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输液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71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输液袋,包括袋体和输液器,袋体的顶部设置有挂耳、底部连通输液器,袋体的顶部设置有配药管,配药管的一端与袋体连通,另一端为与外界注射器相连通的配药接头,配药接头与注射器螺纹连接,其还螺纹连接有用于盖合配药接头的密封盖;袋体内部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密封条;袋体内部还活动设置有拉绳,拉绳的一端通过活动穿设袋体底部设置的固定杆伸出袋体外侧,固定杆位于袋体外侧的一端活动盖合有固定盖,拉绳的另一端位于袋体的内部,每一密封条相对两侧的拉绳均通过两固定点固定在袋体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多次注入药液,且不会产生因输液泵的问题而导致输液袋内的液体短时间内大量或者全部输入到患者体内的事故。内的事故。内的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输液袋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袋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输液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输液时,需要将多种药液混合配成一个营养液,而后注入输液袋中,由输液袋输液的形式输入患者身体内,现有的输液袋在配置营养液时,利用注射器扎输液袋上注药接头的橡胶塞来注入到输液袋中,分批次注入,容易使得橡胶塞损坏,并产生小栓塞掉至输液袋的液体中,再者,注射器扎橡胶塞的过程,医护人员有被针扎的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其次,输液过程,若输液泵有问题,则会导致输液袋内的液体短时间内大量或者全部输入到患者体内,这样会产生医疗事故,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输液袋,以便于多次注入药液,且不会产生因输液泵的问题而导致输液袋内的液体短时间内大量或者全部输入到患者体内的事故,其安全性较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输液袋,包括袋体和输液器,所述袋体的顶部设置有挂耳、底部连通输液器,所述袋体的顶部设置有配药管,所述配药管的一端与袋体连通,另一端为与外界注射器相连通的配药接头,所述配药接头与注射器螺纹连接,其还螺纹连接有用于盖合所述配药接头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和注射器不同时与配药接头连接;
[0006]所述袋体内部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将袋体沿其长度方向均分为二等分、三等分或者四等分;所述袋体内部还活动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通过活动穿设袋体底部设置的固定杆伸出袋体外侧,所述固定杆位于袋体外侧的一端活动盖合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用于盖合拉绳穿设固定杆的部分,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位于袋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袋体顶部和靠近袋体顶部的密封条之间,每一密封条相对两侧的拉绳均通过两固定点固定在袋体内侧,且每一侧的两固定点分别位于袋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拉绳与每一固定点的连接均为可拆卸式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密封盖通过活动绳活动安装在袋体上。
[0008]优选地,每一密封条具有一标记,所述标记设置在袋体的外侧面上,其用于区分密封条的等分量。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杆具有供拉绳活动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从固定杆连接袋体的一端端部延伸至固定杆位于袋体外侧的一端外侧壁上,所述固定盖螺纹套设在固定杆位于袋体外侧的一端,并通过相对所述固定杆的螺纹转动盖合或者打开通道位于袋体外侧的一端端部。
[0010]优选地,所述袋体和输液器均采用避光材料制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配药接头螺纹式的设置使得注药时,注射器可利用其上螺纹接口螺纹连接配药接头来与袋体连通,从而注药,相比注射器针扎橡胶塞的方式,其注入过程的安全性较高,且不会产生橡胶带脱落的小栓塞掉入输液袋内液体的情况。
[0013]2、本技术通过密封条的设置使得输液袋内形成多腔室,从而将输液袋内配好的液体分隔成所需等分分格放置,这样,在不打开密封条的情况下,仅存在一个腔室的液体与输液器连通,避免出现的因输液泵的问题而导致输液袋内的液体短时间内大量或者全部输入到患者体内的可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0014]3、本技术通过拉绳的设置,使得密封条无需人为手动对着密封条扯开,这样可避免力度的问题导致多个密封条不受控的全部打开。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8]图中:袋体1、挂耳11、配药管12、密封盖13、活动绳131、密封条14、标记141、固定杆15、固定盖16、拉绳17、固定点18、输液器2。
[001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

2,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新型输液袋,包括袋体1和输液器2,所述袋体1的顶部设置有挂耳11、底部连通输液器2,所述袋体1的顶部设置有配药管12,所述配药管12的一端与袋体1连通,另一端为与外界注射器相连通的配药接头,所述配药接头与注射器螺纹连接,其还螺纹连接有用于盖合所述配药接头的密封盖13,所述密封盖13和注射器不同时与配药接头连接,即,将密封盖13拆离配药接头后,将注射器螺纹连接配药接头,即可将药液注入输液器2,该螺纹连接方式可避免注射器针扎的方式注入药液,减少了扎入过程针扎到手的可能,提高注药过程的安全性,同时,避免由于多次扎入而导致产生的小栓塞掉入输液袋液体中的可能。优选地,所述密封盖13通过活动绳131活动安装在袋体1上,避免密封盖13丢失。
[0021]所述袋体1内部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密封条14,所述密封条14将袋体1沿其长度方向均分为二等分、三等分或者四等分,从而将输液袋沿着输液的方向分成多腔室,使得输液袋内配好的液体分隔成所需等分分格放置,这样,在不打开密封条14的情况下,仅存在一个腔室的液体与输液器2连通,这样就避免出现的因输液泵的问题而导致输液袋内的液体短时间内大量或者全部输入到患者体内的可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而使用密封条14作为分隔部,可便于手动打开和分隔。优选地,每一密封条14具有一标记141,所述标记141设置在袋体1的外侧面上,其用于区分密封条14的等分量,通过查看标记141,即可知道采用哪一密封条14进行密封。
[0022]所述袋体1内部还活动设置有拉绳17,所述拉绳17的一端通过活动穿设袋体1底部设置的固定杆15伸出袋体1外侧,所述固定杆15位于袋体1外侧的一端活动盖合有固定盖16,所述固定盖16用于盖合拉绳17穿设固定杆15的部分,所述拉绳17的另一端位于袋体1的
内部,并位于所述袋体1顶部和靠近袋体1顶部的密封条14之间,每一密封条14相对两侧的拉绳17均通过两固定点18固定在袋体1内侧,且每一侧的两固定点18分别位于袋体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拉绳17与每一固定点18的连接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如热压方式点连接,当拉动拉绳17后,拉绳17与固定点18即可分离,通过该方式的设置,使得人为打开密封条14时,无需对着密封条14扯开,避免因力度控制不当而导致多个密封条14同时打开。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拉绳17通过在每一密封条14的相对两侧设置固定点18的方式,使得拉绳17能够横跨密封条14长度方向,拉动拉绳17,就可使密封条14打开,在操作时,需要使某一条密封条14打开,那么,需要手动按动该密封条14朝向输液袋顶部一侧的一固定点18,该固定点18所固定的拉绳17部分为拉绳17长度方向上相对远离该密封条14的部分,然后,通过拉动拉绳17输液袋外的部分促使拉绳17向输液袋外侧拉出,逐渐减少在输液袋的部分,并在减少的过程拉力作用到固定点18时拉绳17脱离固定点18,而按压处的固定点18及之后的固定点18,由于按压处的固定点18被按压,拉绳17无法拉动及作用到固定点18上,该处及之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输液袋,包括袋体和输液器,所述袋体的顶部设置有挂耳、底部连通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顶部设置有配药管,所述配药管的一端与袋体连通,另一端为与外界注射器相连通的配药接头,所述配药接头与注射器螺纹连接,其还螺纹连接有用于盖合所述配药接头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和注射器不同时与配药接头连接;所述袋体内部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将袋体沿其长度方向均分为二等分、三等分或者四等分;所述袋体内部还活动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通过活动穿设袋体底部设置的固定杆伸出袋体外侧,所述固定杆位于袋体外侧的一端活动盖合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用于盖合拉绳穿设固定杆的部分,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位于袋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袋体顶部和靠近袋体顶部的密封条之间,每一密封条相对两侧的拉绳均通过两固定点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张琴蔡志韩方明梁婧王玲宇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