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无土栽培装置,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底座,装置主体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栽培仓,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组件,栽培仓的内部设置有栽培组件,栽培仓的内部漂浮有固定架,栽培组件固设于固定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泵、出水管、折叠管、喷头、电机、连接套和滴灌头,在栽培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启动水泵将装置主体内部下方的营养液通过出水管抽出,通过喷头排出,与此同时使用者启动电机,丝杆转动便可驱动连接套移动,从而对喷头进行移动,折叠管与喷头相配合,便可对植物进行喷灌,增强了水槽中营养液的流动性,更加便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无土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
,具体为一种高效无土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作物栽培分无基质栽培和基质栽培两类,常由栽培床、基质准备、播种或栽植、营养液配制与成分调控、供液时间调控、温度调控、湿度调控、光照调控、消毒与病虫害防治、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施放、通风换气、温室或大棚等部分按需要组合成用于不同目的的装置,有的尚配有计算机进行程序化管理,采用无土栽培装置,使农业生产不受地域或季节限制,节省土地,提高产量和质量。
[0003]现有的无土栽培装置在使用时,水槽中营养液的流动性较差,植物在生长一段时间后,营养液中的含氧量大大降低,这就容易造成植物根系缺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的会导致植物的死亡,另一方面,现有的无土栽培装置大多通过营养液为植物的根系提供营养,由于营养液中存在一些难以充分吸收的杂质和植物根系生长分泌的粘稠物残留在栽培装置内部,不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清理,容易造成植物腐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无土栽培装置,以解决水槽中营养液的流动性较差和不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清理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无土栽培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中间可拆卸设置有栽培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组件,用于实现营养液的循环流动,所述栽培仓的内部漂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栽培组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组件的设置,增强了水槽中营养液的流动性,更加便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栽培组件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对栽培仓内部进行清理。
[0007]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安装于装置主体一侧下方的水泵、连接于栽培仓底部一侧的滴灌头和安装于装置主体另一侧上方的电机,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延伸至装置主体内部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折叠管,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至装置主体内部的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底部设置有喷头,所述折叠管连通于所述喷头,所述丝杆和所述连接套采用滚珠丝杠连接结构,用于实现所述连接套左右直线滑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栽培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启动水泵将装置主体内部下方的营养液通过出水管抽出,通过喷头排出,与此同时使用者启动电机,丝杆转动便可驱动连接套移动,从而对喷头进行移动,折叠管与喷头相配合,便可对植物进行喷灌,增强了水槽中营养液的流动性。
[0009]进一步的,所述栽培仓顶部固设有限位块,所述装置主体外表面上方形成凹槽,所述限位块定位于所述凹槽中,用于实现所述栽培仓的定位,所述栽培组件包括固接于所述
固定架内侧的连接杆以及布设于所述连接杆两侧的气囊和气囊棒,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栽培仓截面尺寸,便于所述栽培仓的拆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固定架的内壁连接气囊棒和气囊,增加了植物的浮力,防止植物容易沉入栽培仓的底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对应于所述凹槽位置连接有连接门,所述连接门通过铰链与所述装置主体转动连接。当使用者使用完之后,通过铰链将连接门打开,接着使用者使用限位块将栽培仓通过凹槽取出,方便使用者对栽培仓内部进行清理。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滑轮,且多个所述滑轮呈矩形阵列状分布。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使用滑轮带动该种无土栽培装置进行移动,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0013]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水泵、出水管、折叠管、喷头、电机、连接套和滴灌头,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先将植物放入栽培仓内部,将营养液加入栽培仓内部,对植物进行栽培,且在栽培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滴灌头,通过滴灌头将栽培仓内部多余的营养液滴入装置主体的内部下方,在栽培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启动水泵将装置主体内部下方的营养液通过出水管抽出,通过喷头排出,与此同时使用者启动电机,丝杆转动便可驱动连接套移动,从而对喷头进行左右移动,折叠管与喷头相配合,便可对植物进行喷灌,增强营养液的循环流动性,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0015]2、本技术通过气囊棒、气囊、限位块和凹槽,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连接气囊棒和气囊,增加了植物的浮力,防止植物容易沉入栽培仓的底部,当使用者使用完之后,通过铰链将连接门打开,接着使用者使用限位块将栽培仓通过凹槽取出,方便使用者对栽培仓内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栽培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装置主体;2、栽培仓;3、底座;4、滑轮;5、循环组件;501、水泵;502、出水管;503、折叠管;504、喷头;505、电机;506、丝杆;507、连接套;508、滴灌头;6、栽培组件;601、连接杆;602、气囊棒;603、气囊;604、连接件;605、限位块;606、凹槽;7、固定架;8、连接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3]一种高效无土栽培装置,如图1
‑
4所示,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底座3,装置主体1的内部中间可拆卸设置有栽培仓2,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组件5,
增强了水槽中营养液的流动性(营养液在循环流动中可以充分融合空气,增加了营养液中的含氧量),更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栽培仓2的内部设置有栽培组件6,方便使用者对栽培仓2内部进行清理,栽培仓2内漂浮有固定架7,固定架7中安装有上述的栽培组件6,底座3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滑轮4,且多个滑轮4呈矩形阵列状分布,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门8,连接门8通过铰链与装置主体1转动连接,便于栽培仓2通过连接门8实现拆装,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先将植物放入栽培仓2内部,将营养液加入栽培仓2内部,对植物进行栽培。
[0024]参阅图1
‑
2,循环组件5包括安装于装置主体1一侧下方的水泵501、连接于栽培仓2底部一侧的滴灌头508和安装于装置主体1另一侧上方的电机505,水泵501的出水端连接有延伸至装置主体1内部的出水管502,出水管502的一端连接有折叠管503,电机505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至装置主体1内部的丝杆506,丝杆506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套507,连接套507的底部设置有喷头504,折叠管503的一端与喷头504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先将植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无土栽培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底座(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中间可拆卸设置有栽培仓(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组件(5),用于实现栽培仓(2)中营养液的循环流动,所述栽培仓(2)的内部漂浮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上安装有栽培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5)包括安装于装置主体(1)一侧下方的水泵(501)、连接于栽培仓(2)底部一侧的滴灌头(508)和安装于装置主体(1)另一侧上方的电机(505),所述水泵(501)的出水端连接有延伸至装置主体(1)内部的出水管(502),所述出水管(502)的一端连接有折叠管(503),所述电机(505)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至装置主体(1)内部的丝杆(506),所述丝杆(506)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套(507),所述连接套(507)的底部设置有喷头(504),所述折叠管(503)连通于所述喷头(5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鑫旺,李文龙,罗瑞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