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成栋专利>正文

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55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涉及医疗康复矫形技术领域,解决了足踝矫形支具结构较为复杂,对重度足下垂及跟腱挛缩的矫形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腿支具、脚支具和调节器;腿支具与患者的腿部接触,脚支具与患者的脚底接触;腿支具、脚支具连接且均为腔体结构,能够容纳患者的足踝;腿支具、脚支具通过3D扫描获取患者的足踝数据,并通过3D打印制造;调节器位于腿支具、脚支具的两侧,调节器的一端与腿支具连接,另一端与脚支具连接;调节器能够从侧方收紧,通过长度调节改变腿支具、脚支具与患者足踝之间的压力进行矫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器的调节作用,能够对重度足下垂及跟腱挛缩产生较好的矫形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矫形
,尤其是涉及一种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

技术介绍

[0002]足下垂是骨伤科和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足背屈曲,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跟腱挛缩一般出现在跟腱损伤之后,尤其是跟腱断裂之后会很有可能发生跟腱挛缩的现象,当患者处于坐位时,两下肢自然悬垂,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
[0003]治疗足下垂、跟腱挛缩常见的方法有足部温热疗法、康复锻炼、针刺与按摩、佩戴支具、手术切除、电刺激等,现在临床上主要通过使用简单的足踝矫形支具对足踝进行外部固定,以达到康复矫形的目的,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不便,只适用于轻、中度足下垂及跟腱挛缩。
[0004]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5]现有的足踝矫形支具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不便,对重度足下垂及跟腱挛缩的矫形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足踝矫形支具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不便,对重度足下垂及跟腱挛缩的矫形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包括腿支具、脚支具和调节器;所述腿支具与患者的腿部接触,所述脚支具与患者的脚底接触;所述腿支具、脚支具连接且均为腔体结构,能够容纳患者的足踝;所述腿支具、脚支具通过3D扫描获取患者的足踝数据,并通过3D打印制造;所述调节器位于所述腿支具、脚支具的两侧,所述调节器的一端与所述腿支具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脚支具连接;所述调节器能够从侧方收紧,通过长度调节改变所述腿支具、脚支具与患者足踝之间的压力进行矫形。
[0009]可选地,所述腿支具、脚支具为网状结构。
[0010]可选地,所述腿支具、脚支具的材质为PP。
[0011]可选地,所述调节器包括固定座、调节杆和连接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调节杆铰接,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的最小单位为毫米。
[0013]可选地,所述刻度的长度为45mm。
[0014]可选地,所述腿支具、脚支具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能够提高所述
腿支具、脚支具的结构强度。
[0015]可选地,所述腿支具、脚支具为一体结构,并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垫层。
[0016]可选地,所述调节器与所述腿支具、脚支具通过螺钉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垫层。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垫层、第二垫层为软性材质。
[0018]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0019]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穿戴操作方便,通过调节器的调节作用,对足下垂、跟腱挛缩的矫形效果良好,也能够对重度足下垂及跟腱挛缩产生较好的矫形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的立体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的侧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调节器立体图。
[0024]图中1、腿支具;2、脚支具;3、调节器;31、固定座;32、调节杆;33、连接件;34、刻度;35、限位螺母;4、加强件;5、第一垫层;6、第二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如图1

2所示,包括腿支具1、脚支具2和调节器3。腿支具1与患者的腿部接触,腿支具1起到固定作用,脚支具2与患者的脚底接触,脚支具2使患者的脚底恢形状得以恢复,腿支具1、脚支具2配合后起到对足下垂、跟腱挛缩的矫形恢复作用,腿支具1、脚支具2一起对足踝形成围护结构。腿支具1、脚支具2连接且均为腔体结构,能够容纳患者的足踝,即腿支具1、脚支具2为敞口结构,在后方和侧方与患者的足踝接触,整体穿戴操作更为方便。腿支具1、脚支具2通过3D扫描获取患者的足踝数据,3D扫描便于获取患者的个性化数据,并进行收集分析,为3D打印提供相应的数据。腿支具1、脚支具2通过3D打印制造,3D打印能够使产品更精细、服帖,同时能够增加模具产率、节约原材料、能耗以及工序时间,充分利用了3D扫描提供的精确数据。3D扫描、3D打印能够制造出更加个性化的矫形之具,更好达到矫形效果。调节器3位于腿支具1、脚支具2的两侧,便于在两侧对患者的足踝进行矫形调整,达到理想的矫形效果。调节器3的一端与腿支具1连接,另一端与脚支具2连接,通过两个位置的调节作用起到了更好的调节效果。调节器3能够从侧方收紧,通过长度调节改变腿支具1、脚支具2与患者足踝之间的压力进行矫形,在使用初期,调节器3的长度较长,随着矫形过程的开展,患者的足踝功能逐步恢复,适
当缩小调节器3的长度才能保持矫形压力,以继续达到较好的矫形效果,这一过程既能够缩短矫形时间,也能够起到更好的矫形效果,也适用于重度足下垂及跟腱挛缩。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穿戴操作方便,通过调节器3的调节作用,对足下垂、跟腱挛缩的矫形效果良好,也能够对重度足下垂及跟腱挛缩产生较好的矫形效果。
[0027]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腿支具1、脚支具2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能够透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腿支具1、脚支具2的材质为PP,PP材料(丙烯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结构强度较好,能够满足足踝矫形的强度需要,PP呈白色蜡状,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半透明固体物质,具有轻便、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等性能。使得腿支具1、脚支具2较为柔软、轻便,患者使用体验更为舒适,同时高耐磨性使得腿支具1、脚支具2与调节器3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可靠,避免使用中磨损产生的松动影响矫形效果。
[0028]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调节器3包括固定座31、调节杆32和连接件33,固定座31、调节杆32在连接件33的两端对称设置。固定座31与调节杆32铰接,便于根据不同患者腿形的细微差别适当调整固定座31与调节杆32之间的角度,确保更好的矫形效果。调节杆32与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腿支具、脚支具和调节器;所述腿支具与患者的腿部接触,所述脚支具与患者的脚底接触;所述腿支具、脚支具连接且均为腔体结构,能够容纳患者的足踝;所述腿支具、脚支具通过3D扫描获取患者的足踝数据,并通过3D打印制造;所述调节器位于所述腿支具、脚支具的两侧,所述调节器的一端与所述腿支具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脚支具连接;所述调节器能够从侧方收紧,通过长度调节改变所述腿支具、脚支具与患者足踝之间的压力进行矫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支具、脚支具为网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支具、脚支具的材质为PP。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渐进收紧型足踝矫形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包括固定座、调节杆和连接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调节杆铰接,所述调节杆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成栋
申请(专利权)人:胡成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