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101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制冷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冷设备包括:制冷设备本体,设有制冷间室;固态相变介质,设于制冷设备本体中;施压组件,适于在卸压状态和施压状态之间切换;气流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气体流动,以对来自固态相变介质的热量进行输送;其中,施压组件在施压状态下带动固态相变介质远离制冷间室,并向固态相变介质施加压力,以使得固态相变介质放热,施压组件在卸压状态下带动固态相变介质紧贴制冷间室,并停止向固态相变介质施加压力,以使得固态相变介质吸热。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基础上,能够降低制冷设备的体积和占用空间。设备的体积和占用空间。设备的体积和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
,具体而言,涉及制冷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例如冰箱、冷柜的制冷设备为消费者的生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然而,相关技术中仍然存在的一项不足是,制冷设备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8]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制冷设备本体,设有制冷间室;固态相变介质,设于制冷设备本体中;施压组件,适于在卸压状态和施压状态之间切换;气流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气体流动,以对来自固态相变介质的热量进行输送;其中,施压组件在施压状态下带动固态相变介质远离制冷间室,并向固态相变介质施加压力,以使得固态相变介质放热,施压组件在卸压状态下带动固态相变介质紧贴制冷间室,并停止向固态相变介质施加压力,以使得固态相变介质吸热。
[0009]另外,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出风口;回风口;其中,气流驱动装置驱动气体由制冷设备本体排出,和/或气流驱动装置驱动外部空间中的气体由回风口进入制冷设备本体。
[0011]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本体还包括:固态相变介质容纳腔,与制冷间室相邻设置并相互间隔;其中,固态相变介质和气流驱动装置设于固态相变介质容纳腔中。
[0012]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施压组件设于固态相变介质容纳腔中,施压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环绕包覆固态相变介质的外部周缘。
[0013]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本体还包括:第一侧壁,将固态相变介质容纳腔与制冷设备本体的外部空间相互分隔;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将固态相变介质容纳腔与制冷间室相互分隔;其中,施压组件在施压状态下带动固态相变介质紧贴第一侧壁,施压组件在卸压状态下带动固态相变介质紧贴第二侧壁。
[0014]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导热材料;和/或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导热材料。
[0015]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施压组件包括:动力部;施压部;其中,施压部在动力部的驱动下向固态相变介质施加压力。
[0016]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施压部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导热材料。
[0017]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施压组件还包括:驱动部;其中,驱动部适于带动固态相变介质移动。
[0018]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适于控制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制冷指令,控制气流驱动装置关闭,控制施压组件切换至卸压状态,以使得固态相变介质紧贴制冷间室并吸热;和/或响应于停止制冷指令,控制气流驱动装置开启,控制施压组件切换至施压状态,以使得固态相变介质远离制冷间室并放热。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适于控制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因此其具有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首次上电指令,制气流驱动装置开启,控制施压组件切换至施压状态,以使得固态相变介质远离制冷间室并放热;判定施压组件在施压状态下的持续施压时间达到施压时间阈值,控制气流驱动装置关闭,控制施压组件切换至卸压状态,以使得固态相变介质紧贴制冷间室并吸热。
[0021]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其具有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3]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其具有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施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一步骤流程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二步骤流程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0032]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3]100:制冷设备,110:制冷设备本体,112:制冷间室,114:固态相变介质容纳腔,
116:壳体,118:门体,120:固态相变介质,132:第一侧壁,134:第二侧壁,140:施压组件,142:动力部,144:施压部,146:驱动部,150:气流驱动装置,152:出风口,154:回风口,200:控制装置,210:存储器,220: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6]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0、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制冷设备的控制装置200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37]相关技术中的制冷设备通常设有制冷剂循环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管路、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相关的节流以及控制元件。其中,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管路之中流动,以在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之间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设备本体,设有制冷间室;固态相变介质,设于所述制冷设备本体中;施压组件,适于在卸压状态和施压状态之间切换;气流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气体流动,以对来自所述固态相变介质的热量进行输送;其中,所述施压组件在所述施压状态下带动所述固态相变介质远离所述制冷间室,并向所述固态相变介质施加压力,以使得所述固态相变介质放热,所述施压组件在所述卸压状态下带动所述固态相变介质紧贴所述制冷间室,并停止向所述固态相变介质施加压力,以使得所述固态相变介质吸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口;回风口;其中,所述气流驱动装置驱动气体由所述制冷设备本体排出,和/或所述气流驱动装置驱动外部空间中的气体由所述回风口进入所述制冷设备本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本体还包括:固态相变介质容纳腔,与所述制冷间室相邻设置并相互间隔;其中,所述固态相变介质和所述气流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固态相变介质容纳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组件设于所述固态相变介质容纳腔中,所述施压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环绕包覆所述固态相变介质的外部周缘。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本体还包括:第一侧壁,将所述固态相变介质容纳腔与所述制冷设备本体的外部空间相互分隔;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将所述固态相变介质容纳腔与所述制冷间室相互分隔;其中,所述施压组件在所述施压状态下带动所述固态相变介质紧贴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施压组件在所述卸压状态下带动所述固态相变介质紧贴所述第二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导热材料;和/或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导热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庆赫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