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991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润滑的转轴,由轴帽、轴芯和外壁构成,其中,轴帽连接着轴芯,并固定轴芯上方,外壁套在轴芯外侧,与轴芯紧密连接,并可与轴芯相互转动,转轴内部有一条通孔,通孔上端为进油口,下端为出油口,进油口位于轴帽顶端,出油口位于轴芯一侧,出油口与外壁紧密连接,当润滑油从进油口滴入,润滑油便会往下流直至充满整个通孔,到达出油口,当转轴或外壁其中一方发生旋转,润滑油就会从出油口自动涂满轴芯与外壁连接的连接处,达到润滑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润滑转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润滑转轴。

技术介绍

[0002]转轴、插削是机械结构里常见的配件,转轴常与其他配件配合工作,就会产生摩擦,给转轴添加润滑油也是常见的操作,但是常规的添加润滑油方法都是将润滑油直接涂抹在转轴上,这样虽可以起到润滑作用,但是润滑时效短,人工需经常进行涂油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润滑的转轴,由轴帽、轴芯和外壁构成,其中,轴帽连接着轴芯,并固定轴芯上方,外壁套在轴芯外侧,与轴芯紧密连接,并可与轴芯相互转动,转轴内部有一条通孔,通孔上端为进油口,下端为出油口,进油口位于轴帽顶端,出油口位于轴芯一侧,出油口与外壁紧密连接,当润滑油从进油口滴入,由于重力,润滑油便会往下流直至充满整个通孔,到达出油口,当转轴或外壁其中一方发生旋转,润滑油就会从出油口自动涂满轴芯与外壁连接的连接处,达到润滑效果,通孔内部放置了一块吸油物质,可以起到吸油、存油的作用,以降低润滑油消耗的速度,该吸油物质可以是棉花、槿麻或黄麻。
附图说明
[000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该转轴由轴帽1、轴芯2和外壁3构成,其中,轴帽1连接着轴芯2,并固定轴芯2上方,外壁3套在轴芯2外侧,与轴芯2紧密连接,并可与轴芯2相互转动,转轴内部有一条通孔4,通孔4上端为进油口5,下端为出油口6,进油口5位于轴帽1顶端,出油口6位于轴芯2一侧,出油口6与外壁3紧密连接,进油口5的口径大于出油口6,当润滑油从进油口5滴入,由于重力,润滑油便会往下流直至充满整个通孔4,到达出油口6,当转轴或外壁3其中一方发生旋转,润滑油就会从出油口6自动涂满轴芯2与外壁3连接的连接处,达到润滑效果,通孔4内部放置了一块吸油物质7,可以起到吸油、存油的作用,以降低润滑油消耗的速度,该吸油物质7可以是棉花、槿麻或黄麻。
[0005]实施例二如图1和图3所示,该转轴由轴帽1、轴芯2和外壁3构成,其中,轴帽1连接着轴芯2,并固定轴芯2上方,外壁3套在轴芯2外侧,与轴芯2紧密连接,并可与轴芯2相互转动,转轴内部有
一条通孔4,通孔4上端为进油口5,下端为集油槽8,出油口6一端连接着集油槽8上方的通孔4,另一端连接着外壁3,进油口5位于轴帽1顶端,进油口5的口径大于出油口6,当润滑油从进油口5滴入,由于重力,润滑油便会往下流直至充满整个通孔4与集油槽8,到达出油口6,当转轴或外壁3其中一方发生旋转,润滑油就会从出油口6自动涂满轴芯2与外壁3连接的连接处,达到润滑效果,通孔4内部放置了一块吸油物质7,可以起到吸油、存油的作用,以降低润滑油消耗的速度,该吸油物质7可以是棉花、槿麻或黄麻,集油槽 8的作用是但润滑油使用至出油口6以下时,由于转轴与外壁3相互旋转产生负压,会使集油槽8里的剩余油液被吸入出油口6,继续润滑轴芯2与外壁3连接的连接处,延长润滑油使用的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转轴,其中包括轴帽(1)、轴芯(2)、外壁(3)和通孔(4),其特征在于:轴帽(1)连接着轴芯(2),并固定轴芯(2)上方,外壁(3)套在轴芯(2)外侧,与轴芯(2)紧密连接,转轴内部设有一条通孔(4),通孔(4)上端为进油口(5),下端为出油口(6),进油口(5)位于轴帽(1)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恩扬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