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空升降的充电桩,包括驱动箱,驱动箱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驱动箱的内腔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箱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壳体,两组壳体的内腔均通过轴承设置有丝杆,且丝杆的顶部与驱动组件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组件工作带动丝杆转动,在滑轨和滑块的滑动配合下,使得活动套能够沿着丝杆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带动充电桩主体移动到电动汽车上方,便于对充电桩主体实现垂直升降的工作,方便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也可方便的撤回到原来的位置,便于悬空复位,避免地面雨水影响,提高了该充电桩的实用性。电桩的实用性。电桩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空升降的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
,具体为一种悬空升降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或者是带有电动驱动的混合动力车型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相应的充电桩也逐渐的出现在各大城市中,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但是现有的充电桩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0003]现有的充电桩不具有升降功能,通常是固定在墙壁或地面上,使得充电桩的灵活性比较差,一般地面受到雨水浸没后容易造成充电桩漏电隐患,此外现有的充电桩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外力撞击时容易造成损坏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空升降的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空升降的充电桩,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驱动箱的内腔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箱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壳体,两组所述壳体的内腔均通过轴承设置有丝杆,且丝杆的顶部与驱动组件的底部连接,两组所述丝杆的外壁均套设有活动套,两组所述活动套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驱动箱的一端安装有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外壁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座内腔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伸缩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固定螺栓,所述连接组件的连接板位于驱动箱顶部的左右两端,两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均螺接有固定螺栓。
[000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将连接板与屋顶连接,拧紧固定螺栓,方便将连接板固定安装,使得充电桩主体在使用时处于悬空的状态。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从动轮、从动轴、连接皮带、主动轮、主动轴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位于驱动箱内腔顶部的左端,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外壁设置有主动轮,所述驱动箱内腔的右端通过轴承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壁设置有从动轮,且从动轮通过连接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轴和主动轴的底部与丝杆的顶部连接。
[000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驱动电机启动通过主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连接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使得从动轴转动,进而能够带动两组丝杆同步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滑轨,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滑块,且两组滑块位于两组滑轨之间。
[00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滑块和滑轨的配合作用,能够对活动套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活动套能够始终沿着丝杆进行垂直升降,方便对充电桩主体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
[0012]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弹簧、缓冲板和固定板,所述缓冲组件的固定板位于缓冲座的外壁,所述固定板远离充电桩主体的一端等间距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远离缓冲座的一端设置有缓冲板。
[00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充电桩主体受到外力冲击时,缓冲板直接与冲击物接触,此时缓冲弹簧受力产生形变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充电桩主体在使用时更加平稳。
[0014]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支撑板、复位弹簧、挡块、主动轮、活动杆和夹持板,所述伸缩组件的支撑板位于缓冲座内腔的前后两端,所述支撑板之间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内腔等间距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充电桩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活动杆靠近充电桩主体的一端安装有夹持板,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套设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位于夹持板和横板之间。
[00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利用夹持板推动活动杆移动,从而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便于调整两组夹持板之间的间距,使得缓冲座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充电桩主体。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驱动组件工作带动丝杆转动,在滑轨和滑块的滑动配合下,使得活动套能够沿着丝杆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带动充电桩主体移动到电动汽车上方,便于对充电桩主体实现垂直升降的工作,方便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也可方便的撤回到原来的位置,便于悬空复位,避免地面雨水影响,提高了该充电桩的实用性;
[0018](2)利用伸缩组件中夹持板推动活动杆移动,从而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便于调整两组夹持板之间的间距,使得缓冲座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充电桩主体,当充电桩主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力外力撞击时,缓冲板直接与撞击物接触,此时缓冲弹簧受力产生形变对撞击力进行缓冲,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缓冲座内部的充电桩主体,避免出现损坏。
[0019]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缓冲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缓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连接组件;101、连接板;102、固定螺栓;2、驱动箱;3、壳体;4、活动套;5、安装板;6、充电桩主体;7、缓冲座;8、缓冲组件;801、缓冲弹簧;802、缓冲板;803、固定板;9、丝杆;10、驱动组件;1001、从动轮;1002、从动轴;1003、连接皮带;1004、主动轮;1005、主动轴;1006、驱动电机;11、伸缩组件;1101、支撑板;1102、复位弹簧;1103、挡块;1104、横板;1105、活动杆;1106、夹持板;12、滑轨;13、滑块。
[0025]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悬空升降的充电桩,包括驱动箱2,驱动箱2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1,连接组件1包括连接板101和固定螺栓102,连接组件1的连接板101位于驱动箱2顶部的左右两端,两组连接板101的底部均螺接有固定螺栓102,安装过程中可安装于墙面进行固定,也可加装与地面固定的立柱后进行固定,驱动箱2的内腔安装有驱动组件10,驱动箱2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壳体3,两组壳体3的内腔均通过轴承设置有丝杆9,且丝杆9的顶部与驱动组件10的底部连接,驱动组件10包括从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空升降的充电桩,包括驱动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2)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1),所述驱动箱(2)的内腔安装有驱动组件(10),所述驱动箱(2)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壳体(3),两组所述壳体(3)的内腔均通过轴承设置有丝杆(9),且丝杆(9)的顶部与驱动组件(10)的底部连接,两组所述丝杆(9)的外壁均套设有活动套(4),两组所述活动套(4)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远离驱动箱(2)的一端安装有充电桩主体(6),所述充电桩主体(6)的底部安装有缓冲座(7),所述缓冲座(7)的外壁设置有缓冲组件(8),所述缓冲座(7)内腔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伸缩组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空升降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包括连接板(101)和固定螺栓(102),所述连接组件(1)的连接板(101)位于驱动箱(2)顶部的左右两端,两组所述连接板(101)的底部均螺接有固定螺栓(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空升降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包括从动轮(1001)、从动轴(1002)、连接皮带(1003)、主动轮(1004)、主动轴(1005)和驱动电机(1006),所述驱动组件(10)的驱动电机(1006)位于驱动箱(2)内腔顶部的左端,所述驱动电机(1006)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轴(1005),所述主动轴(1005)的外壁设置有主动轮(1004),所述驱动箱(2)内腔的右端通过轴承设置有从动轴(1002),所述从动轴(1002)的外壁设置有从动轮(1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莹,罗骏锋,林树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