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包括基层,在基层顶面的中间位置上固定有渗液吸收层,在基层顶面的边缘位置上设有粘胶层,在渗液吸收层上方固定有密闭封堵层,在密闭封堵层顶面设有防粘隔离层,在基层的底面设有薄膜密封层,所述的渗液吸收层的正投影面积大于密闭封堵层的正投影面积,所述渗液吸收层的正投影面积小于基层的正投影面积,所述的薄膜密封层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等于防粘隔离层的正投影面积,所述粘胶层的外边缘与防粘隔离层的外边缘重合。通过密闭封堵层和薄膜密封层的设置,对胸壁创口进行双层密封,其密闭性好,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气胸;渗液吸收层的设置,能够及时吸收创口渗液,使得创口保持干燥,促进创口的愈合。口的愈合。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
技术介绍
[0002]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常规的操作处置技术,在病人病情稳定后,需要拔除胸腔引流管,拔出引流管后,胸壁会有一个明显的创口,为避免出现气胸,胸壁创口需予以密闭封堵。临床上封闭胸腔引流口现有的方法一般为:先用具有一定密闭性的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然后再用纱布或棉垫包扎,最后再用医用胶布或薄膜贴固定。现有的胸腔引流术敷料过程复杂,需要准备较多的物品,操作步骤多,每一步对无菌要求高,且内层油性敷料不利于创口渗液的吸收,稍有固定不慎,可能导致敷料松脱,进而引起气胸,从而影响病情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有效解决了现有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敷料过程复杂、无菌要求高、渗液吸收差、敷料易脱落等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包括基层,在基层顶面的中间位置上固定有渗液吸收层,在基层顶面的边缘位置上设有粘胶层,在渗液吸收层上方固定有密闭封堵层,在密闭封堵层顶面设有防粘隔离层,在基层的底面设有薄膜密封层,所述的渗液吸收层的正投影面积大于密闭封堵层的正投影面积,所述渗液吸收层的正投影面积小于基层的正投影面积,所述的薄膜密封层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等于防粘隔离层的正投影面积,所述粘胶层的外边缘与防粘隔离层的外边缘重合。
[0005]优选的,所述薄膜密封层、基层、渗液吸收层、密闭封堵层、防粘隔离层及粘胶层同轴线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的薄膜密封层、基层、渗液吸收层、密闭封堵层固定在一起呈阶梯状。
[0007]优选的,所述的薄膜密封层的正投影与防粘隔离层的正投影重合。
[0008]优选的,所述密闭封堵层为具有防渗透的PE、EVA、PEVA、聚氨酯或天然橡胶。
[0009]优选的,所述渗液吸收层由多层棉质纱布压合而成,所述的棉质纱布的层数大于等于5层。
[0010]优选的,所述的基层为无纺布。
[0011]优选的,所述的薄膜密封层、基层、渗液吸收层和防粘隔离层为矩形,所述的密闭封堵层为圆形,所述的密闭封堵层的直径大于待敷料胸壁创口的最大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的密闭封堵层的直径为20mm
‑
60mm。
[0013]优选的,所述的密闭封堵层的直径为30mm、40mm或50mm。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既能满足创口密闭性的要求,又能有效吸收创口渗液,有益于创口愈合。通过密闭封堵层和薄膜密封层的设置,对胸壁创口进行双层密封,其密闭性好,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气胸;渗液吸收层的设置,能够及时吸收创口
渗液,使得创口保持干燥,促进创口的愈合。该敷料贴为一体化多层结构,整个敷料贴固定呈一个整体,敷料更方便、安全,能够有效避免因为某层松脱而引起的气胸,其更换简单,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敷料过程容易掌握,其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19]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具体实施例
[0020]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薄膜密封层6、基层1、渗液吸收层2、密闭封堵层4和防粘隔离层5,在基层顶面的外边缘位置上设有粘胶层3。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只需要将防粘隔离层撕去,让密闭封堵层贴合在胸壁创口上,密闭封堵层覆盖住创口,通过粘胶层将整个敷料贴粘在人体表皮,抹平薄膜密封层,即可以完成创口敷料过程,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控制贴敷过程,敷料贴将创口封堵密封,创口有渗液渗出的时候,通过渗液吸收层吸收,使得创口处于干燥环境。
[0021]一种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包括基层1,所述的基层为无纺布,在基层顶面的中间位置上固定有渗液吸收层2,所述渗液吸收层由多层棉质纱布压合而成,所述的棉质纱布的层数大于等于5层,具体的层数可以根据渗液量的大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棉质纱布的层数为6层。在基层顶面的边缘位置上设有粘胶层3,在渗液吸收层上方固定有密闭封堵层4,所述密闭封堵层为具有防渗透的PE、EVA、PEVA、聚氨酯或天然橡胶。在密闭封堵层顶面设有防粘隔离层5,在基层的底面设有薄膜密封层6,所述的渗液吸收层的正投影面积大于密闭封堵层的正投影面积,所述渗液吸收层的正投影面积小于基层的正投影面积,所述的薄膜密封层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等于防粘隔离层的正投影面积,所述粘胶层的外边缘与防粘隔离层的外边缘重合。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密封层、基层、渗液吸收层、密闭封堵层、防粘隔离层及粘胶层同轴线设置,所述的薄膜密封层、基层、渗液吸收层、密闭封堵层固定在一起呈阶梯状,
所述的薄膜密封层的正投影与防粘隔离层的正投影重合。
[0023]上述的薄膜密封层、基层、渗液吸收层和防粘隔离层为矩形,所述的密闭封堵层为圆形,所述的密闭封堵层的直径大于待敷料胸壁创口的最大直径,所述的密闭封堵层的直径为20mm
‑
60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密闭封堵层的直径为30mm或40mm或50mm。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既能满足创口密闭性的要求,又能有效吸收创口渗液,有益于创口愈合。通过密闭封堵层和薄膜密封层的设置,对胸壁创口进行双层密封,其密闭性好,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气胸;渗液吸收层的设置,能够及时吸收创口渗液,使得创口保持干燥,促进创口的愈合。该敷料贴为一体化多层结构,整个敷料贴固定呈一个整体,敷料更方便、安全,能够有效避免因为某层松脱而引起的气胸,其更换简单,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敷料过程容易掌握,其实用性强。
[0025]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在基层顶面的中间位置上固定有渗液吸收层(2),在基层顶面的边缘位置上设有粘胶层(3),在渗液吸收层上方固定有密闭封堵层(4),在密闭封堵层顶面设有防粘隔离层(5),在基层的底面设有薄膜密封层(6),所述的渗液吸收层的正投影面积大于密闭封堵层的正投影面积,所述渗液吸收层的正投影面积小于基层的正投影面积,所述的薄膜密封层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等于防粘隔离层的正投影面积,所述粘胶层的外边缘与防粘隔离层的外边缘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密封层、基层、渗液吸收层、密闭封堵层、防粘隔离层及粘胶层同轴线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密封层、基层、渗液吸收层、密闭封堵层固定在一起呈阶梯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口封闭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密封层的正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崴,黎佩建,黄文聪,杨剑填,钟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