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8709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33
本申请涉及一种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控制台和试验容器,所述试验容器开口处配合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下部设置有用于对沥青试样进行支撑定位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承接软化沥青的承接板,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加热部位位于盖体下部,加热件手持部位位于盖体上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挂放盖体的盖体支架,所述盖体支架包括一组支撑竖杆和固接在支撑竖杆顶端的支撑环,在所述底座上位于支撑环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本申请试验结束后,工作人员能够较为方便的将盖体挂放在支撑环上,支撑环下方的接水盘能够较好的承接从盖体上的加热件等装置上流下的液体,避免污染试验台面。试验台面。试验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沥青试验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软化点是指沥青试样受热软化而下垂时的温度,不同沥青有不同的软化点,工程用沥青软化点不能太低或太高,否则夏季融化、冬季脆裂,且不易施工。
[0003]目前沥青软化点的测定一般是通过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来进行,参照图1,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一般包括底座1、控制台2和试验容器3,控制台2和试验容器3位于底座1上,在试验容器3开口端设有盖体31,盖体31上设置有用于对沥青试样进行支撑定位的支撑架32,盖体31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台2连接用于对沥青试样进行加热的加热件33,位于支撑架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接收从支撑架32上降落的钢球的承接板34,当进行沥青软化点试验时,向试验容器3内添加5℃的水,将沥青试样放在支撑架32上并将支撑架32安装进试验容器3内,调节加热件33对沥青试样进行加热,直到沥青试样上的钢球穿过软化的沥青试样并下沉到承接板34上,记下该时刻控制台2显示的温度即为该沥青试样软化点,试验结束后倒掉试验容器3内的水并处理承接板34上的沥青及钢球,待加热件33自然冷却后即可进行下一次试验。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试验结束后倒掉试验容器3内的水时,盖体31及加热件33等装置直接放置在试验台面上,易污染试验台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污染台面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控制台和试验容器,所述试验容器开口处配合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下部设置有用于对沥青试样进行支撑定位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承接软化沥青的承接板,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加热部位位于盖体下部,加热件手持部位位于盖体上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挂放盖体的盖体支架,所述盖体支架包括一组支撑竖杆和固接在支撑竖杆顶端的支撑环,在所述底座上位于支撑环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验结束后,工作人员能够较为方便的将盖体及盖体下方的加热件等装置挂放在支撑环上,并将试验容器内的液体倒掉,在此过程中,支撑环下方的接水盘能够比较准确的承接下落的液体,避免污染试验台面。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环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数量的柔性支撑垫。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支撑垫较好的限制了盖体在支撑环上的水平移动,当盖体挂放在支撑环上时,盖体下边沿能够陷在柔性支撑垫内,盖体的挂放更加稳当。
[0011]优选的,在若干数量的所述柔性支撑垫上形成有一个环形的引导槽,引导槽大小
与盖体下边沿适配。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体下边沿能够较为准确的安装进柔性支撑垫上的引导槽内,进而盖体上的支撑架以及加热件等装置能够更好的对准接水盘。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竖杆下方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竖杆和底座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体连接在所述支撑竖杆下部的凸台、套设在所述凸台外部的螺纹套筒以及固接于所述底座上的螺纹柱,所述螺纹套筒开口朝下,且所述螺纹套筒与螺纹柱螺纹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竖杆螺纹连接在底座上,转动套设在支撑竖杆下部凸台上的螺纹套筒,能够较为方便的将支撑竖杆从底座上拆下来。
[0015]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拆卸支撑竖杆时手不易从螺纹套筒上滑脱,拆卸更为方便。
[0017]优选的,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支撑环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接水盘进行限位的滑槽,所述接水盘与滑槽可拆卸滑动连接,且所述滑槽开口朝外。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使得接水盘能够比较准确的放置在盖体上的支撑架以及加热件等装置下方,从而更好的承接下落的液体。
[0019]优选的,所述盖体支架一侧的支撑竖杆上设置有风冷组件,一组所述支撑竖杆有四根,所述风冷组件安装在相邻的两根支撑竖杆上,所述风冷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台电连接的风扇和用于安装所述风扇的风扇支杆,所述风扇支杆固接于相邻的两根支撑竖杆之间,所述风扇安装在风扇支杆上,所述风扇水平出风且出风口朝向所述盖体支架内部设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冷组件能够对盖体上的支撑架及加热件等装置进行风冷散热,使其能够更快的降温,缩短冷却时间,方便再次试验。
[0021]优选的,所述风扇支杆有两根,两根所述风扇支杆呈X形交叉固接在相邻的两根支撑竖杆之间,风扇支杆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撑竖杆固接,所述风扇安装在两根所述风扇支杆交叉位置处。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X型交叉固接在支撑竖杆上的风扇支杆对风扇的支撑的更加稳固,风扇安装在交叉位置处也更加稳固。
[0023]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试验容器盛放座,所述试验容器盛放座内凸出设置有用于配合试验容器开口的引流台,引流台呈锥形,且引流台外壁上间隔设置有的若干条由上至下的引流槽。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完试验容器内的液体并洗净试验容器后,工作人员可将试验容器倒过来放置在试验容器盛放座的引流台上晾干,试验容器上残留的水能够沿引流槽流入试验容器盛放座内。
[0025]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试验容器盛放座适配的容纳槽,所述试验容器盛放座可拆卸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对试验容器盛放座起到了较好的限位作用,放置试验容器时试验容器盛放座不易在底座上水平移动,进而使得试验容器放置的更加稳当。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盖体支架并在盖体支架下部设置接水盘,试验结束后工作人员能够将盖体挂放在支撑环上,从盖体上的支撑架以及加热件等装置上流下来的液体能够
直接滴落到接水盘中,避免污染试验台面;
[0029]2.通过在盖体支架上设置风冷组件,能够对盖体上的支撑架及加热件等装置进行风冷散热,使其降温更快,缩短冷却时间,方便再次试验;
[0030]3.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试验容器盛放座,试验结束倒完试验容器内的液体并洗净试验容器后,工作人员可较为方便的将试验容器倒扣到试验容器盛放座上将其晾干。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相关技术中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实施例中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为了展示盖体支架和试验容器盛放座内部结构的爆炸图;
[0034]图4是为了展示风冷组件和盖体支架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滑槽;12、容纳槽;2、控制台;3、试验容器;31、盖体;32、支撑架;321、支撑杆;322、支撑板;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控制台(2)和试验容器(3),所述试验容器(3)开口处配合设置有盖体(31),所述盖体(31)下部设置有用于对沥青试样进行支撑定位的支撑架(32),所述支撑架(32)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承接软化沥青的承接板(34),所述盖体(31)上还设置有加热件(33),所述加热件(33)加热部位位于盖体(31)下部,加热件(33)手持部位位于盖体(31)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挂放盖体(31)的盖体支架(4),所述盖体支架(4)包括一组支撑竖杆(41)和固接在支撑竖杆(41)顶端的用于承托盖体(31)的支撑环(42),在所述底座(1)上位于支撑环(42)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4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数量的柔性支撑垫(4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若干数量的所述柔性支撑垫(421)上形成有一个环形的引导槽(4211),引导槽(4211)大小与盖体(31)下边沿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竖杆(41)下方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竖杆(41)和底座(1)的连接件(43),所述连接件(43)包括一体连接在所述支撑竖杆(41)下部的凸台(431)、套设在所述凸台(431)外部的螺纹套筒(432)以及固接于所述底座(1)上的螺纹柱(433),所述螺纹套筒(432)开口朝下,且所述螺纹套筒(432)与螺纹柱(433)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软化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432)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纹(432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嘉欣邹强余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深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