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014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3
本申请涉及水电站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其包括圆柱形的机壳,机壳外设置有盘型的冷却循环管道,冷却循环管道与机壳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机壳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竖直的丝杆,所述第一环形板上设置有移动机构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清洁块,所述清洁块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抵接在所述散热片上。本申请具有自动清理散热片上粘附的杂质的效果。的杂质的效果。的杂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水电站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电站由水力系统、机械系统和电能产生装置等组成,是实现水能到电能转换的水利枢纽工程,电能生产的可持续性要求水电站水能的利用具有不间断性。通过水电站水库系统的建设,人为地调节和改变水力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实现对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将水库中的水能有效地转化为电能,水电站需要通过一个水机电系统来实现,该系统主要由压力引水管、水轮机、发电机和尾水管等组成。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43871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机壳,机壳内安装有轴承,冷却循环管道设置在机壳的壁面上,冷却循环管道之间的机壳壁面上设置有散热片,冷却循环管道进液口通过进液管与冷却液储箱出液口连接,冷却液储箱与冷却循环管道之间设有循环水泵,冷却循环管道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冷却液储箱进液口连接,冷却液储箱设置在冷却池内,冷却池底部设置有制冷装置,冷却液储箱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冷却液储箱中冷却液的温度,散热片对轴承进行散热降温,冷却池将升温的冷却液快速降温,配合完成机组的冷却工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工作一段时间后,散热片上易粘附污垢或杂质,影响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自动清理散热片上粘附的杂质,本申请提供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机壳,机壳外设置有盘型的冷却循环管道,冷却循环管道与机壳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机壳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竖直的丝杆,所述第一环形板上设置有移动机构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清洁块,所述清洁块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抵接在所述散热片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循环管道环绕在机壳上,散热片直接接触机壳,两者共同为机壳进行降温,第一环形板固定在机壳上方,第一环形板下端环绕多个丝杆,丝杆上螺纹连接清洁块,通过固定件将清理刷固定在清洁块上,移动机构带动丝杆转动,清洁块随着丝杆的转动上下转动且移动,带动清理刷对散热片表面的污垢进行刷洗,使散热片表面上集聚的灰尘脱离散热片,保证散热片对于机壳的持续性散热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二环形板,若干所述丝杆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环形板上,所述第二环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的下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环形板与丝杆下端转动连接,减少丝杆在转动
时的偏移,在竖直方向给丝杆支撑力,使丝杆转动更加稳定,进而使清理时刷洗更加稳定。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环形板的上表面于所述丝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抵接杆,所述清洁块的一侧抵接在所述抵接杆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杆抵接清洁块的一侧,使清洁块的转动变为上下滑动,通过滑动同时对多个竖直方向的散热片进行刷洗,扩大了刷洗的范围。
[0013]可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齿轮、环形齿条,所述转动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板上,所述转动齿轮下侧同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上端,所述转动齿轮的一侧,所述环形齿条环绕啮合若干所述转动齿轮,所述环形齿条上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板上,所述环形齿条上设置有驱动件驱动所述环形齿条转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环形齿条转动,环形齿条带动啮合的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同轴连接的丝杆转动,转动环形齿条可以同时带动多个转动齿轮转动,进而使多个丝杆同时转动,便于通过驱动件同时控制多个清理刷擦拭散热片的速率。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主动齿轮、驱动轴和电机,所述环形齿条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中段内壁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板周侧,所述转动环上部分内壁设置有转动齿,所述主动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板上表面,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转动齿,所述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齿轮上,所述电机连接所述驱动轴。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转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转动环内壁的转动齿啮合,主动齿轮转动带动转动环转动,环形齿轮带动转动环转动,环形齿轮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丝杆转动,通过电机驱动不需要人工进行清洗操作,且调整电机的速率即可控制丝杆的转动速度和擦拭速度,使清理刷自动完成清洗过程,节省了人力。
[0017]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粘扣带、第二粘扣带,所述第一粘扣带固定连接在所述清洁块的表面,所述清理刷具有一定形变能力,所述清理刷连接侧固定连接第二粘扣带,所述第二粘扣带粘附第一粘扣带。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粘扣带与第二粘扣带粘接使清理刷粘接在清洁块的表面,当清理刷使用损坏时,可拆下进行清理刷更换,减小对清理过程的影响,便于清理装置的长时间使用。
[0019]可选的,所述清理刷的刷毛为柔性材质,刷毛的长度大于所述清理刷表面到机壳的距离。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刷毛的长度大于所述清理刷表面到机壳的距离,且刷毛为柔性毛,在刷洗时抵接在散热片的表面上,柔性刷毛抵接在散热片的缝隙中,对散热片的刷洗更加彻底。
[0021]可选的,所述丝杆为往复丝杆。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复丝杆使清洁块可以随着丝杆的转动上下滑动,带动清理刷上下移动对加热片进行来回刷洗,提高刷洗效率。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第一环形板固定在机壳上方,第一环形板下端环绕多个丝杆,丝杆上螺纹连接清洁块,通过固定件将清理刷固定在清洁块上,移动机构带动丝杆转动,清洁块随着丝杆的转动上下转动且移动,带动清理刷对散热片表面的污垢进行刷洗,使散热片表面上集聚的
灰尘脱离散热片,保证散热片对于机壳的持续性散热效果;
[0025]2.设置清理刷可拆卸结构,通过第一粘扣带与第二粘扣带粘接使清理刷粘接在清洁块的表面,当清理刷使用损坏时,拆下进行清理刷的及时更换,便于清理装置的长时间使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机壳处的局部截面图。
[0028]图3是图1中散热片处的局部截面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机壳;2、冷却循环管道;3、散热片;4、第一环形板;5、丝杆;6、移动机构;61、转动齿轮;62、环形齿条;63、驱动件;631、主动齿轮;632、驱动轴;633、电机;634、转动环;7、清洁块;71、固定件;711、第一粘扣带;712、第二粘扣带;72、清理刷;8、第二环形板;81、抵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机壳(1),机壳(1)外设置有盘型的冷却循环管道(2),冷却循环管道(2)与机壳(1)之间设置有散热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板(4),所述第一环形板(4)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竖直的丝杆(5),所述第一环形板(4)上设置有移动机构(6)带动所述丝杆(5)转动,所述丝杆(5)上螺纹连接有清洁块(7),所述清洁块(7)上设置有固定件(71),所述固定件(71)固定有清理刷(72),所述清理刷(72)抵接在所述散热片(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下端设置有第二环形板(8),若干所述丝杆(5)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环形板(8)上,所述第二环形板(8)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1)的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板(8)的上表面于所述丝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抵接杆(81),所述清洁块(7)的一侧抵接在所述抵接杆(8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6)包括转动齿轮(61)、环形齿条(62),所述转动齿轮(6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板(4)上,所述转动齿轮(61)下侧同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5)的上端,所述转动齿轮(61)的一侧,所述环形齿条(62)环绕啮合若干所述转动齿轮(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伟陈厚华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水利投地方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