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越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陡边坡涵洞出口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79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陡边坡涵洞出口排水结构,涉及涵洞排水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涵洞出口与边坡,边坡靠近涵洞出口一侧设有集水池,集水池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流板,集水池远离涵洞出口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槽,排水槽内依次设有若干卸力结构,若干卸力结构均匀分布与排水槽内,排水槽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楔形块,排水槽远离涵洞出口一侧固定连接有消力池,排水槽靠近边坡的一对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护边坡不会因水流冲击过大而使边坡遭到冲刷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陡边坡涵洞出口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涵洞排水的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陡边坡涵洞出口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山区公路排水涵洞的出口通常位于边坡的较高区域,所排出的水流沿着边坡流入坡底。然而当遇到边坡较为陡立时,沿坡面流动的水流动能较大,容易对边坡造成不良冲刷,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公路,平面线形弯道较多,沟底纵坡较大,地质构造多变,造成了坡面汇流较大,进而对边坡产生较大影响。若坡面为黄土时,由于黄土的结构性和欠压密性,在雨水和附加应力的综合作用下,表现为湿陷性,并经常伴随产生黄土陷穴,黄土冲沟,黄土崩塌等现象,造成边坡失稳;若边坡的坡面岩石裸露,涵洞所排出的水汇流快,入渗少,动能与流速较大,容易在坡脚形成旋涡、跌水和水跃,严重破坏了坡脚,长此以往对边坡的稳定性构成了威胁。因此,为了解决现有陡边坡涵洞的排水结构容易使得边坡被严重冲刷,最终导致边坡失稳的问题,设计出一种适用于陡边坡的排水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000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陡边坡涵洞的排水结构容易使得边坡被严重冲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陡边坡涵洞出口排水结构,其具有保护边坡不会因水流冲击过大而使边坡遭到冲刷的优点。
[000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新型的陡边坡涵洞出口排水结构,包括涵洞出口与边坡,所述边坡靠近所述涵洞出口一侧设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流板,所述集水池远离所述涵洞出口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内依次设有若干卸力结构,若干所述卸力结构均匀分布与所述排水槽内,所述排水槽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楔形块,所述排水槽远离所述涵洞出口一侧固定连接有消力池,所述排水槽靠近所述边坡的一对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溢结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集水池,便于将涵洞出口处的水进行收集,以便于集中排放;导流板的设计便于将涵洞出口附近的水流集中汇入集水池,避免水流对边坡造成影响;通过设置卸力结构,便于保障排水槽内的水在沿排水槽在边坡上流动时,不会产生较大冲击力,减少水流对边坡及排水槽的影响;通过设置若干楔形块,便于通过楔形块对排水槽内的水流的冲击力进行减缓,减少水流因坡度较大导致水流随排水槽产生较大冲蚀;通过设置消力池便于将排至山脚的水流进行最终的消力,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击。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卸力结构包括卸力池,所述卸力池竖直方向的一对侧面均与所述排水槽固定连接,且所述卸力池远离所述涵洞出口一侧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滤板。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卸力池,便于在坡度下降一定高度后将排水槽内的水进行收集,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依次,以便于减少水流对排水槽的冲击;滤板的设计便于阻挡水流中的杂质,同时便于对较大冲击力的水流进行卸力。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溢结构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排水槽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排水槽一侧固定连接有C型护板,所述C型护板靠近所述排水槽一侧固定开设有波浪纹。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板与C型护板,便于在水流较大时,保护水流不会冲出排水槽对边坡进行冲刷;通过设置波浪纹便于对冲入C型护板的水流中的力进行消除。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消力池远离所述排水槽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消力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消力板,便于减少水流流入消力池后,水流直接冲出消力池。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5]1.通过设置集水池,便于将涵洞出口处的水进行收集,以便于集中排放;导流板的设计便于将涵洞出口附近的水流集中汇入集水池,避免水流对边坡造成影响;通过设置卸力结构,便于保障排水槽内的水在沿排水槽在边坡上流动时,不会产生较大冲击力,减少水流对边坡及排水槽的影响;通过设置若干楔形块,便于通过楔形块对排水槽内的水流的冲击力进行减缓,减少水流因坡度较大导致水流随排水槽产生较大冲蚀;通过设置消力池便于将排至山脚的水流进行最终的消力,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击;
[0016]2.通过设置卸力池,便于在坡度下降一定高度后将排水槽内的水进行收集,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依次,以便于减少水流对排水槽的冲击;滤板的设计便于阻挡水流中的杂质,同时便于对较大冲击力的水流进行卸力;
[0017]3.通过设置导向板与C型护板,便于在水流较大时,保护水流不会冲出排水槽对边坡进行冲刷;通过设置波浪纹便于对冲入C型护板的水流中的力进行消除。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涵洞出口;2、边坡;3、集水池;4、导流板;5、排水槽;6、楔形块;7、卸力结构;71、卸力池;72、滤板;8、防溢结构;81、C型护板;82、波浪纹;83、导向板;9、消力池;91、消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披露的一种新型的陡边坡涵洞出口1排水结构,包括涵洞出口1与边坡2,边坡2靠近涵洞出口1一侧设有集水池3,集水池3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流板4,导流板4数量为四个,集水池3远离涵洞出口1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槽5,排水槽5内依次设有若干卸力结构7,图中以一个卸力结构7为例进行说明,若干卸力结构7均匀分布与排水槽5内,排水槽5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楔形块6,楔形块6数量不限,且楔形块6应使
斜面与水流方向相同,排水槽5远离涵洞出口1一侧固定连接有消力池9,排水槽5靠近边坡2的一对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溢结构8。通过设置集水池3,便于将涵洞出口1处的水进行收集,以便于集中排放;导流板4的设计便于将涵洞出口1附近的水流集中汇入集水池3,避免水流对边坡2造成影响;通过设置卸力结构7,便于保障排水槽5内的水在沿排水槽5在边坡2上流动时,不会产生较大冲击力,减少水流对边坡2及排水槽5的影响;通过设置若干楔形块6,便于通过楔形块6对排水槽5内的水流的冲击力进行减缓,减少水流因坡度较大导致水流随排水槽5产生较大冲蚀;通过设置消力池9便于将排至山脚的水流进行最终的消力,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击。
[0022]如图1所示,卸力结构7包括卸力池71,卸力池71竖直方向的一对侧面均与排水槽5固定连接,且卸力池71远离涵洞出口1一侧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滤板72。通过设置卸力池71,便于在坡度下降一定高度后将排水槽5内的水进行收集,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依次,以便于减少水流对排水槽5的冲击;滤板72的设计便于阻挡水流中的杂质,同时便于对较大冲击力的水流进行卸力。
[0023]如图1所示,防溢结构8包括导向板83,导向板83与排水槽5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陡边坡涵洞出口(1)排水结构,包括涵洞出口(1)与边坡(2),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2)靠近所述涵洞出口(1)一侧设有集水池(3),所述集水池(3)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流板(4),所述集水池(3)远离所述涵洞出口(1)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槽(5),所述排水槽(5)内依次设有若干卸力结构(7),若干所述卸力结构(7)均匀分布与所述排水槽(5)内,所述排水槽(5)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楔形块(6),所述排水槽(5)远离所述涵洞出口(1)一侧固定连接有消力池(9),所述排水槽(5)靠近所述边坡(2)的一对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溢结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陡边坡涵洞出口(1)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越
申请(专利权)人:张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