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发专利>正文

双玻璃丝包铜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12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玻璃丝包铜扁线,由铜扁线或云母带包铜扁线上绕包双层无碱玻璃丝,各层之间和表面涂有一层粘结漆,双层玻璃丝采用3毫米以上小于5毫米绕包节距大于2°小于28°绕包角度的网状无碱玻璃丝层,用于电机、电器产品的绕组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绕制线圈时绕组线弯曲开裂现象,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弯曲、附着性等性能指标,大大超过国家标准,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玻璃丝包铜扁线,特别适用于电机、电器产品的绕组线圈。目前,电机、电器产品所用的绕组线普遍采用铜扁线或云母带包铜扁线上绕包双层玻璃丝,并各层之间和表面涂有一层粘结漆,以解决绝缘。但是这些结构的双层玻璃丝均采用小节距即1~2°绕包角度,在绕制线圈时,绕组线的弯曲及附着性能达不到要求,在使用过程中绕组线圈的弯曲面上易产生绝缘层开裂,使其线圈破坏而缩短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大节距网状结构的双玻璃丝包铜扁线,以提高弯曲、附着等性能指标,能满足使用要求,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采用3毫米以上小于5毫米绕包节距大于2°小于28°绕包角度的网状玻璃丝层。本技术因采用了绕包大节距,避免了绕制线圈时绕组线弯曲开裂现象,能保证绝缘层紧贴在铜扁线上,因此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弯曲、附着性等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大大超过国家标准,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具体数据如下表< <p>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图1为现有技术中绕包角度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绕包节距或绕包角度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了1~2°绕包角度,这样在绕制线圈时,特别是弯曲部位的玻璃丝因弯曲开裂而降低附着性能。如图2所示,本技术采用了绕包节距n为3毫米以上小于5毫米,绕包角度a大于2°小于28°的网状玻璃丝层,因此能避免绕制线圈时绕组线弯曲开裂现象,而保证了玻璃丝线紧贴在铜扁线上,特别是能提高铜扁线弯曲部位附着力。如图3所示,本技术是在铜扁线或云母带包铜扁线1外涂粘结漆2,烘焙,绕包无碱玻璃丝3,浸粘结漆4,烘焙,向反方向绕包玻璃丝5,浸粘结漆6,烘焙,再涂粘结漆7烘焙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玻璃丝包铜扁线,由铜扁线或云母带包铜扁线上绕包双层玻璃丝,各层之间和表面涂有一层粘结漆而成,其特征在于:双层玻璃丝采用3毫米以上小于5毫米绕包节距大于2°小于28°绕包角度的网状玻璃丝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玻璃丝包铜扁线,由铜扁线或云母带包铜扁线上绕包双层玻璃丝,各层之间和表面涂有一层粘结漆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发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