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0096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包括主药以及与主药偶联或包裹于主药外的DPPA,主药选自作用于肿瘤细胞或靶基因的药物、蛋白质、DNA或RNA中的至少一种。基于DPPA制备的纳米粒子利用其DPPA组分生物活性能使基于DPPA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除主药对肿瘤作用外的抗血管生成及肿瘤抑制作用,结合主药实现协同治疗以及多重调控。且因DPPA属于生物体自身存在的一种物质,所以基于其制备的纳米粒子不仅具有良好的体内稳定性,且毒副作用也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粒子因其DPPA成分的抗肿瘤特性,能减少其包载物的给药量,从而进一步降低包载物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来的毒副作用。来的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治疗肿瘤方法之一就是化疗药物治疗,其通过化疗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对多种肿瘤起到抑制或杀伤作用。但其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细胞,从而引起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心脏损害等,即其存在缺乏靶向性的缺陷。
[0003]为此,现有技术中也研究出抗体偶联药物治疗方法以及基于RNA干扰的治疗方法,两者均具有一定的靶向性,相比于化疗药物治疗,具有靶向性带来的优势。其中,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是将具有靶向性质的抗体和强细胞毒性的药物(主要是化疗药)偶联而成的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主要由靶向性的抗体、偶联的药物和抗体与药物之间的连接子构成。抗体偶联药物相比于传统化疗药物治疗,能够减小或避免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但其也存在较大缺陷:当抗体偶联药物连接子不稳定时,容易导致药物的全身暴露,使其能和表达相同抗体的正常组织结合,发生脱靶效应;且抗体偶联药物价格昂贵,适用人群范围有限。而所述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相比于小分子靶向药物,siRNA对靶点的选择性会更好,能够特异性结合靶基因并下调靶基因表达,而且不会影响细胞中其它正常基因的表达。但现有的RNAi技术在临床转化时存在明显缺陷,即缺少低毒高效的载体将siRNA输送到病灶部位和细胞内。对于基于RNAi技术的癌症治疗,siRNA在输送过程需要克服一系列生理屏障,例如如何靶向肿瘤细胞、穿透肿瘤组织和细胞膜、从内涵体高效逃逸以及在细胞质内有效释放siRNA等;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环节多,且成本高昂,并不稳定。虽然能通过传统的病毒载体传递siRNA克服各种生理屏障,但其存在制备困难、siRNA容量小、靶向特异性差、免疫原性强等缺陷,且因其对宿主细胞基因组造成不可逆改变,因而具有极大的生物风险,难以向临床转化实现实际应用。
[0004]基于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也研究有通过纳米粒子方式负载siRNA或负载药物成分使其包载物能够顺利到达并作用于靶向细胞,避免病毒载体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治疗肿瘤效果。但现有技术中基于包载治疗性物质的纳米粒子的治疗方法仍具有不足,即纳米粒子中纳米载体仅仅充当靶向传递的作用,无法利用除包载的治疗性物质以外成分起到治疗作用。且纳米载体能够包载的治疗性物质是有限的,所以在使用纳米递送系统治疗相关疾病时也往往难以实现多重调控作用。以目前上市的唯一纳米药物脂质体阿霉素为例,其通过纳米载体的优越肿瘤靶向性能,能有效降低其全身副作用,但其载体也仅仅是起到传递作用,无法进一步提升治疗肿瘤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除了能够包载治疗性物质实现靶向传递外,还能利用其自身DPPA生物活性实现协同治疗作用,包括抗血管生成、抗肿瘤作用,且基于自身DPPA抗肿瘤作用能够降低包载治疗性物质给药量,进一步降低毒副作用,提高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的用途,用于制备抗血管生成或抗肿瘤药物。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提供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具有协同包载物实现抗血管生成、抗肿瘤治疗的纳米粒子,且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便于产业化生产。
[0008]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包括主药以及与主药偶联或包裹于主药外的DPPA,所述主药选自作用于肿瘤细胞或靶基因以治疗肿瘤的药物、蛋白质、DNA或RNA中的至少一种。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很大程度上依赖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大量的新生血管为肿瘤提供良好的血供与随之而来的生长、代谢所需营养物质,并为肿瘤的转移提供通道。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而DPPA(二棕榈酰磷脂酸)即属于一种能明显抑制血管生成的物质,现有研究表明,DPPA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达到抗肿瘤作用。所以本专利技术将DPPA作为纳米粒子中载体的一部分,可以利用DPPA的生物活性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达到抗肿瘤作用,从而与包载的治疗性物质结合同时作用于肿瘤组织达到协同治疗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纳米粒子载体部分仅具备的传递功能,能够大大的提升治疗效果。且DPPA属于生物体内本身存在的一种脂质,所以基于其制备的纳米粒子毒副作用低,体内稳定性好,具有优良的包载及递送性能。同时,因为DPPA的本身具有抗肿瘤作用,在此基础上能够减小包载治疗物质的给药量,从而进一步降低包载治疗物质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0009]所述主药选自作用于肿瘤细胞或调控肿瘤生长的靶基因以治疗肿瘤的药物、蛋白质、DNA或RNA,其中所述药物包括现有的治疗肿瘤的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化合物,所述蛋白质包括作用于肿瘤细胞以抗肿瘤的抗体,所述RNA包括siRNA。所述DPPA与主药偶联或包裹于主药外,并在到达靶向器官、组织或细胞时释放主药。
[0010]优选的,还连接有修饰物,所述修饰物选自脂质分子-聚乙二醇、脂质分子-聚乙二醇-导向肽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添加修饰物脂质分子-聚乙二醇能够进一步降低细胞毒性,通过脂质分子-聚乙二醇-导向肽能够提高靶向性,使其更准确的靶向肿瘤细胞并结合,进一步避免DPPA对生物正常血管生成的影响。以现有技术中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为例,其通过与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并阻断其生物活性而达到抗肿瘤血管生成,但其不仅不属于生物体自身具有的成分,且相比于纳米粒子或添加修饰物的纳米粒子缺乏靶向性,所以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容易产生一些诸如胃肠穿孔、腹腔脓肿、高血压、出血的严重全身并发症。
[0011]优选的,脂质分子-聚乙二醇为DSPE-PEG3000,脂质分子-聚乙二醇-导向肽为DSPE-PEG3000-RGD。DSPE-PEG3000属于较为常见的制备纳米粒子化合物,材料获取更加简单。而RGD肽是一类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的短肽,作为整合素和其配体相互作用的识别位点,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肿瘤细胞或
者新生血管可以特异表达某些整合素如αvβ3,能以一定的亲和力结合RGD肽,所以修饰RGD肽有助于研究添加该肽是否会进一步增强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的靶向性。此外,RGD肽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被修饰的纳米粒子的肿瘤治疗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纳米粒子粒径范围为20-400nm,更优选的,粒径范围为50~200nm,均值在100nm到120nm之间。有助于应用在生物体上,防止过大不稳定或被排除在组织、细胞外,也防止过小而难表征、难以获取粒子特性。
[0013]优选的,主药为沉默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药以及与主药偶联或包裹于主药外的DPPA,所述主药选自作用于肿瘤细胞或靶基因以治疗肿瘤的药物、蛋白质、DNA或RNA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还连接有修饰物,所述修饰物选自脂质分子-聚乙二醇、脂质分子-聚乙二醇-导向肽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脂质分子-聚乙二醇为DSPE-PEG3000,脂质分子-聚乙二醇-导向肽为DSPE-PEG3000-RG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粒径为20-400n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主药为沉默靶基因以治疗肿瘤的siRNA。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在制备用于抗血管生成或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PPA的治疗性脂质体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加入DPPA至为甲醇的溶剂中,并水浴溶解获得DPPA溶液;S2、取siRNA水溶液与两亲性阳离子溶液混合,随后加入DPPA溶液;或,取siRNA水溶液与两亲性阳离子溶液混合,随后加入DPPA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佩娥曹舒雯许小丁姚燕丹张文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