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疗仪治疗头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869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33
本申请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疗仪治疗头的检测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台面、第一水平导轨、第一丝杠、运行导柱、光探头、控制模块以及第一驱动件;第一水平导轨设置在工作台面上方,第一丝杠设置在第一水平导轨上,且与第一水平导轨为转动连接;运行导柱与第一水平导轨为滑动连接,且与第一丝杠为螺纹连接;光探头设置在运行导柱下端,且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一丝杠的一端,且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工作台面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检测维修过程中LED的光源对维修人员人眼的伤害,同时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效率。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疗仪治疗头的检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疗仪治疗头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LED作为新一代的照明产品,具有低能耗、省电、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反应快等特点,被逐渐利用在光疗仪产品上;伴随着治疗头的使用,治疗头中一些LED可能会受损失效,此时需要维修人员采用目检的方式对治疗头中的LED的光源亮度进行检测。
[000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光疗仪一般是针对皮肤、关节等特定区域进行直射治疗,因此维修人员采用目检的方式对治疗头中的LED的光源亮度进行检测会使维修人员产生眩晕,并容易致使维修人员的人眼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降低检测维修过程中LED的光源对维修人员人眼的伤害,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疗仪治疗头的检测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疗仪治疗头的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光疗仪治疗头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面、第一水平导轨、第一丝杠、运行导柱、光探头、控制模块以及第一驱动件;第一水平导轨设置在工作台面上方,第一丝杠设置在第一水平导轨上,且与第一水平导轨为转动连接;运行导柱与第一水平导轨为滑动连接,且与第一丝杠为螺纹连接;光探头设置在运行导柱下端,且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一丝杠的一端,且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工作台面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治疗头中LED的光源亮度时,首先将治疗头放置于工作台面上,然后在显示屏上输入起点位置信息和检测区域位置信息,接着控制控制模块启动第一驱动件,使第一丝杠开始转动;随着第一丝杠的转动,运行导柱和光探头将会沿第一水平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光探头将会对治疗头中的每一个LED的光源亮度进行一一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实时反馈至显示屏中;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检测维修过程中LED的光源对维修人员人眼的伤害,同时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0008]优选的,第一水平导轨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设置在工作台面上,且与第一水平导轨相垂直;第一水平导轨的两端均连接有滑动导柱,滑动导柱与第二水平导轨为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水平导轨中的一个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杠,另一个内部转动连接有光杠,第二丝杠与滑动导柱为螺纹连接,光杠与滑动导柱为滑动连接;第二丝杠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治疗头中LED的光源亮度时,控制模块可以同时启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使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同时进行转动,从而使运行导柱和光探头同时能够沿第一水平导轨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水平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这样的设计大大扩大了光探头的检测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0010]优选的,运行导柱下端连接有摄像头,摄像头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摄像头的设置便于将受损的LED的图像信息实时反馈至显示屏上,从而便于维修人员掌握LED的受损情况,进一步降低了检测维修过程中LED的光源对维修人员人眼的伤害。
[0012]优选的,工作台面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上端敞口的支撑座,支撑座设置在工作台面上,且下端连通有抽气管;支撑座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一支撑透气板;抽气管远离支撑座的一端连通有抽气泵,抽气泵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装置的设置实现了治疗头的固定,降低了治疗头在检测过程发生偏移,进而导致检测结果发生偏差的可能性,保证了检测效率。
[0014]优选的,第一支撑透气板靠近抽气管的一侧设置有水平的第二支撑透气板,第二支撑透气板与第一支撑透气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三支撑透气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透气板和第三支撑透气板的设置提高了第一支撑透气板的支撑强度,降低了因吸力过大导致第一支撑透气板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0016]优选的,第一支撑透气板远离第三支撑透气板的端面粘接有软质包层。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软质包层降低了治疗头被刮伤的可能性。
[0018]优选的,软质包层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抽气管上设置有蝶阀,蝶阀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实时将治疗头对软质包层的压力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蝶阀,从而实现抽气管内抽气量的调节,这样的设计便于在第一支撑透气板保持水平状态下,使治疗头能够实现最稳固的固定。
[0020]优选的,工作台面上罩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外表面粘接有滤光膜。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护罩和滤光膜进一步降低了检测维修过程中LED的光源对维修人员人眼的伤害。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3]1.检测治疗头中LED的光源亮度时,首先将治疗头放置于工作台面上,然后在显示屏上输入起点位置信息和检测区域位置信息,接着控制控制模块启动第一驱动件,使运行导柱和光探头沿第一水平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光探头将会对治疗头中的每一个LED的光源亮度进行一一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实时反馈至显示屏中;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检测维修过程中LED的光源对维修人员人眼的伤害,同时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0024]2.第二水平导轨、第二丝杠、光杠、滑动导柱以及第二驱动件的设置大大扩大了光探头的检测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0025]3.摄像头的设置便于将受损的LED的图像信息实时反馈至显示屏上,从而便于维修人员掌握LED的受损情况,进一步降低了检测维修过程中LED的光源对维修人员人眼的伤害;
[0026]4.固定装置的设置实现了治疗头的固定,降低了治疗头在检测过程发生偏移,进而导致检测结果发生偏差的可能性,保证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隐藏防护罩后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系统图;
[0030]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突出展示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0031]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突出展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工作台面;2、XY轴移动装置;21、第一水平导轨;22、第一丝杠;23、运行导柱;231、竖直部分;232、水平部分;233、滑块;24、第一驱动件;25、第二水平导轨;251、滑轨;26、第二丝杠;27、光杠;28、滑动导柱;29、第二驱动件;3、光探头;4、固定装置;41、支撑座;42、第一支撑透气板;43、抽气管;44、抽气泵;45、第二支撑透气板;46、第三支撑透气板;5、显示屏;6、控制模块;7、摄像头;8、压力传感器;9、蝶阀;10、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疗仪治疗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面(1)、第一水平导轨(21)、第一丝杠(22)、运行导柱(23)、光探头(3)、控制模块(6)以及第一驱动件(24);第一水平导轨(21)设置在工作台面(1)上方,第一丝杠(22)设置在第一水平导轨(21)上,且与第一水平导轨(21)为转动连接;运行导柱(23)与第一水平导轨(21)为滑动连接,且与第一丝杠(22)为螺纹连接;光探头(3)设置在运行导柱(23)下端,且与控制模块(6)电连接;第一驱动件(24)设置在第一丝杠(22)的一端,且与控制模块(6)电连接;工作台面(1)上设置有显示屏(5),显示屏(5)与控制模块(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疗仪治疗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水平导轨(21)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水平导轨(25),第二水平导轨(25)设置在工作台面(1)上,且与第一水平导轨(21)相垂直;第一水平导轨(21)的两端均连接有滑动导柱(28),滑动导柱(28)与第二水平导轨(25)为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水平导轨(25)中的一个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杠(26),另一个内部转动连接有光杠(27),第二丝杠(26)与滑动导柱(28)为螺纹连接,光杠(27)与滑动导柱(28)为滑动连接;第二丝杠(2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件(29),第二驱动件(29)与控制模块(6)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轶张健郭庆霞易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盈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