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机械用自润滑滑动轴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09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座技术领域,具体为冶金机械用自润滑滑动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设置在所述轴承座本体上的轴承壳和自润滑机构,所述自润滑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轴承壳侧壁上的储液箱、开设在所述轴承壳内部的容纳腔、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壁底部的过滤盒、滑动连接在所述过滤盒内部的活塞、固定在所述活塞顶部的导向杆、套接在所述导向杆上的弹性件、固定在所述导向杆顶部的浮漂、开设在所述球面外圈内部的导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在轴承座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储液箱、容纳腔、导流通道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轴承座进行自动润滑,避免轴承座在使用时出现发热或磨损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延长其使用寿命。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冶金机械用自润滑滑动轴承座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座
,具体为冶金机械用自润滑滑动轴承座。

技术介绍

[0002]转盘轴承座引是一种可以接受综合载荷、构造特别的大型和特大型轴承座,其具有构造紧凑、回转灵敏、装置维护方便等特点。有轴承的地方就要有支撑点,轴承的内支撑点是轴,外支撑就是常说的轴承座。
[0003]现有的轴承座在使用时缺乏自润滑功能,容易导致轴承在转动过程中存在发热或磨损现象,影响轴承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冶金机械用自润滑滑动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设置在所述轴承座本体上的轴承壳和自润滑机构,所述自润滑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轴承壳侧壁上的储液箱、开设在所述轴承壳内部的容纳腔、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壁底部的过滤盒、滑动连接在所述过滤盒内部的活塞、固定在所述活塞顶部的导向杆、套接在所述导向杆上的弹性件、固定在所述导向杆顶部的浮漂、开设在所述容纳腔底部的导流通道。
[000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轴承座本体包括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轴承壳内部的球面外圈、活动连接在球面外圈上的滚珠、转动连接在轴承壳内部的球面内圈。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座将装置固定在机械设备上,能够进行机械传动。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液箱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容纳腔相贯通。r/>[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润滑液通过通孔能够匀速流入容纳腔内。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盒的顶部开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通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导向杆能够上下移动。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塞的形状为楔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上下移动,能够对导流通道进行打开或关闭。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另一端固定在过滤盒的内壁顶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能够使得活塞始终抵紧导流通道。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开设有加液
口。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及时补充润滑液。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通道的顶端开设有与活塞相适配的凹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向上移动打开导流通道,能够使得润滑液向下流动,对轴承进行润滑。
[0021]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2]1.本技术中,首先在轴承座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储液箱、容纳腔、导流通道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轴承座进行自动润滑,避免轴承座在使用时出现发热或磨损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3]2.本技术中,当浮漂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弹性件的弹力时,会带动活塞向上移动,打开导流通道,能够使容纳腔内的润滑液呈周期性定量流出,避免一次性流出润滑液过多,造成浪费,便于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的侧剖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0、轴承座本体;101、安装座;102、轴承壳;103、球面外圈;104、滚珠;105、球面内圈;
[0029]200、自润滑机构;201、储液箱;202、容纳腔;203、过滤盒;204、活塞;205、导向杆;206、弹性件;207、浮漂;208、导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冶金机械用自润滑滑动轴承座。
[0033]实施例一:
[0034]结合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冶金机械用自润滑滑动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100、设置在所述轴承座本体100上的轴承壳102和自润滑机构200,其特征在于,轴承座本体100包括安装座101、设置在轴承壳102内部的球面外圈103、活动连接在球面外圈103上的滚珠104、转动连接在轴承壳102内部的球面内圈105,自润滑机构200包括固定在轴承壳102侧壁上的储液箱201,储液箱20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容纳腔202相贯通,储液箱201的顶部开设有加液口、开设在轴承壳102内部的容纳腔202、固定在容纳腔202内壁底部的过滤盒203,过滤盒203的顶部开设有与导向杆205相适配的通孔、滑动连接在过滤盒203内部
的活塞204,活塞204的形状为楔形、固定在活塞204顶部的导向杆205、套接在导向杆205上的弹性件206,弹性件206的一端固定在活塞204上,另一端固定在过滤盒203的内壁顶部、固定在导向杆205顶部的浮漂207、开设在容纳腔202底部的导流通道208,导流通道208的顶端开设有与活塞204相适配的凹槽。
[0035]需要说明的是,球面外圈103的内部设置有与导流通道208相贯通的导流管。
[0036]具体的,首先在轴承座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储液箱201、容纳腔202、导流通道208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轴承座本体100进行自动润滑,避免轴承座本体100在使用时出现发热或磨损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当浮漂207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弹性件206的弹力时,会带动活塞204向上移动,打开导流通道208,能够使容纳腔202内的润滑液呈周期性定量流出,避免一次性流出润滑液过多造成浪费,便于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37]实施例二:
[0038]结合图1

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储液箱20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容纳腔202相贯通,使得润滑液通过通孔能够匀速流入容纳腔202内。
[0039]另一方面,弹性件206的一端固定在活塞204上,另一端固定在过滤盒203的内壁顶部,利用弹性件206的弹力作用,能够使得活塞204始终抵紧导流通道208。
[004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通过螺栓将安装座101固定在机械设备上,然后在轴承座本体100转动时,利用设置的储液箱201、容纳腔202、导流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冶金机械用自润滑滑动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100)、设置在所述轴承座本体(100)上的轴承壳(102)和自润滑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机构(200)包括固定在所述轴承壳(102)侧壁上的储液箱(201)、开设在所述轴承壳(102)内部的容纳腔(202)、固定在所述容纳腔(202)内壁底部的过滤盒(203)、滑动连接在所述过滤盒(203)内部的活塞(204)、固定在所述活塞(204)顶部的导向杆(205)、套接在所述导向杆(205)上的弹性件(206)、固定在所述导向杆(205)顶部的浮漂(207)、开设在所述容纳腔(202)底部的导流通道(2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机械用自润滑滑动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本体(100)包括安装座(101)、设置在所述轴承壳(102)内部的球面外圈(103)、活动连接在球面外圈(103)上的滚珠(104)、转动连接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龚华韩度宇朱勇威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赑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