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绞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999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对绞线,包含有 二裸线; 二绝缘层,分别被覆于每一裸线; 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 一表层,被覆于每一绝缘层,该二绝缘层沿著长度方向结合一起,并扭转成螺旋状。(*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输媒体,具体是一种对绞线。如附图说明图1及图2所示,对绞线50包括二条扭转成螺旋状的绝缘导线51,每一绝缘导线51包含一裸线52,及一被覆于该裸线52的绝缘层53,通常利用覆层挤制法(extrusion coating)制造。挤制时,令赤裸线随同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绝缘层53自模孔中挤出,成为绝缘导线51,俟硬化时,将二绝缘导线51扭转成螺旋状,形成对绞线50。由于习用对绞线50的二条绝缘导线51是在分离的情况下,扭转成螺旋状型样。因此,其中心距离(center to center distance)难以保持固定,以一条100公尺长的对绞线为例,二裸线52在该长度内任一点所测得的中心距离均不一致,结果是使对绞线的阻抗不能保持稳定,进而影响其传输特性。美国专利技术专利No5,734,126所公开的对绞线即在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所示,该对绞线60是在挤制时,令二裸线61一起随同绝缘层62自模孔中挤出,并在二绝缘导线63之间形成一脐带64,将二绝缘导线63沿著长度方向结合一起。或者如图4所示的对绞线70,令二裸线71一起随同绝缘层72自模孔中挤出,使二绝缘导线73如同二圆相切地粘结一起,将二绝缘导线73沿著长度方向结合一起。所述的对绞线,因为将二绝缘导线沿著长度方向结合一起,从而二裸线的中心距离在任何一点均为相同,使对绞线的阻抗能维持稳定,但因为不具有屏蔽措施,而易于辐射出可能干扰到其他对绞线及电子电气产品操作的电磁波,同时本身也不具有耐受电磁波干扰的能力。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绞线;其表层进一步包含有导体填充材料,以在二绝缘导线外形成屏蔽,使对绞线不会辐射出可能干扰到其他对绞线或电子电气产品操作的电磁波(EMI),同时本身也具备耐受电磁波干扰的能力(EMS),以符合电磁相容(EMC)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绞线,包含有二裸线;二绝缘层,分别被覆于每一裸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表层,被覆于每一绝缘层,将该二绝缘层沿著长度方向结合一起,并俟硬化后扭转成螺旋状。该表层进一步包含有导体填充材料。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由于二裸线被一被覆于绝缘层的表层结合一起,故二裸线的中心距离在其长度内的任何一点均能保持一致,使对绞线的阻抗可以维持稳定而提高其传输特性。2、由于表层进一步包含有导体填充材料,该填充材料乃以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型态,与作为表层的塑胶原料均匀地混合后,一同自模孔中挤出,而平均分布于表层中,藉此在二绝缘导线外形成屏蔽,使对绞线不会辐射出可能干扰到其他对绞线或电子电气产品操作的电磁波(EMI),同时本身也具备耐受电磁波干扰的能力(EMS),以符合电磁相容(EMC)的要求。由以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对绞线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并极具产业利用价值。图2取自图1中A-A线的剖面图。图3二绝缘导线结合一起的习用对绞线径向剖面图。图4二绝缘导线结合一起的另一习用对绞线径向剖面图。图5依据本技术而成的对绞线外观图。图6取自图5中B-B线的剖面图。件号说明50对绞线 51绝缘导线52裸线 53绝缘层60对绞线 61裸线62绝缘层 63绝缘导线64脐带 70对绞线71裸线 72绝缘层73绝缘导线 80对绞线81裸线 82绝缘层83绝缘导线 84表层85导体填充材料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达成上述目的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它特点参照下面配合图式的较佳如图5及图6所示,具体实现本技术的《对绞线》80包含二裸线81,及分别被覆于每一裸线81的绝缘层82。所述的裸线81可为实心、空心的铜线或镀锡的铜线,亦可由许多的细铜线绞成一股(绞股)。绝缘层82通常是热塑性塑胶,例如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等,利用覆层挤制法(extrusion coating)被覆于裸线81;挤制时,令二裸线81随同绝缘层82自模孔中挤出,形成绝缘导线83。对绞线80进一步包含一被覆于二绝缘导线83的表层84,该表层84亦为利用覆层挤制法挤出;挤制时,将二绝缘导线83一起随同表层84自模孔中挤出,使二绝缘导线83在长度方向结合一起,并俟硬由于二裸线81被一被覆于绝缘层82的表层84结合一起,故二裸线81的中心距离在其长度内的任何一点均能保持一致,使对绞线80的阻抗可以维持稳定,而提高其传输特性。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表层84进一步包含有导体填充材料85,该填充材料85乃以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型态,与作为表层84的塑胶原料均匀地混合后,一同自模孔中挤出,而平均分布于表层84中,藉此在二绝缘导线83外形成屏蔽,使对绞线80不会辐射出可能干扰到其他对绞线或电子电气产品操作的电磁波(EMI),同时本身也具备耐受电磁波干扰的能力(EMS),以符合电磁相容(EMC)的要求。依此构造而成的对绞线80,由于具有导体填充材料作为屏蔽,及二裸线中心距离相同的结构,故能防止电磁干扰,并使对绞线的阻抗可以维持稳定,极具产业利用价值,化后扭转成螺旋形,即为期望的对绞线80。需知,表层84与绝缘层82乃为相同或可相溶合的塑胶材料,例如绝缘层82为聚乙烯(PE),表层84亦为D聚乙烯(PE),使表层84在挤出时可与绝缘层82粘结一起。由于二裸线81被一被覆于绝缘层82的表层84结合一起,故二裸线81的中心距离在其长度内的任何一点均能保持一致,使对绞线80的阻抗可以维持稳定,而提高其传输特性。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表层84进一步包含有导体填充材料85,该填充材料85乃以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型态,与作为表层84的塑胶原料均匀地混合后,一同自模孔中挤出,而平均分布于表层84中,藉此在二绝缘导线83外形成屏蔽,使对绞线80不会辐射出可能干扰到其他对绞线或电子电气产品操作的电磁波(EMI),同时本身也具备耐受电磁波干扰的能力(EMS),以符合电磁相容(EMC)的要求。依此构造而成的对绞线80,由于具有导体填充材料作为屏蔽,及二裸线中心距离相同的结构,故能防止电磁干扰,并使对绞线的阻抗可以维持稳定,极具产业利用价值,应已符合新型专利的新颖性及进步性要件。当然,上述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全部事项应视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绞线,包含有二裸线;二绝缘层,分别被覆于每一裸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表层,被覆于每一绝缘层,该二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进兴
申请(专利权)人:乐荣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