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763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包括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支架结构;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于结构站台层底板上的钢管柱组件,所述钢管柱组件位于两侧的轨行区之间;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组件上端的主梁;以及通过所述主梁搭建于所述钢管柱组件上方的次梁;所述上部支架结构选用盘扣式满堂支架;所述上部支架结构与所述下部支撑结构的次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体系布置了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支架结构,预留作业空间大,为轨行区预留作业空间,可与站后单位平行作业,互不干扰;该支撑体系结构新颖,满足工期紧张情况下的地铁车站施工要求,实现了站后单位提前进场铺轨施工,大幅度缩短整个车站的施工周期。大幅度缩短整个车站的施工周期。大幅度缩短整个车站的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地铁车站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剧增,交通拥堵的情况在大部分城市都可以见到,而修建地铁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0003]地铁车站修建主要分为土建施工以及站后装饰装修施工,传统土建施工过程中车站各层板均需要搭设支架进行施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承插型盘扣式支撑架的普及,盘扣架成为土建施工支架搭设的不二选择,但是该支架并不能完全满足各类施工要求,特别是工期紧张的施工环境下,无法为站后单位快速进场提供便利。
[0004]现有技术中,地铁车站土建施工常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撑架进行施工,由于该支架具有搭设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已在地铁建设领域迅速普及,但其缺陷也较为明显,由于其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租赁费用高,特别是需要搭设满堂支架时,空间性降低,难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施工要求。
[0005]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下车站站台层的支撑体系,可以为站内铺设轨道提供作业空间,且不受上层板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待结构封顶后拆除即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能够适应复杂环境下车站站台层的施工要求、为站内铺设轨道提供作业空间、不受上层板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为站后施工提供高效便利施工条件的支撑体系。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的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该支撑体系包括:
[0009]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支架结构;
[0010]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包括:
[0011]支撑于结构站台层底板上的钢管柱组件,所述钢管柱组件位于两侧的轨行区之间;
[0012]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组件上端的主梁;以及
[0013]通过所述主梁搭建于所述钢管柱组件上方的次梁;
[0014]所述次梁的两端延伸至两侧的结构侧墙处,且所述次梁与所述结构侧墙通过连接结构固连;
[0015]所述上部支架结构选用盘扣式满堂支架;
[0016]所述上部支架结构与所述下部支撑结构的次梁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柱组件包括三排间隔布置的钢管柱;
[0018]两侧的所述钢管柱靠近对应一侧的所述轨行区布置;
[0019]所述钢管柱的下端与所述结构站台层底板固连。
[0020]进一步的,每排所述钢管柱的上端均支撑一根所述主梁;
[0021]所述主梁沿所述轨行区的延伸方向延伸,且所述主梁选用工字钢;
[0022]所述次梁为沿垂直于所述轨行区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工字钢;
[0023]所述次梁通过所述主梁布置于所述轨行区的上方。
[002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0025]布置于所述次梁和所述结构侧墙之间的钢板;以及
[0026]支撑于所述次梁和所述结构侧墙的下方的连接处的角钢;
[0027]所述钢板通过膨胀螺栓与两侧的次梁和所述结构侧墙固连,所述角钢靠近所述结构侧墙一侧通过膨胀螺栓固连。
[0028]进一步的,所述盘扣式满堂支架包括:
[0029]沿所述次梁的延伸方向布置的两根盘扣架横杆,两根所述盘扣架横杆间隔布置;以及
[0030]间隔固定于两根盘扣架横杆之间的多根盘扣架立杆;
[0031]所述上部支架结构还包括:
[0032]铺设于所述盘扣式满堂支架上端的模板组件。
[0033]进一步的,所述模板组件包括:
[0034]铺设于所述盘扣式满堂支架上端的主楞,所述主楞选用工字钢;
[0035]铺设于所述主楞上表面的次楞,所述次楞选用方木;以及
[0036]铺设于所述次楞上表面的模板;
[0037]所述次楞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次楞间隔布置于所述主楞的上表面;
[0038]所述模板选用复合高强竹胶板。
[0039]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支架结构的两端为轨顶风道;
[0040]所述轨顶风道位于所述轨行区的上方。
[004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2]本技术的支撑体系布置了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支架结构,预留作业空间大,为轨行区预留作业空间,可与站后单位平行作业,互不干扰;该支撑体系结构新颖,满足工期紧张情况下的地铁车站施工要求,实现了站后单位提前进场铺轨施工,大幅度缩短整个车站的施工周期。
[0043]本技术的支撑体系便于施工,且结构形式不单一,采用组合模架的形式,具有灵活性和独特性。
附图说明
[00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的整体立
面结构图;
[004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的次梁与结构侧墙的连接结构图。
[0047]附图标记说明:
[0048]1、钢管柱;2、主梁;3、次梁;4、结构站台板;5、盘扣架横杆;6、盘扣架立杆;7、主楞;8、次楞;9、模板;10、结构站台层底板;11、结构站台层顶板;12、轨行区;13、结构侧墙;14、轨顶风道;15、膨胀螺栓;16、角钢;17、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50]参见图1~图2所示;
[0051]本技术的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该支撑体系包括:
[0052]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支架结构;
[0053]下部支撑结构包括:
[0054]支撑于结构站台层底板10上的钢管柱组件,钢管柱组件位于两侧的轨行区12之间;
[0055]固定于钢管柱组件上端的主梁2;以及
[0056]通过主梁2搭建于钢管柱组件上方的次梁3;
[0057]次梁3的两端延伸至两侧的结构侧墙13处,且次梁3与结构侧墙13通过连接结构固连;
[0058]上部支架结构选用盘扣式满堂支架;
[0059]上部支架结构与下部支撑结构的次梁3连接。
[0060]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支撑体系,该支撑体系分为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支架结构;而本实施例公开的下部支撑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布置有钢管柱组件、主梁2和次梁3;施工时,首先在已浇筑结构的结构站台层底板10上的设计位置固定钢管柱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体系包括: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支架结构;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于结构站台层底板(10)上的钢管柱组件,所述钢管柱组件位于两侧的轨行区(12)之间;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组件上端的主梁(2);以及通过所述主梁(2)搭建于所述钢管柱组件上方的次梁(3);所述次梁(3)的两端延伸至两侧的结构侧墙(13)处,且所述次梁(3)与所述结构侧墙(13)通过连接结构固连;所述上部支架结构选用盘扣式满堂支架;所述上部支架结构与所述下部支撑结构的次梁(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组件包括三排间隔布置的钢管柱(1);两侧的所述钢管柱(1)靠近对应一侧的所述轨行区(12)布置;所述钢管柱(1)的下端与所述结构站台层底板(10)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钢管柱(1)的上端均支撑一根所述主梁(2);所述主梁(2)沿所述轨行区(12)的延伸方向延伸,且所述主梁(2)选用工字钢;所述次梁(3)为沿垂直于所述轨行区(1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工字钢;所述次梁(3)通过所述主梁(2)布置于所述轨行区(12)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站后单位进场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布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振芳赵圣武董永杨继辉梁琳娄兴李桐李锁辉张艳鹏徐显攀马恒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