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包括支撑台以及若干道模拟轨道,所述U型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模拟轨道的外部一侧,所述环形框固定安装在支撑台的上端,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U型架的上端,所述柱体转动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侧,且柱体与通孔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限位钩转动设置在所述柱体的下端,且限位钩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环形框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若干道模拟轨道固定安装在支撑台上,通过限位结构将模拟轨道的两侧实现限位,在车辆运行在模拟轨道上时,车辆与轨道之间不会出现水平方向上的晃动。上的晃动。上的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实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也是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即使是单线铁路,铺设道岔,修筑一段大于列车长度的叉线,就可以对开列车。
[0003]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同比例缩小后,轨道之间的车辆交汇情况进行分析记录,现有市场上的道岔仿真实训装置无法稳定且快速的固定在支撑台上,致使模拟轨道以模拟车辆之间产生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轨道之间的车辆交汇情况进行分析记录,现有市场上的道岔仿真实训装置无法稳定且快速的固定在支撑台上,致使模拟轨道以模拟车辆之间产生晃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包括支撑台以及若干道模拟轨道,若干道所述模拟轨道位于支撑台的上端,相邻两个所述模拟轨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模拟轨道的两侧与支撑台的上端之间均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环形框、限位钩、圆板、柱体、通孔以及U型架,所述U型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模拟轨道的外部一侧,所述环形框固定安装在支撑台的上端,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U型架的上端,所述柱体转动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侧,且柱体与通孔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限位钩转动设置在所述柱体的下端,且限位钩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环形框的内侧。
[0007]优选的,所述柱体的上端安装有圆板,所述圆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直径。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模拟信号灯。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环形挡板。
[0010]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该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将若干道模拟轨道固定安装在支撑台上,通过限位结构将模拟轨道的两侧实现限位,在车辆运行在模拟轨道上时,车辆与轨道之间不会出现水平方向上的晃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0013]图3为图2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的A部的结构放大图。
[0014]图中:环形挡板1、支撑台2、限位结构3、环形框31、限位钩32、圆板33、柱体34、通孔35、U型架36、模拟轨道4、模拟信号灯5。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实施例1
[0017]参照图1
‑
3,一种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包括支撑台2以及若干道模拟轨道4,若干道模拟轨道4位于支撑台2的上端,支撑台2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模拟信号灯5,模拟信号灯5通过导线与供电装置相连接,且导线上安装有外接控制开关,模拟信号灯5用于模拟实际车站中的塔台信号灯,对车辆进行提示。
[0018]相邻两个模拟轨道4之间设置有间隙,模拟轨道4的两侧与支撑台2的上端之间均设置有限位结构3,限位结构3包括环形框31、限位钩32、圆板33、柱体34、通孔35以及U型架36,U型架36固定安装在模拟轨道4的外部一侧,环形框31固定安装在支撑台2的上端,通孔35开设在U型架36的上端,柱体34转动设置在通孔35的内侧,且柱体34与通孔35之间为过盈配合,限位钩32转动设置在柱体34的下端,且限位钩32远离通孔35的一端卡设在环形框31的内侧,在安装时,转动柱体34,带动限位钩32转动,当限位钩32弧形的一端卡设在环形框31的内侧后,实现将模拟轨道4规定在支撑台2的上端,车辆与轨道模拟运行时,不会产生移位的问题。
[0019]柱体34的上端安装有圆板33,圆板33的直径大于柱体34的直径,圆板33转动,实现柱体34角度的调节,便于操作。
[0020]实施例2
[0021]参考图1
‑
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支撑台2的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环形挡板1,环形挡板1位于支撑台2上端的边缘位置,用于实验模拟时防止车辆掉落的问题出现。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信号道岔仿真实训装置,包括支撑台(2)以及若干道模拟轨道(4),若干道所述模拟轨道(4)位于支撑台(2)的上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模拟轨道(4)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模拟轨道(4)的两侧与支撑台(2)的上端之间均设置有限位结构(3),所述限位结构(3)包括环形框(31)、限位钩(32)、圆板(33)、柱体(34)、通孔(35)以及U型架(36),所述U型架(36)固定安装在所述模拟轨道(4)的外部一侧,所述环形框(31)固定安装在支撑台(2)的上端,所述通孔(35)开设在所述U型架(36)的上端,所述柱体(34)转动设置在所述通孔(35)的内侧,且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培鑫,吕诗雨,赵显东,
申请(专利权)人:兰培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