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菏泽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661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诱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针对现有的植物组织诱导技术仍存在诱导率低、组织诱导过程中污染以及褐化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取材并处理,S2:制备培养基,S3:接种诱导愈伤组织,S4:培养维护,S5:继代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的消毒、灭菌的严格程度降低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污染率,同时通过加入营养物质、生长素IAA、生长素类似物、细胞分裂素和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诱导
,尤其涉及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植物组织诱导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渗透到植物生理学、病理学、药学、遗传学、育种以及生物化学等各个研究领域,并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园艺、工业、医药业等多种行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认为是一项很有潜力的高新技术,因此,植物组织诱导的应用领域相当广阔。
[0003]但是目前现有的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技术仍存在诱导率低、组织诱导过程中污染以及褐化等问题。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技术仍存在诱导率低、组织诱导过程中污染以及褐化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取材并处理:选取牡丹幼嫩的茎、叶或者由种子发芽形成的幼嫩的茎、叶,对选取的茎、叶进行消毒并在超净工作台上对选取的茎、叶进行处理;
[0009]S2:制备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同时加入营养物质、生长素IAA、生长素类似物、细胞分裂素和2,4

D;
[0010]S3:接种诱导愈伤组织:将处理后的茎、叶放入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0011]S4:培养维护:在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时,对培养基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并对培养基内环境进行设置,维持培养的正常进行;
[0012]S5:继代培养:通过更换新鲜培养基进行连续培养;
[0013]优选的,所述S1中,将选取的茎、叶用洗涤剂和清水洗净,并用在70%酒精中浸泡过的纱布擦拭茎、叶表面,然后将茎、叶浸泡在浓度为0.1

0.2%氯化汞中消毒8

12min,用无菌水冲洗4

6遍,冲洗后将茎、叶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去表面水分,且需先用紫外灯照射超净工作台15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的叶使用已消毒的打孔器打成4

6mm的圆片作为外植体,将已消毒的茎用灼烧并冷却的刀片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作为外植体;
[0014]优选的,所述S2中,采用的MS培养基中需加入琼脂制备MS固体培养基,并且加入的琼脂质量为总MS培养基质量的0.6

1%,加入的营养物质为蔗糖溶液3ml/L、酵母提取物4

6mg/L、硝酸铁溶液5

7ml/L,加入的生长素类似物为NAA 0.01

10mg/L、吲哚
‑3‑
乙酸0.01

10mg/L,加入的细胞分裂素为KT 0.1

10mg/L、6

BA 0.1

10mg/L;
[0015]优选的,所述S3中,将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接种时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接种后将培养基放在23

27℃无菌环境中培养直至愈伤组织形成,培养期
间每天进行16h光照培养,8h黑暗培养,其中光照强度的范围在1500

3000lx,其中将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时采用多组同时诱导,同时设置空白培养基,进行对比培养,通过实时对比确定培养及是否被污染,计算污染率;
[0016]优选的,所述S4中,培养过程中要实时对培养基周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测定,并在进行培养前通过加入缓冲物质保持培养基pH维持在5.8,其中用pH计对pH进行检测,且加入的缓冲物质包括聚乙二醇、MES缓冲液和天然有机添加物,湿度需保持在50%

70%;
[0017]优选的,所述S5中,通过更换新鲜培养基进行连续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要两周更换一次,且更换过程需在无菌环境中将进行。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对选取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在整个诱导过程以及培养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环境,降低了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污染率。
[0020]2、采用MS培养基,同时加入营养物质、生长素IAA、生长素类似物、细胞分裂素和2,4

D,增加了诱导率。
[0021]3、及时更换新鲜培养基进行连续培养,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
[002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的消毒、灭菌的严格程度降低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污染率,同时通过加入营养物质、生长素IAA、生长素类似物、细胞分裂素和2,4

D,增加了诱导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照图1,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取材并处理:将选取的茎、叶用洗涤剂和清水洗净,并用在70%酒精中浸泡过的纱布擦拭茎、叶表面,然后将茎、叶浸泡在浓度为0.2%氯化汞中消毒12min,用无菌水冲洗4遍,冲洗后将茎、叶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去表面水分,且需先用紫外灯照射超净工作台15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的叶使用已消毒的打孔器打成5mm的圆片作为外植体,将已消毒的茎用灼烧并冷却的刀片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作为外植体;
[0028]S2:制备培养基:采用的MS培养基中需加入琼脂制备MS固体培养基,并且加入的琼脂质量为总MS培养基质量的1%,加入的营养物质为蔗糖溶液3ml/L、酵母提取物6mg/L、硝酸铁溶液7ml/L,加入的生长素类似物为NAA 10mg/L、吲哚
‑3‑
乙酸10mg/L,加入的细胞分裂素为KT 10mg/L、6

BA 10mg/L;
[0029]S3:接种诱导愈伤组织:将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接种时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接种后将培养基放在25℃无菌环境中培养直至愈伤组织形成,培养期间每天进行16h光照培养,8h黑暗培养,其中光照强度的范围在1500lx,其中将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时采用多组同时诱导,同时设置空白培养基,进行对比培
养,通过实时对比确定培养及是否被污染,计算污染率;
[0030]S4:培养维护:培养过程中要实时对培养基周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测定,并在进行培养前通过加入缓冲物质保持培养基pH维持在5.8,其中用pH计对pH进行检测,且加入的缓冲物质包括聚乙二醇、MES缓冲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材并处理:选取牡丹幼嫩的茎、叶或者由种子发芽形成的幼嫩的茎、叶,对选取的茎、叶进行消毒并在超净工作台上对选取的茎、叶进行处理;S2:制备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同时加入营养物质、生长素IAA、生长素类似物、细胞分裂素和2,4

D;S3:接种诱导愈伤组织:将处理后的茎、叶放入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S4:培养维护:在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时,对培养基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并对培养基内环境进行设置,维持培养的正常进行;S5:继代培养:通过更换新鲜培养基进行连续培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将选取的茎、叶用洗涤剂和清水洗净,并用在70%酒精中浸泡过的纱布擦拭茎、叶表面,然后将茎、叶浸泡在浓度为0.1

0.2%氯化汞中消毒8

12min,用无菌水冲洗4

6遍,冲洗后将茎、叶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去表面水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先用紫外灯照射超净工作台15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的叶使用已消毒的打孔器打成4

6mm的圆片作为外植体,将已消毒的茎用灼烧并冷却的刀片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作为外植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采用的MS培养基中需加入琼脂制备MS固体培养基,并且加入的琼脂质量为总MS培养基质量的0.6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加入的营养物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宏芹高嘉敏张凤云高昌勇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