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钢筋桁架组合楼板装配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713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钢筋桁架组合楼板装配的施工方法,包括应用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其结构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其楼板为钢筋桁架楼承板装配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满铺脚手架搭设、砼梁底模安装、砼梁钢筋绑扎、砼梁桁架式加强型侧模安装、安装支撑托架、钢筋桁架楼承板封边角钢安装、钢筋桁架楼承板铺设安装、楼板钢筋及附加钢筋绑扎、框架梁和楼板混凝土浇筑施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可以满足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实现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式施工,有效响应了国家大力推广的装配式建筑的号召,也提高现场的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快施工进度。快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钢筋桁架组合楼板装配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桁架组合楼板装配的
,尤其涉及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钢筋桁架组合楼板装配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层建筑或楼层建筑体系中的楼板形式主要有现浇混凝土楼板或钢筋桁架楼层板。传统的楼板施工过程主要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通过搭设脚手架,在脚手架上方铺设钢筋桁架楼层板,在钢筋桁架楼层板上方浇筑混凝土,通过钢筋桁架楼层板楼板浇筑混凝土及上层建筑物传递过来的荷载进行承压。
[0003]传统的楼承板施工工艺存在一些问题:施工周期长、而且施工效率低,另外,钢筋桁架楼层板需要承担浇筑楼板混凝土的自重以及施工荷载时,钢筋桁架楼层板承受荷载的能力有限,而在钢筋桁架楼层板的中部缺乏支撑,所以钢筋桁架楼承板不能承担上层传递来的荷载,影响楼层的施工和施工质量,存在施工安全隐患。
[0004]除此之外,传统的施工工艺没有考虑对钢筋桁架楼承板传递过来的楼板端部荷载支撑,容易导致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爆浆。
[0005]由此可知,现有的施工工艺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钢筋桁架楼层板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周期长、施工效率低、承载上层建筑的荷载能力有限、影响楼层的施工和施工质量、存在施工安全隐患、没有考虑对钢筋桁架楼承板传递过来的楼板端部荷载支撑、容易发生爆浆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安装有支撑托架承担浇筑楼板混凝土的自重以及施工荷载、并协助楼板承担上层传递来的荷载、确保施工进度的进行、提高施工安全性、对侧模进行加强处理以承受钢筋桁架楼承板传递过来的楼板端部荷载、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引起爆浆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钢筋桁架组合楼板装配的施工方法。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钢筋桁架组合楼板装配的施工方法,包括应用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其结构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其楼板为钢筋桁架楼承板装配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满铺脚手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支撑模板进行计算,并根据施工图纸搭设满铺脚手架支模;
[0009]步骤2)砼梁底模安装:对砼梁底模进行精确放线,并在搭设好的脚手架上方铺设和安装砼梁底部模板;
[0010]步骤3)砼梁钢筋绑扎:采用原位法绑扎砼梁钢筋,并进行工序验收;
[0011]步骤4)砼梁桁架式加强型侧模安装:对侧模进行加强处理,这是为了防止以后浇筑混凝土时,砼梁侧模发生变形引起爆浆,以及考虑承受钢筋桁架楼承板传递过来的楼板
端部荷载的需要,该加强处理所采用的做法是在侧模外增加木方做成的桁架以加强侧模的承载能力以抵抗钢筋混凝土侧的压力,并承受楼板端部的竖向荷载;
[0012]步骤5)安装支撑托架:在满铺脚手架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托架以便在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完成后从钢筋桁架楼承板下方中间段向上支撑钢筋桁架楼承板,通过支撑托架共同承担浇筑楼板混凝土的自重以及施工荷载,并在继续向上施工时,由支撑托架协助钢筋桁架楼承板来承担其上层传递过来的荷载;
[0013]步骤6)钢筋桁架楼承板封边角钢安装:在钢筋桁架楼承板和钢筋混凝土梁的交接位置安装有封边角钢,所述封边角钢作为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连接固定点;
[0014]步骤7)钢筋桁架楼承板铺设安装:将钢筋桁架楼承板铺设并安装在钢筋混凝土梁处,将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支座钢筋与封边角钢压实后焊接固定,以确保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钢筋混凝土梁模板之间没有空隙从而来防止漏浆;
[0015]步骤8)楼板钢筋及附加钢筋绑扎:按施工图纸要求,对钢筋桁架楼承板绑扎钢筋以及附加钢筋;
[0016]步骤9)框架梁和楼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按施工图纸要求对钢筋进行隐蔽验收后,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结构梁进行浇筑施工,对钢筋桁架楼承板浇筑混凝土。
[0017]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桁架式加强型侧模板包括侧模和桁架式加强木方,所述桁架式加强木方设于侧模的外侧,所述侧模采用15mm厚的木板,所述桁架式加强木方由上弦、下弦、直腹杆组成,所述直腹杆固定于上弦和下弦之间,所述侧模和桁架式加强木方的尺寸均为100x80木方。
[0018]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支撑托架安装在满铺脚手架的上方并设于钢筋桁架楼承板四分之一的板跨位置处,所述支撑托架包括支撑底架、支撑立柱、调节托架,所述支撑立柱设于调节托架和支撑底架之间,所述调节托架的底端套在支撑立柱的顶部,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和支撑底架相焊接,所述调节托架的顶端固定有顶托木方,所述支撑托架通过顶托木方来承载钢筋桁架楼承板上层传递过来的荷载。
[0019]优选地,所述支撑底架包括支撑主梁、支撑次梁、防倾覆连接杆,所述支撑主梁分别设于支撑次梁的两侧并焊接,所述防倾覆连接杆设于支撑主梁的一侧并与支撑主梁相焊接,所述防倾覆连接杆的下方设有底架固定件,所述防倾覆连接杆通过底架固定件固定在脚手架上方,所述支撑主梁设置为通长钢管。
[0020]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包括立柱和限位帽,所述限位帽和立柱的柱顶相连,所述限位帽为特制的焊接组合件,所述限位帽由环板和短管组成,所述环板焊接在短管的上方,所述环板的厚度为6mm,所述短管采用规格为φ60x4钢管。
[0021]优选地,所述调节托架包括调节杆、转动机构、防倾覆限位器,所述转动机构设于调节杆的中部并与调节杆相连,所述防倾覆限位器设于调节杆和转动机构的下方并与调节杆的底部相连,所述调节杆的顶部焊接有调节顶托,所述转动机构对调节杆的高度进行调节以实现对调节顶托的高度调节。
[0022]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调节器和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设于调节器的外侧并与调节器相连,所述调节器通过调节开关进行调节。
[0023]优选地,所述防倾覆限位器采用特制圆螺母以便防倾覆限位器与调节杆进行装配连接,所述防倾覆限位器的内径尺寸为M30螺纹,其外经尺寸为φ41mm,其长度为50mm。
[0024]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封边角钢安装在钢筋桁架楼承板和钢筋混凝土梁的交接位置,所述封边角钢的规格为L50x4。
[0025]优选地,步骤7中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底模和钢筋桁架,所述底模设于钢筋桁架的下方并与钢筋桁架焊接构成一个稳定的支撑模板结构以承受混凝土浇筑的自重和施工荷载,所述底模采用镀锌钢板,所述底模的厚度为0.5mm,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所述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分别上、下平行设置,所述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之间设置有连续型的腹杆钢筋,所述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通过腹杆钢筋焊接成一体。
[002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至少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结构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其楼板采用为钢筋桁架楼承板进行装配的施工方法,这种框架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钢筋桁架组合楼板装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其结构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其楼板为钢筋桁架楼承板装配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满铺脚手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支撑模板进行计算,并根据施工图纸搭设满铺脚手架支模;步骤2)砼梁底模安装:对砼梁底模进行精确放线,并在搭设好的脚手架上方铺设和安装砼梁底部模板;步骤3)砼梁钢筋绑扎:采用原位法绑扎砼梁钢筋,并进行工序验收;步骤4)砼梁桁架式加强型侧模安装:对侧模进行加强处理,这是为了防止以后浇筑混凝土时,砼梁侧模发生变形引起爆浆,以及考虑承受钢筋桁架楼承板传递过来的楼板端部荷载的需要,该加强处理所采用的做法是在侧模外增加木方做成的桁架以加强侧模的承载能力以抵抗钢筋混凝土侧的压力并承受楼板端部的竖向荷载;步骤5)安装支撑托架:在满铺脚手架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托架以便在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完成后从钢筋桁架楼承板下方中间段向上支撑钢筋桁架楼承板,通过支撑托架共同承担浇筑楼板混凝土的自重以及施工荷载,并在继续向上施工时,由支撑托架协助钢筋桁架楼承板来承担其上层传递过来的荷载;步骤6)钢筋桁架楼承板封边角钢安装:在钢筋桁架楼承板和钢筋混凝土梁的交接位置安装有封边角钢,所述封边角钢作为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连接固定点;步骤7)钢筋桁架楼承板铺设安装:将钢筋桁架楼承板铺设并安装在钢筋混凝土梁处,将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支座钢筋与封边角钢压实后焊接固定,以确保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钢筋混凝土梁模板之间没有空隙从而来防止漏浆;步骤8)楼板钢筋及附加钢筋绑扎:按施工图纸要求,对钢筋桁架楼承板绑扎钢筋以及附加钢筋;步骤9)框架梁和楼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按施工图纸要求对钢筋进行隐蔽验收后,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结构梁进行浇筑施工,对钢筋桁架楼承板浇筑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钢筋桁架组合楼板装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桁架式加强型侧模板包括侧模和桁架式加强木方,所述桁架式加强木方设于侧模的外侧,所述侧模采用15mm厚的木板,所述桁架式加强木方由上弦、下弦、直腹杆组成,所述直腹杆固定在上弦和下弦之间,所述侧模和桁架式加强木方的尺寸均为100x80木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钢筋桁架组合楼板装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支撑托架安装在满铺脚手架的上方并设于钢筋桁架楼承板四分之一的板跨位置处,所述支撑托架包括支撑底架、支撑立柱、调节托架,所述支撑立柱设于调节托架和支撑底架之间,所述调节托架的底端套在支撑立柱的顶部,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和支撑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佳李慧莹李明黄亮忠伍俊锋王诗铖李向勇张伟庭毛鹏孔庆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