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组培用育种保苗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36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47
一种棉花组培用育种保苗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环形固定套,该环形固定套的内周壁上环形矩阵固定有若干个固定板,该固定板上固定有固定凸块,固定凸块上活动套设有凸块槽,该凸块槽开设在第一层透光板的外侧端上,第一层透光板的中部嵌设固定有内螺纹固定套,该内螺纹固定套内活动旋接固定有螺纹杆,该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块,该连接块嵌设固定在第二层透光板的中部,第二层透光板悬设在第一层透光板的上方,第一层透光板的直径小于第二层透光板的直径设置;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控制棉花组培苗的生长光线,增加棉花组培苗的成活率。棉花组培苗的成活率。棉花组培苗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花组培用育种保苗袋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棉花组培用育种保苗袋。

技术介绍

[0002]棉花组培苗(俗称试管苗)系指经过组织培养或遗传转化后获得的棉花体细胞再生株,棉花组培苗从无菌培养基中移入花盆或大田是组织培养、遗传转化的重要环节。
[0003]目前影响移栽成活的关键因素是组培苗的发育状况,过渡,移栽基质的选择,移栽环境光、温、湿的控制,以及嫁接技术的掌握等,要提高移栽成活率,必须掌握、控制和利用好这些关键因素,培育过程极其复杂,操作不够便捷,所有亟需一种能够有效地控制组培苗的环境光、温、湿,且能够起到防护作用,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棉花组培用育种保苗袋,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控制棉花组培苗的生长光线,增加棉花组培苗的成活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保育袋本体、开口、固定机构、皮筋和支架杆;所述的保育袋本体的上部开设有开口,该开口的内周壁嵌设固定有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保育袋本体的外部套设有皮筋,皮筋设于固定槽中,固定槽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架杆,该支架杆利用螺栓穿过保育袋本体后,固定在固定机构的外侧壁上;
[0006]固定机构包含环形固定套、固定板、固定凸块、第一层透光板、内螺纹固定套、螺纹杆、连接块、第二层透光板和滑轮,所述的环形固定套位于开口内,该环形固定套的内周壁上环形等角度固定有若干个固定板,该固定板上固定有固定凸块,固定凸块活动插设于凸块槽中,该凸块槽开设在第一层透光板的外侧端上,第一层透光板的中部嵌设固定有内螺纹固定套,该内螺纹固定套内活动旋接固定有螺纹杆,该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块,该连接块嵌设固定在第二层透光板的中部,第二层透光板悬设在第一层透光板的上方,第一层透光板的直径小于第二层透光板的直径设置,第二层透光板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滑轮槽,该滑轮槽内滑动设置有若干个滑轮,该滑轮的中心轴利用轴承旋接固定在滑轮槽内,且滑轮的外周壁抵触在环形固定套的内侧壁上。
[0007]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层透光板的上侧壁上固定有旋转把手。
[0008]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层透光板和第二层透光板上均上下贯通开设有若干个透光通孔。
[0009]优选地,所述的保育袋本体由可降解膜、肥料层、第一层秸秆纸、植物根际益菌群层和第二层秸秆纸构成,可降解膜与第一层秸秆纸之间设置有肥料层,第一层秸秆纸与第二层秸秆纸之间设置有植物根际益菌群层。
[0010]优选地,所述的保育袋本体的下部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保育袋本体、环形固定套和支架杆的设置,可以起到对棉花组培苗一定的防护重要,加大棉花组培苗的成活率。
[0013]2、利用第一层透光板和第二层透光板上的透光通孔的对准和错开,来控制光照,防止过强的阳光照射,损伤棉花组培苗。
[0014]3、保育袋本体的结构组成,可直接降解和吸收,减少移栽导致棉花组培苗受损,影响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层透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保育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保育袋本体1、开口2、固定机构3、环形固定套3

1、固定板3

2、固定凸块3

3、凸块槽3

4、第一层透光板3

5、内螺纹固定套3

6、螺纹杆3

7、连接块3

8、第二层透光板3

9、滑轮槽3

10、滑轮3

11、旋转把手3

12、透光通孔3

13、固定槽4、皮筋5、支架杆6、可降解膜7、肥料层8、第一层秸秆纸9、植物根际益菌群层10、第二层秸秆纸11、排水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保育袋本体1、开口2、固定机构3、皮筋5和支架杆6;所述的保育袋本体1的上部开设有开口2,该开口2的内周壁嵌设固定有固定机构3,该固定机构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4,保育袋本体1的外部套设有皮筋5,皮筋5设于固定槽4中,固定槽4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架杆6,该支架杆6利用螺栓穿过保育袋本体1后,固定在固定机构3的外侧壁上;
[0024]固定机构3包含环形固定套3

1、固定板3

2、固定凸块3

3、第一层透光板3

5、内螺纹固定套3

6、螺纹杆3

7、连接块3

8、第二层透光板3

9和滑轮3

11,所述的环形固定套3

1位于开口2内,该环形固定套3

1的内周壁上环形等角度焊设固定有若干个固定板3

2,该固定板3

2上焊设固定有固定凸块3

3,固定凸块3

3活动插设于凸块槽3

4中,该凸块槽3

4开设在第一层透光板3

5的外侧端上,第一层透光板3

5的中部嵌设固定有内螺纹固定套3

6,该内螺纹固定套3

6内活动螺纹旋接固定有螺纹杆3

7,该螺纹杆3

7的另一端焊接固定有连接块3

8,该连接块3

8嵌设固定在第二层透光板3

9的中部,第二层透光板3

9悬设在第一层透光板3

5的上方,第一层透光板3

5的直径小于第二层透光板3

9的直径设置,第二层透光板3

9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滑轮槽3

10,该滑轮槽3

10内滑动设置有若干个滑轮3

11,该滑轮3

11的中心轴利用轴承旋接固定在滑轮槽3

10内,且滑轮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组培用育种保苗袋,它包含保育袋本体(1)、开口(2)、固定机构(3)、皮筋(5)和支架杆(6);所述的保育袋本体(1)的上部开设有开口(2),该开口(2)的内周壁嵌设固定有固定机构(3),该固定机构(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4),保育袋本体(1)的外部套设有皮筋(5),皮筋(5)设于固定槽(4)中,固定槽(4)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架杆(6),该支架杆(6)利用螺栓穿过保育袋本体(1)后,固定在固定机构(3)的外侧壁上;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3)包含环形固定套(3

1)、固定板(3

2)、固定凸块(3

3)、第一层透光板(3

5)、内螺纹固定套(3

6)、螺纹杆(3

7)、连接块(3

8)、第二层透光板(3

9)和滑轮(3

11),所述的环形固定套(3

1)位于开口(2)内,该环形固定套(3

1)的内周壁上环形等角度固定有若干个固定板(3

2),该固定板(3

2)上固定有固定凸块(3

3),固定凸块(3

3)活动插设于凸块槽(3

4)中,该凸块槽(3

4)开设在第一层透光板(3

5)的外侧端上,第一层透光板(3

5)的中部嵌设固定有内螺纹固定套(3

6),该内螺纹固定套(3

6)内活动旋接固定有螺纹杆(3

7),该螺纹杆(3

7)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宗铃赵晓雁卢永恒梁伟吴博戴翠荣王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