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80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及电池包,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包括电池分配主体和电池管理主体,还包括:上盖;下壳体,所述上盖罩设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腔体,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托板,所述托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且将所述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电池管理主体和所述电池分配主体分别位于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内。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及电池包,来解决现有的电池包内布置电池分配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布局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不理想的问题。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及电池包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包电池系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池包内设置有多组电池模组1、电池分配单元2(Battery Distribute Unit,简称BDU)和电池管理单元3(Battery Manage Unit,简称BMS)。对于空间要求较高的电池包,布置电池分配单元2和电池管理单元3分别占用较多的水平空间,不利于空间排布。而且,布置电池分配单元2和电池管理单元3单独设置,需要两套独立的壳体,装配相对复杂,装配成本和制作成本也比较高。
[0003]因此,需要一种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及电池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及电池包,来解决现有的电池包内布置电池分配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布局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分配管理总成,所述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包括电池分配主体和电池管理主体,还包括:
[0006]上盖;
[0007]下壳体,所述上盖罩设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腔体,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
[0008]托板,所述托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且将所述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电池管理主体和所述电池分配主体分别位于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内。
[0009]可选地,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托板两者的接触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件。
[0010]可选地,所述支撑杆的直径自所述下壳体至所述托板呈逐渐减小。
[0011]可选地,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肋。
[0012]可选地,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电池管理主体与所述托板之间形成间隙。
[0013]可选地,所述托板朝向所述电池管理主体一侧表面设置有电磁屏蔽层。
[0014]可选地,所述电磁屏蔽层与所述托板胶接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上盖和所述下壳体两者的接触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件。
[0016]可选地,所述上盖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用于限定所述电池管理主体在所述上腔体内的位置。
[0017]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如上述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
[0018]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及电池包,与现有技术相
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电池分配管理总成,通过托板将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将电池分配主体和电池管理主体分别布置在同一个腔体的上腔体和下腔体内。通过在高度方向上的布局,减少对平面空间的占用,从而提高电池包内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体积能量密度。而且,将电池分配主体和电池管理主体集成布置在同一个腔体内,有助于降低装配难度,降低装配成本和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19]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申请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爆炸图。
[0024]图5为图2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下壳体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下壳体的侧视图。
[0026]图7为图5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下壳体的另一侧视图。
[0027]图8为图5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下壳体的又一侧视图。
[0028]图9为图2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托板的示意图。
[0029]图10为图9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托板的侧视图。
[0030]图11为图9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托板的另一侧视图。
[0031]图12为图9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托板的又一侧视图。
[0032]图13为图2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电磁屏蔽层的示意图。
[0033]图14为图14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电磁屏蔽层的侧视图。
[0034]图15为图2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上盖的示意图。
[0035]图16为图15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上盖的侧视图。
[0036]图17为图15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上盖的另一侧视图。
[0037]图18为图17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上盖的A

A剖视图。
[0038]图19为图15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上盖的又一侧视图。
[0039]其中附图标记:
[0040]1、电池模组;2、电池分配单元;3、电池管理单元;
[0041]100、电池分配管理总成;10、继电器;11、安装螺栓;12、上盖;121、限位凸台;13、管理单元电路板;14、铝板贴片;15、托板;151、支撑柱;152、第二安装孔;16、铜巴;17、预充电阻;18、保险丝;19、下壳体;191、第一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43]图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的爆炸图。如图2至图4所示,电池分配管理总成100包括电池分配主体、电池管理主体、上盖12、下壳体19和托板15。
[0044]电池分配管理总成100包括电池分配主体和电池管理主体;
[0045]电池分配管理总成100包括上盖12;
[0046]上盖12罩设连接在下壳体19上,上盖12与下壳体19围合形成腔体,下壳体19内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
[0047]托板15连接在支撑杆上,且将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电池管理主体和电池分配主体分别位于上腔体和下腔体内。
[0048]电池分配主体是指不包括壳体的电池分布单元,电池管理主体是指不包括壳体的电池管理单元;上盖12和下壳体19围合形成腔体,支撑杆为托板15提供支撑作用,托板15将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电池管理主体占用空间相对小于电池分配主体占用空间,因此,电池管理主体和电池分配主体分别置于上腔体和下腔体内。
[0049]采用上述电池分配管理总成100,通过托板15将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将电池分配主体和电池管理主体分别布置在同一个腔体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分配管理总成,所述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包括电池分配主体和电池管理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下壳体,所述上盖罩设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腔体,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托板,所述托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且将所述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电池管理主体和所述电池分配主体分别位于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托板两者的接触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直径自所述下壳体至所述托板呈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肋。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亮郑保仲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