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7425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及方法,沉淀池包括:改造池体,为原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后池体;改造池体内池底设混凝土找平层;分隔设依次连通的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区、沉淀区、泵坑和出水总渠;改造池体内分设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管,两者一端分别与沉淀区的污泥斗内连通,另一端分别接第一、二污泥提升装置;改造池体的外壁侧壁上设有进水渠,进水渠的出水端与混合区内连通;PLC控制装置和第一、二污泥提升装置,均设在改造池体的泵坑内,第一、二污泥提升装置分别连接在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管上,各套污泥提升装置均与PLC控制装置电气连接。通过利用现有闲置池体,较低了改造成本,能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处理效果。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系统改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污水处理厂常见的深度处理工艺有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V型滤池、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等几种类型以及它们的变形工艺。其中,高效沉淀池工艺的应用最为广泛,其具有占地面积省、出水效果好等特点。
[0003]国内部分污水处理厂由于设计及建设的实际情况,导致在厂区内工艺设计流程不合理,先期建设的工艺构筑物存在闲置或半废弃的现象,同时,随着环境保护需求的提升,各地污水处理厂均面临大量出水标准提高的要求,需要新建深度处理单元以满足相关要求。因此,旧有污水处理厂如何利用现有构筑物的改造实现出水水质提升,成为了目前行业内较为关注的热点。
[0004]对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需要追加投资。但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由于未能充分利用原有池体的结构特点,多存在投资较大,改造效果不好,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及方法,能解决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所存在的投资较大,改造效果不好,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包括:
[0008]一种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9]改造池体,为污水处理厂的原悬浮填料生物池清空内部悬浮填料、拆除导流墙,封堵原进、出水管洞口得到的改造后池体;
[0010]所述改造池体内池底设有混凝土找平层,所述混凝土找平层覆盖该改造池体内除沉淀区中心的预留污泥斗位置的底部;
[0011]所述改造池体内池底的混凝土找平层上间隔设有多个隔墙,将该改造池体内分隔为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区、沉淀区、出水总渠和泵坑,所述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区、沉淀区和出水总渠依次连通,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污泥斗;所述泵坑处于所述絮凝区的中间部位;
[0012]所述沉淀区内设有隔墙,将该沉淀区内分隔为依次连通的预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
[0013]所述改造池体内分别设有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管,所述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管一端分别与所述沉淀区的污泥斗内连通,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污泥提升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剩余污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污泥提升装置的进口端连接;
[0014]所述改造池体的外壁侧壁上设有进水渠,所述进水渠的出水端与所述混合区内连通;
[0015]PLC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一、第二污泥提升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泵坑内,第一、第二污泥提升装置均与所述PLC控制装置电气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高效沉淀池的方法,包括:
[0017]步骤S1,根据污水处理厂原工艺流程,设定改造后的高效沉淀池的混合区停留时间、絮凝区停留时间和沉淀区表面负荷;
[0018]步骤S2,清空悬浮填料生物池的原池体内堆积的填料,拆除原池体内的导流墙,封堵原池体内的原进、出水管洞口;
[0019]步骤S3,在清空后的所述原池体内的池底分别设置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管,用混凝土在所述原池体内的底面上进行二次浇筑找平,二次浇筑后的底面与改造池体的池顶标高的高度符合高效沉淀池的总高度要求,在对应于改造池体内沉淀区中心的预留污泥斗位置不进行二次浇筑,所述回流污泥管和剩余污泥管的另一端分别位于预留污泥斗的上下位置处,得到改造池体;
[0020]步骤S4,在所述改造池体内设置隔墙,将所述改造池体内分隔为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区、沉淀区、出水总渠和泵坑,在所述沉淀区内设置隔墙,将所述沉淀区内分隔为依次连通的预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所述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区、沉淀区和出水总渠依次连通;所述泵坑设置在所述絮凝区的中间部位;
[0021]步骤S5,在所述改造池体的一侧新建挂壁式进水渠,所述挂壁式进水渠与所述混合区连通;
[0022]步骤S6,在所述泵坑内设置第一、第二污泥提升装置和PLC控制装置,第一、第二污泥提升装置分别与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管连接。
[0023]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及方法,其有益效果为:
[0024]通过保留并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的悬浮填料生物池原有池体,改造为高效沉淀池,可以有效缩减投资成本,实现对于生化池出水水质的有效提升,出水SS可由20mg/l降至10mg/l甚至更低,出水TP可由1mg/l降至0.5mg/l以下,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现有闲置构筑物,实现资源发有效利用及节省投资与运行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的平面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的方法流程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待改造的悬浮填料生物池池体的侧面剖视图;
[0029]图中:1

混合区;2

絮凝区;3

推流区;4

沉淀区;41

预沉淀区;42

斜管沉淀区;5

出水总渠;6

泵坑;7

第一污泥提升装置;8

第二污泥提升装置;9

改造池体;10

储泥池或
进水调节池;11

原悬浮填料生物池;12

原悬浮填料生物池的一号缺氧池;13

原悬浮填料生物池的一号好氧池;14

原悬浮填料生物池的二号好氧池;15

原悬浮填料生物池的二号缺氧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3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包括:
[0032]改造池体,为污水处理厂的原悬浮填料生物池清空内部悬浮填料、拆除导流墙,封堵原进、出水管洞口得到的改造后池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改造池体,为污水处理厂的原悬浮填料生物池清空内部悬浮填料、拆除导流墙,封堵原进、出水管洞口得到的改造后池体;所述改造池体内池底设有混凝土找平层,所述混凝土找平层覆盖该改造池体内除沉淀区中心的预留污泥斗位置的底部;所述改造池体内池底的混凝土找平层上间隔设有多个隔墙,将该改造池体内分隔为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区、沉淀区、出水总渠和泵坑,所述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区、沉淀区和出水总渠依次连通,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污泥斗;所述泵坑处于所述絮凝区的中间部位;所述沉淀区内设有隔墙,将该沉淀区内分隔为依次连通的预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所述改造池体内分别设有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管,所述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管一端分别与所述沉淀区的污泥斗内连通,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污泥提升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剩余污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污泥提升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改造池体的外壁侧壁上设有进水渠,所述进水渠的出水端与所述混合区内连通;PLC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一、第二污泥提升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泵坑内,第一、第二污泥提升装置均与所述PLC控制装置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渠采用钢筋混凝土进水渠或不锈钢进水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高效沉淀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3min;所述絮凝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所述斜管沉淀区的表面负荷为5~9m3/m2/h。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高效沉淀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比为经污水变化系数转换后的峰值流量的2~8%。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高效沉淀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泥池或进水调节池,由设置于所述改造池体内的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区、沉淀区和出水总渠外的剩余池体构成;还包括:搅拌器,设置在所述储泥池或进水调节池内。6.一种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高效沉淀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宸林甲连宝良狄剑英刘杰李传举韦峰刘巨波苗雪娜齐亚玲陈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