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主减速器后盖及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在整体结构上,包括后盖本体,于后盖本体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半轴安装半孔,并于后盖本体的侧部设有前主减前安装支架,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与后盖本体一体成型,并于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上设有以供前主减速器于车辆车身上安装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实现了结构优化,易于实现,减少了装配工序,并提高了后盖与车身上的装配精度和安装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了后盖的使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主减速器后盖及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前主减速器后盖,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该前主减速器后盖的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车企们对于控制车辆的品质和制作成本也越来越重视。现在的纵置四驱车辆,其前减速器总成一般通过使用三个安装支架来固定在车架上,且各安装支架与前减速器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连。
[0003]其中,由于前主减前安装支架需安装于车架横梁上,以及为满足安装距离的需求和前安装支架自身强度需求,前主减前支安装架一般采用铸造成型工艺,且长度设计较长,厚度设计的也较大;并为实现前安装支架和前减速器后盖之间的螺接,于前减速器后盖上铸有笨重的支架座,同时,前安装支架与后盖之间设计有至少两颗螺栓来实现固定,以使前主减能够承受更大的扭矩和转矩。
[0004]但是,基于上述的前安装支架的改进设计,导致前减速器总成的重量较大、制作成本较高,其次,由于前安装支架与前减速器后盖和车架横梁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不仅增加了作业工序和人员成本,而且导致整体装配尺寸公差增加,从而使得前减速器总成振动量增大,增加了整车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下降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前主减速器后盖,可提高后盖的使用效果,且结构简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前主减速器后盖,包括后盖本体,所述后盖本体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半轴安装半孔,并于所述后盖本体的侧部设有前主减前安装支架,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与所述后盖本体一体成型,并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上设有以供前主减速器于车辆车身上安装的安装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内压装有轴套。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两相对侧的至少与所述安装孔相接的区域被加工成定位平面,且所述定位平面环所述安装孔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的厚度在6
‑
10mm之间。
[0011]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的位置,于所述后盖本体的内壁上形成有呈弧形的凸起结构,并于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强筋,各所述加强筋一体固连于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后盖本体之间。
[0012]进一步的,各所述加强筋居于所述凸起结构的中部,并于各所述加强筋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由所述后盖本体、所述加强筋及所述凸起结构共同限定出的凹陷区。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结构底部与所述后盖本体内壁的连接部位高于所述后盖本体
内壁的最低点。
[0014]进一步的,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与所述后盖本体一体铸造成型。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6](1)本技术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通过于后盖本体的侧部设置前主减前安装支架,并将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与后盖本体一体成型设置,可简化后盖结构和后盖制作工艺;且相比于前安装支架与前减速器后盖和车架横梁之间均采用螺接的方式,可省去前安装支架与后盖之间的安装工序,减少了作业流程,以可避免产生装配误差,进而提高后盖安装作业的效率,以及前安装支架与后盖之间的隔振量。
[0017]同时,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上设有安装孔,不仅可供前主减速器于车辆车身上的安装,还便于该后盖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吊装和定位,以可提高后盖的使用效果。
[0018](2)在安装孔内压装轴套,可提升前安装支架和车身之间的减震效果,进而利于整车隔振效果的提升。
[0019](3)将前安装支架两相对侧的至少与安装孔相接的区域加工成定位平面,且将定位平面环安装孔设置,便于轴套的精准定位和快速压装。
[0020](4)通过将前安装支架的厚度在6
‑
10mm之间,可在确保前安装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的前提下,减少前安装支架的重量和材料成本,间接降低后盖结构的重量和材料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后盖结构的使用效果。
[0021](5)于后盖本体的内壁上形成有呈弧形的凸起结构,并于凸起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强筋,且将各加强筋一体固连于凸起结构和后盖本体之间,可有效增强后盖本体的强度及刚度,以进一步提升后盖结构的使用效果。
[0022](6)将各加强筋居于凸起结构的中部设置,并于各加强筋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由后盖本体、加强筋及凸起结构共同限定出的凹陷区,以使结构设置合理,并可取得各加强筋对于后盖结构的相对最优的强度提升效果,同时,凹陷区的设置,可降低后盖结构的重量和材料成本,进而更进一步的提升后盖结构的使用效果。
[0023](7)通过将凸起结构底部与后盖本体内壁的连接部位高于后盖本体内壁的最低点设置,可有效防止该连接部位留存齿轮油,以提高齿轮油的使用效率,并避免资源浪费。
[0024](8)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与后盖本体一体铸造成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可减少模具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002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包括位于一侧的前主减速器前壳体,以及位于另一侧的如上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所述前主减速器后盖与所述前主减速器前壳体扣合相连,且所述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还包括位于一端的半轴套筒,且所述半轴套筒、所述前主减速器前壳体以及所述前主减速器后盖三者固连于一起。
[0026]进一步的,于所述前主减速器前壳体上设有前主减后安装支架,于所述半轴套筒上设有半轴套筒安装支架。
[0027]本技术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通过配置上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可将前安装支架与壳体结构一体成型设置,以简化壳体结构和制作工艺,同时,基于上述的后盖结构的优化设计,可减少壳体重量和制作成本,以及壳体的安装作业流程,降低前减速器总成整体的装配误差,以提高壳体的安装效率及整体隔振量,从而提升壳体结构的使用效果,并利于提升车辆整体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002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后盖本体;100、安装半孔;101、第一螺栓孔;102、第二螺栓孔;103、凸起结构;104、凹陷区;
[0034]2、前壳体;3、前安装支架;300、安装孔;4、轴套;5、加强筋;6、后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主减速器后盖,包括后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本体(1)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半轴安装半孔(100),并于所述后盖本体(1)的侧部设有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与所述后盖本体(1)一体成型,并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上设有以供前主减速器于车辆车身上安装的安装孔(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00)内压装有轴套(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两相对侧的至少与所述安装孔(300)相接的区域被加工成定位平面,且所述定位平面环所述安装孔(300)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的厚度在6
‑
10m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的位置,于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壁上形成有呈弧形的凸起结构(103),并于所述凸起结构(10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强筋(5),各所述加强筋(5)一体固连于所述凸起结构(103)和所述后盖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