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984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脱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装置。除油装置、脱固装置、高级氧化装置、沉淀装置、水解酸化装置依次连接。先使用物理方法去除厨余废水中去除浮油和杂质物,再使用化学方法进行反应,除去残留的有机物。相较于先化学处理,再进行物理处理的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各步骤的处理顺序,使厨余废水处理效率更高。使厨余废水处理效率更高。使厨余废水处理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脱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卫生填埋是我国现阶段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而晚期渗滤液存在可生化性差、碳氮比(C/N)严重失调的问题,无法满足反硝化所需的有机碳源,需投加碳源以提高脱氮效率。目前渗滤液厂投加使用的碳源多为甲醇、乙酸钠等,需求量巨大,投资运行成本高且甲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0004]据统计,我国厨余垃圾产量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50%,含水率高达70%以上,经处理站筛选、压滤、三相离心等处理后产生的厨余废水也随之增加,其富含粗蛋白、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和N、P、K、Ca等各种微量元素,可资源化程度高。但同时易腐烂发酵发臭,若不妥善处理,则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和人体身心健康。为响应政府政策,各地纷纷建立厨余垃圾处理站,为厨余垃圾提供一个集中且有效的处理方案,而产生的厨余废水处理面临着重大挑战。目前厨余废水多采用多种处理工艺结合的方法,但由于厨余废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极高、水质不稳定、含油含固高的特点,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投资成本较高,且运维难度较大。对于厨余废水如何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成为社会关注及研究热点。
[0005]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一些自配厨余废水无法模拟实际条件下厨余废水的组成和反应过程,进而影响处理效果;一些厨余废水的处理方法处理不彻底、脱油率低、有机碳源的碳氮比低、挥发性脂肪酸低,只能起到处理厨余废水的目的,不能根据处理后厨余废水的特点寻找其他用途,工业应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深度处理厨余废水,并根据处理后厨余废水的特点寻求合适的应用,本技术提出一种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采用本技术方法获得的水解酸化液C/N=20~30、VFAs含量为30~40g/L,能较好的满足作有机碳源条件。而且处理后的废水用于渗滤液厂,具有调节碳氮比、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且能够提高渗滤液脱氮效率,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0007]具体地,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油、脱固、高级氧化、沉淀、水解酸化步骤。
[0009]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除油装置、脱固装置、高级氧化装置、沉淀装置、水解酸化装置依次连接。
[0010]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方法获得的有机碳源处理渗滤液厂中渗滤液的方法,取渗滤液和缺氧菌的混合液,使用厨余废水转化后的有机碳源调节其C/N为6

8,在反应体系转速为100

300rpm、室温条件下反应20

36h。
[0011]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方法和/或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方法获得的有机碳源和/或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装置在渗滤液厂脱氮领域的应用。
[0012]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除油步骤将厨余废水原液经提升泵提升至平流式隔油池,利用油与水的密度差产生的上浮作用,去除可浮性油脂。
[0014]脱固步骤将除油后的废液进入气浮池,通过大量气泡吸附细小颗粒固体,包裹成团使之上浮,达到固液分离、去除固体的效果。
[0015]高级氧化步骤将气浮后的废液利用芬顿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强氧化能力将难降解的有机物氧化为无机态物质。
[0016]沉淀步骤将芬顿反应后的废液在混凝剂作用下,使废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然后通过沉淀池沉淀,上清液进入下一节点。
[0017]水解酸化步骤将沉淀后的上清液经水解池进一步将有机物转化生成VFAs(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
[0018](2)以上工艺所得水解酸化液C/N=20~30、VFAs含量为30~40g/L,能较好的满足作有机碳源条件。
[0019](3)利用厨余废水水解酸化液为主要的营养物质作渗滤液厂有机碳源,经调节渗滤液C/N后,可显著降低渗滤液COD、TN和NH3‑
N浓度。实验结果显示渗滤液COD去除率达到40%~70%、TN去除率达到20%~30%、NH3‑
N去除率达到30%~50%,去除效果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此有机碳源可有效提高渗滤液脱氮、COD去除效果。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2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装置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3应用厨余废水转化后的有机碳源提高渗滤液厂脱氮、COD去除效果图。
[0023]其中:1、除油装置,2、脱固装置,3、高级氧化装置,4、沉淀装置,5、水解酸化装置,6、池体,7、刮油刮泥板,8、集油管,9、集油池,10、悬浮物刮板,11、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
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技术中使用术语“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为了深度处理厨余废水,并根据处理后厨余废水的特点寻求合适的应用,本技术提出一种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采用本技术方法获得的水解酸化液C/N=20~30、VFAs含量为30~40g/L,能较好的满足作有机碳源条件。而且处理后的废水用于渗滤液厂,具有调节碳氮比、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且能够提高渗滤液脱氮效率,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0028]具体地,本技术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除油装置、脱固装置、高级氧化装置、沉淀装置、水解酸化装置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装置采用平流式隔油池,包括池体、刮油刮泥板和集油管,刮油刮泥板和集油管位于池体上方,集油管与集油池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刮泥板为板状或梳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管设有真空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固装置采用气浮池,气浮池上方设有悬浮物刮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废水制备有机碳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超刘子健陈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