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58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及车辆,发动机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形成有缸体水套,所述缸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缸体水套相连的进水口;缸盖,所述缸盖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口,相邻两个排气口之间形成有排气鼻梁区,所述排气鼻梁区内形成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与所述缸体水套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中在排气鼻梁区内设置有冷却流道,将冷却流道设置于鼻梁区内可以有效地提高排气鼻梁区的冷却效果,可以降低排气鼻梁区开裂的可能性,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了发动机的可靠性。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两排气门之间的排气鼻梁区结构,即气缸盖排气座圈孔与火花塞孔之间靠近燃烧室侧的区域,会受到气缸盖底面气体燃烧高温、排气高温的影响,鼻梁区的整体温度较高,且该区域结构复杂,受布置空间限制,水流难以有效冷却,导致气缸盖鼻梁区出现裂纹概率较高。
[0003]而通过增大排气鼻梁区的壁厚以避免鼻梁区出现裂纹的方式,可以预防气缸盖鼻梁区裂纹的发生,但是排气鼻梁区的壁厚较大或者不均匀,会增加燃烧室避免的温度,不利于燃烧室避免的冷却;而增大水套的流量提高鼻梁区处水套流速的方式来加强冷却,预防鼻梁区裂纹的发生,需要更换尺寸较大的水泵,增加了整车成本,同时较大的水泵所会增加机械能的损失,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该发动机中在排气鼻梁区内设置有冷却流道,将冷却流道设置于鼻梁区内可以有效地提高排气鼻梁区的冷却效果,可以降低排气鼻梁区开裂的可能性,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的车辆。
[0006]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形成有缸体水套,所述缸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缸体水套相连的进水口;缸盖,所述缸盖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口,相邻两个排气口之间形成有排气鼻梁区,所述排气鼻梁区内形成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与所述缸体水套连通。
[0007]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通过在排气鼻梁区内设置冷却流道,并且冷却流道与缸体水套连通,使冷却流道可以将缸体水套内的冷却液导入至排气鼻梁区,冷却流道内所流动的冷却液可以与排气鼻梁区的缸盖部分进行热交换,从而带走排气鼻梁区的热量,以避免排气鼻梁区的温度过高,而引起排气鼻梁区的开裂。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缸盖内形成有缸盖水套,所述缸盖水套包括:上部水套,所述上部水套设置于所述排气口上侧;下部水套,所述下部水套设置于所述排气口下侧且与所述上部水套连通,所述冷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缸体水套相连,所述冷却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部水套相连。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部水套包括:多个围绕所述排气口的排气口冷却区,相邻的两个所述排气口冷却区至少部分间隔开以供所述冷却流道穿过。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流道与所述下部水套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所述a满足:2mm≤a≤6mm。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流道延伸方向与所述上部水套下侧壁延伸方向之间夹角为b,所述b满足:150
°
≤b<180
°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用于车辆的发动机还包括:缸盖垫片,所述缸盖垫片设置于所述缸体与所述缸盖之间,并于所述缸盖垫片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缸体水套和所述冷却流道的流通孔。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缸盖垫片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缸体水套与所述缸盖水套的缸盖水套进水孔,所述缸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缸体水套连通的上水孔,所述上水孔与所述冷却流道的所述一端相连,所述缸盖垫片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水孔正对的流通孔,所述流通孔的截面积为S1,所述缸盖水套进水孔的总截面积为S2,且满足:10%≤S1/S2≤25%。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流通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流通孔与所述冷却流道一一对应设置,远离所述缸体水套的进水口一侧的所述流通孔的截面积不小于靠近所述缸体水套的进水口一侧的所述流通孔的截面积。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流道截面直径为c,且满足:3mm≤c≤6mm。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流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缸盖底面夹角为d,所述d满足:30
°
≤d≤38
°

[0017]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车辆。
[0018]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因此该车辆的可靠性高,发动机的冷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缸体水套与缸盖水套的配合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缸盖水套的仰视图;
[0023]图3是图2中M

M截面位置的发动机的剖视图;
[0024]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缸盖垫片与缸体水套的配合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缸体11,缸体水套111,
[0027]缸盖12,缸盖水套121,排气鼻梁区122,冷却流道123,上部水套124,下部水套125,排气口冷却区1251,排气口126,
[0028]缸盖垫片13,流通孔131,气缸盖垫片前端主上水孔101,气缸盖垫片前端排气侧小上水孔1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下面参考图1

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
[0031]根据本技术的发动机包括缸体11和缸盖12,缸体11内形成有缸体水套111,缸体11上设置也有与缸体11水道相连的进水口,缸盖12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口126,相邻两个排气口126之间形成有排气鼻梁区122,排气鼻梁区122内形成有冷却流道123,冷却流道123与缸体水套111相连。
[0032]相关技术中,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两排气门之间的排气鼻梁区122结构,即气缸盖12排气座圈孔与火花塞孔之间靠近燃烧室侧的区域,会受到气缸盖12底面气体燃烧高温、排气高温的影响,鼻梁区的整体温度较高,且该区域结构复杂,受布置空间限制,水流难以有效冷却,导致气缸盖12鼻梁区出现裂纹概率较高。
[0033]而通过增大排气鼻梁区122的壁厚以避免鼻梁区出现裂纹的方式,可以预防气缸盖12鼻梁区裂纹的发生,但是排气鼻梁区122的壁厚较大或者不均匀,会增加燃烧室避免的温度,不利于燃烧室避免的冷却;而增大水套的流量提高鼻梁区处水套流速的方式来加强冷却,预防鼻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1),所述缸体(11)内形成有缸体水套(111),所述缸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缸体水套(111)相连的进水口;缸盖(12),所述缸盖(12)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口(126),相邻两个排气口(126)之间形成有排气鼻梁区(122),所述排气鼻梁区(122)内形成有冷却流道(123),所述冷却流道(123)与所述缸体水套(1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12)内形成有缸盖水套(121),所述缸盖水套(121)包括:上部水套(124),所述上部水套(124)设置于所述排气口(126)上侧;下部水套(125),所述下部水套(125)设置于所述排气口(126)下侧且与所述上部水套(124)连通,所述冷却流道(123)的一端与所述缸体水套(111)相连,所述冷却流道(123)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部水套(124)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水套(125)包括:多个围绕所述排气口(126)的排气口冷却区(1251),相邻的两个所述排气口冷却区(1251)至少部分间隔开以供所述冷却流道(123)穿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123)与所述下部水套(125)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所述a满足:2mm≤a≤6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123)延伸方向与所述上部水套(124)下侧壁延伸方向之间夹角为b,所述b满足:15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雷杨力镔于鹏飞沈小栋李东辉金鑫杨春玲张岩胡佳佳马京卫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