端基于以与上述第2旋转轴平行的状态隔开的第8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中央连接部,另一端基于以与上述第5旋转轴平行的状态隔开的第9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旋转端部,上述第6连杆及上述第4连杆平行,上述第6连杆的长度可与上述第4连杆的长度相同。
[0019]上述臂支撑模块可包括:第1支撑部,基于形成在上述旋转端部的臂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旋转连杆,基于形成在上述第1支撑部的倾斜调节轴可旋转地设置;以及重力补偿部,提供上述旋转连杆越以与地面垂直的方向隔开越增加的弹性恢复力。
[0020]上述重力补偿部可包括:弹性体,随着上述旋转连杆的角度变化,长度随之发生变化,以与上述旋转连杆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配置;以及金属丝,一端固定于上述弹性体的另一侧,另一端连接在上述第1支撑部中比起上述倾斜调节轴更上侧的部分。
[0021]上述旋转连杆可包括导向轮,上述导向轮用于导向上述金属丝,使得从上述金属丝中传递至上述弹性体的张力与上述旋转连杆的长度方向平行。
[0022]根据一实施例的托臂装置可包括:第1四节连杆结构,包括固定于外部物体的固定连杆;第2四节连杆结构,共享上述第1四节连杆结构中的任一个连杆;第3四节连杆结构,共享上述第1四节连杆结构中的另一个连杆,具有固定于上述第2四节连杆结构中的任一个连杆的连杆;以及臂支撑模块,设置于上述第2四节连杆结构,能够支撑使用人员的手臂。
[0023]上述第1四节连杆结构中,上述固定连杆、上述任一个连杆及上述另一个连杆均可不同。
[0024]上述3个四节连杆结构均可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
[0025]上述第1四节连杆结构可包括上述固定连杆、与上述固定连杆隔开的中央连接部、相互连接上述固定连杆及上述中央连接部的一对第1连杆。
[0026]上述第2四节连杆结构可包括上述中央连接部、与上述中央连接部隔开并与上述臂支撑模块连接的旋转端部、相互连接上述中央连接部及上述旋转端部的一对第2连杆。
[0027]上述另一个连杆可以是上述一对第1连杆中的任一个,上述固定连杆可固定于上述一对第2连杆中的任一个。
[0028]上述第3四节连杆结构种的任一个连杆,以与上述第1四节连杆结构中的上述任一个连杆相同的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0029]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0]根据一实施例的托臂装置,在工作空间上的所有姿势可支撑使用人员的手臂活
动,由此可减轻因使用人员的手臂活动带来的疲劳度。
[0031]根据一实施例的托臂装置,可实现适用固定及阻尼的水平方向的活动,由此可让使用人员进行精密的手臂活动。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托臂装置的使用模样的立体图。
[0033]图2为根据一实施例的托臂装置的立体图。
[0034]图3为根据一实施例的阻尼部的框图。
[0035]图4为根据一实施例的水平移动模块的立体图。
[0036]图5为简要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水平移动模块的运转结构的俯视图。
[0037]图6为根据一实施例的臂支撑模块的立体图。
[0038]图7及图8为根据一实施例的臂支撑模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通过示例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在各附图的结构要素附加附图标记时,针对相同的结构要素,应当要留意,即使在其他附图上表示,也尽量具有相同附图标记。并且,在说明实施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托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固定于外部物体;水平移动模块,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固定部,另一端能够对所述固定部进行二自由度平移动作;以及臂支撑模块,能够对所述水平移动模块的另一端进行二自由度旋转动作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模块包括:中央连接部,通过多个连杆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以及旋转端部,通过多个连杆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中央连接部,可旋转地设置所述臂支撑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模块包括:第1驱动框,包括一端基于第1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固定部,另一端基于与所述第1旋转轴平行的第2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中央连接部的第1连杆;以及第2驱动框,包括基于所述第1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驱动连杆、基于与所述第1旋转轴平行的第3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驱动连杆的第2连杆、一端基于以与所述第3旋转轴平行的状态隔开的第4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第2连杆,另一侧基于所述第2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中央连接部的第3连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驱动框及第2驱动框保持平行四边形形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模块还包括第4连杆,所述第4连杆的一端基于所述第2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中央连接部,另一端基于与所述第1旋转轴平行的第5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旋转端部,所述第4连杆固定于所述第3连杆,基于所述第2旋转轴一同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部,所述阻尼部基于所述第1旋转轴,形成所述第1驱动框的旋转运动的阻力,基于所述第1旋转轴,形成所述第2驱动框的旋转运动的阻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驱动框还包括第1突出部件,所述第1突出部件固定于所述第1连杆,基于所述第1旋转轴旋转,具有至少一部分基于所述第1旋转轴径向突出的边缘形状,所述驱动连杆具有至少一部分基于所述第1旋转轴径向突出的边缘形状,所述阻尼部包括与所述第1突出部件相接触的第1阻尼部件和与所述驱动连杆的边缘相接触的第2阻尼部件。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部形成的阻力能够进行调节。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模块还包括第5连杆,所述第5连杆的一端基于以与所述第1旋转轴平行的状态隔开的第6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固定部,另一端基于以与所述第2旋转轴平行的状态隔开的第7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中央连接部,所述第5连杆及所述第1连杆平行,所述第5连杆的长度与所述第1连杆的长度相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东秀金德湘千昞植梁芸齐
申请(专利权)人:逸吉恩竣股粉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