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112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34
供给单元被用于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使用丝网掩模对印刷对象进行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以及回收部,具有与丝网掩模抵接而进行粘性流体的回收以及移动的回收部件和使回收部件沿预定的印刷方向移动的回收移动部。该供给单元具备:供给部,具有装配部,该装配部能够装配收容有所述粘性流体的盒以及解除所述盒的装配;驱动部,使供给部沿供给动作方向移动;检测部件;以及供给部检测部,根据检测部件的位置来检测供给部是否位于回收部不与供给部接触的通过空间。部不与供给部接触的通过空间。部不与供给部接触的通过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0001]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使用丝网掩模对基板等印刷对象进行焊料等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的印刷装置中,提出了如下印刷装置:具备回收板,在刮板超过掩模的印刷区域的后端之后,使回收板移动到比刮板靠后方的位置,回收膏状焊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印刷装置中,能够回收膏状焊料并向印刷区域的前端移动,能够进行多个基板的单向印刷。另外,在印刷装置中,提出了如下印刷装置:具备供给膏状焊料的供给装置,对掩模自动供给膏状焊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8/096607号小册子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

1184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上述印刷装置中,并未设想具备回收板和供给装置这两者。由于回收板和供给装置在共通的作业区域中发挥作用,因此存在有部件彼此发生干扰的问题。
[0009]本公开就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部件彼此的干扰的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1]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了达成上述主要目的而采用了以下的手段。
[0012]即,本公开的供给单元被用于印刷装置,进行粘性流体的供给,该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使用丝网掩模对印刷对象进行该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以及回收部,具有与所述丝网掩模抵接而进行所述粘性流体的回收以及移动的回收部件和使所述回收部件沿预定的印刷方向移动的回收移动部,其中,所述供给单元具备:供给部,具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能够装配收容有所述粘性流体的盒以及解除所述盒的装配;驱动部,使所述供给部沿供给动作方向移动;检测部件;以及供给部检测部,根据所述检测部件的位置来检测所述供给部是否位于所述回收部不与所述供给部接触的通过空间。
[0013]在该供给单元中,根据检测部件的位置来检测供给部是否位于回收部不与供给部接触的通过空间。因此,在该供给单元中,能够在使回收部进行动作时不会发生物理干扰的通过空间内使供给部进行作业。因此,能够防止回收部、供给部的部件彼此的干扰。在此,作为“印刷对象”,例如列举有安装元件的基板、立体物等。另外,作为“粘性流体”,列举有焊膏、导电性膏、粘接剂等。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安装系统10的一个例子的概略说明图。
[0015]图2是供给单元40的说明图。
[0016]图3是待机位置处的供给部50的说明图。
[0017]图4是检测部件47以及供给部检测部48的说明图。
[0018]图5是回收部60的立体图。
[0019]图6是从正面观察的印刷部24、供给单元40以及回收部60的说明图。
[0020]图7是从侧面观察的印刷部24、供给单元40以及回收部60的说明图。
[0021]图8是表示印刷装置11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
[0022]图9是表示印刷处理例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23]图10是表示粘性流体供给处理例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24]图11是供给处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包括作为本公开的一个例子的印刷装置11在内的安装系统10的一个例子的概略说明图。图2是供给单元40的说明图。图3是待机位置处的供给部50 的说明图。图4是检测部件47以及供给部检测部48的说明图。图5 是回收部60的立体图。图6是从正面观察的印刷部24、供给单元40 以及回收部60的说明图,图6的(A)是供给部50处于待机位置的图,图6的(B)是供给部50处于通过空间的图。图7是从侧面观察的印刷部24、供给单元40以及回收部60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印刷装置 11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安装系统10例如是将元件安装于基板S的系统。该安装系统10具备印刷装置11、安装装置12以及管理计算机(PC) 90。安装系统10构成为在印刷装置11的下游侧配置有将元件安装于基板S的多个安装装置12的安装生产线。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X轴)、前后方向(Y轴)以及上下方向(Z轴)如图1~图7、图11所示。
[0026]安装装置12是在通过印刷装置11印刷有焊膏等粘性流体的基板 S上装配元件的装置。管理PC90是管理安装系统10的各装置的信息的装置。该管理PC90管理安装生产线的各装置的进展状况等。安装系统10的各装置与管理PC90交换信息,取得其它装置的进展状况等信息。
[0027]印刷装置11是通过使用刮板27将丝网掩模M上的焊膏压入形成于丝网掩模M的图案孔而经由该图案孔向下方的作为印刷对象的基板 S涂敷(印刷)作为粘性流体的焊膏的装置。作为“印刷对象”,例如列举有安装元件的基板S、立体物等。作为“粘性流体”,列举有焊膏、导电膏、粘接剂等。在此,以下以基板S和焊膏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印刷装置11具备主体14、控制部20(参照图8)、印刷部24、掩模部28、基板处理部30、清扫部32、拍摄部35、作为供给部的供给单元40以及回收部60。控制部20构成为以CPU21为中心的微处理器,控制印刷装置11的整体。
[0028]印刷部24配设于印刷装置11的上段,是使用丝网掩模M将粘性流体印刷处理于基板S上的单元。印刷部24具备印刷头25、印刷移动部26、刮板升降部以及刮板27。印刷移动部26使印刷头25在预定的印刷方向(在此为前后方向)上移动,具备沿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的引导件移动的滑动件和驱动滑动件的马达。印刷移动部26具有未图示的线性编码器,能够把
握印刷头25的位置。刮板27配设于印刷头25的下表面侧,通过刮板升降部来升降。印刷部24具有分别在前后方向上使用的两个刮板27。印刷部24能够与供给单元40连接以及解除连接,印刷移动部26使供给单元40与印刷头25一起移动。供给单元40不具有马达等移动部,但是通过连结部46而与印刷部24连结,通过印刷移动部26在供给区域与待机区域之间沿前后方向移动(参照图7)。卡合部件23是通过供给单元40所具备的连结部46而与供给单元40 连结的部件(参照图7)。卡合部件23设有供连结部46的固定杆插入的插入孔。
[0029]掩模部28在上下方向上配设于印刷部24与基板处理部30之间,是固定保持丝网掩模M的单元。掩模部28具备掩模固定部29。掩模固定部29对丝网掩模M进行定位并将其支撑固定为水平的姿势。基板处理部30为如下单元:配设于掩模部28的下方,搬入基板S,对搬入的基板S进行定位并支撑,使其与丝网掩模M接触、分离。基板处理部30具有:基板搬运部31,沿左右方向搬运基板S;基板支撑部件,从下方支撑基板S;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供给单元,被用于印刷装置,进行粘性流体的供给,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使用丝网掩模对印刷对象进行该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以及回收部,具有与所述丝网掩模抵接而进行所述粘性流体的回收以及移动的回收部件和使所述回收部件沿预定的印刷方向移动的回收移动部,其中,所述供给单元具备:供给部,具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能够装配收容有所述粘性流体的盒以及解除所述盒的装配;驱动部,使所述供给部沿供给动作方向移动;检测部件;以及供给部检测部,根据所述检测部件的位置来检测所述供给部是否位于所述回收部不与所述供给部接触的通过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单元,其中,所述检测部件形成为使所述供给部在所述供给部不与所述回收部接触的范围内移动的所述供给动作方向上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给单元,其中,所述检测部件配设于沿所述供给动作方向移动的所述供给部,所述供给部检测部配设于不沿所述供给动作方向移动的固定部件,或者,所述检测部件配设于不沿所述供给动作方向移动的固定部件,所述供给部检测部配设于沿所述供给动作方向移动的所述供给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给单元,其中,所述供给单元具备控制部,在所述回收部与所述供给部发生物理干扰的干扰区域内,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而使所述供给部在所述通过空间内沿所述供给动作方向移动,以成为所述供给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检测部件的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给单元,其中,所述供给部检测部配设有多个,在所述多个供给部检测部全部检测到所述检测部件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使所述供给部在所述通过空间内沿所述供给动作方向移动,当成为所述多个供给部检测部中的某一个供给部检测部未检测到所述检测部件的状态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停止所述供给部的继续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供给单元,其中,在所述供给部检测部未检测到所述检测部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井良宗松崎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富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