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摆动机构、支撑架、液压推杆、固定带,液压推杆安装于支撑架与摆动机构的内侧之间,固定带与摆动机构的上表面铆合连接,摆动机构与支撑架的顶部相焊接,通过摆动机构上的吸收机构能够对腿部产生的汗液进行吸收,再通过液压推杆拉动摆动推板沿着座椅板向下摆动,能够使反向气流通过透气腔向左吹入透气腔的内部,从而能够加速增触块与接触面上的汗液风干速度,通过吸汗块能够对腿部与固定带接触的部位产生的汗液进行吸收,再通过进气口内部的导液条能够将吸汗块内部的汗液向上吸出,再通过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口加速吸汗块与导液条内部的汗水风干速度。液条内部的汗水风干速度。液条内部的汗水风干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领域,具体的是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椅主要是用于对腿部关节术后康复进行训练恢复的设备,通过患者坐于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椅上,将腿部关节放置在摆动推板前端,再通过遥控控制液压推杆对摆动推板进行推拉,从而使摆动推板能够带动患者腿部进行摆动训练,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由于患者的腿部活动较为困难,以至于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疲劳出汗的现象,以至于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椅的摆动推板上会附着腿部的汗液,并且摆动推板上的护垫会吸附汗液,但风干缓慢,若频繁使用则容易出现护垫内部的细菌大量繁衍,若患者腿部有未痊愈的伤口则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摆动机构、支撑架、液压推杆、固定带,所述液压推杆安装于支撑架与摆动机构的内侧之间,所述固定带与摆动机构的上表面铆合连接,所述摆动机构与支撑架的顶部相焊接;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座椅板、摆动推板、吸收机构,所述摆动推板与座椅板的左侧铰链连接,所述吸收机构嵌入于摆动推板的内部位置。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收机构包括透气腔、增触块、接触面,所述透气腔的左侧与增触块的右侧相贴合,所述接触面嵌固于增触块的右侧位置,所述接触面与增触块均采用吸水性较强的聚酯海绵材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透气腔包括外接框、转动块、连接杆、叶片,所述转动块与连接杆的中部活动卡合,所述连接杆固定于外接框的内壁靠右侧位置,所述叶片嵌固于转动块的外表面位置,所述转动块的内部设有两处镂空。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叶片包括受力槽、减重腔、外板,所述受力槽与外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减重腔贯穿于外板的内部位置,所述受力槽呈弧形凹面结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带包括进气口、承接带、吸汗块,所述进气口嵌入于承接带的内部位置,所述吸汗块的上端与承接带的底部相贴合,所述进气口呈内外通透结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气口包括夹固条、导液条、外框,所述夹固条贯穿于外框的内部位置,所述导液条安装于的内部中心位置,所述导液条采用棉制成的纯棉条。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框包括衔接轴、增流块、复摆块,所述复摆块通
过衔接轴与增流块的内壁靠上端铰链连接,所述复摆块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增流块的左右两侧内壁呈对称分布。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汗块包括内触块、内凹槽、变形块,所述内触块与变形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凹槽嵌入于变形块的内部靠的底部位置,所述内凹槽设有三个,且均匀在变形块的底部呈平行分布。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摆动机构上的吸收机构能够对腿部产生的汗液进行吸收,再通过液压推杆拉动摆动推板沿着座椅板向下摆动,能够使反向气流通过透气腔向左吹入透气腔的内部,从而能够加速增触块与接触面上的汗液风干速度,有效的避免了吸收机构吸收的汗液风干缓慢,导致容易滋生细菌的情况。
[0013]2、通过吸汗块能够对腿部与固定带接触的部位产生的汗液进行吸收,再通过进气口内部的导液条能够将吸汗块内部的汗液向上吸出,再通过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口加速吸汗块与导液条内部的汗水风干速度,有效的避免了固定带在对腿部进行固定时也会接触腿部的汗液,且难以快速风干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摆动机构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吸收机构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透气腔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叶片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带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进气口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外框局部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吸汗块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摆动机构
‑
1、支撑架
‑
2、液压推杆
‑
3、固定带
‑
4、座椅板
‑
11、摆动推板
‑
12、吸收机构
‑
13、透气腔
‑
a1、增触块
‑
a2、接触面
‑
a3、外接框
‑
a11、转动块
‑
a12、连接杆
‑
a13、叶片
‑
a14、受力槽
‑
b1、减重腔
‑
b2、外板
‑
b3、进气口
‑
c1、承接带
‑
c2、吸汗块
‑
c3、夹固条
‑
c11、导液条
‑
c12、外框
‑
c13、衔接轴
‑
d1、增流块
‑
d2、复摆块
‑
d3、内触块
‑
e1、内凹槽
‑
e2、变形块
‑
e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如例图1
‑
例图5所展示:本专利技术提供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摆动机构1、支撑架2、液
压推杆3、固定带4,所述液压推杆3安装于支撑架2与摆动机构1的内侧之间,所述固定带4与摆动机构1的上表面铆合连接,所述摆动机构1与支撑架2的顶部相焊接;所述摆动机构1包括座椅板11、摆动推板12、吸收机构13,所述摆动推板12与座椅板11的左侧铰链连接,所述吸收机构13嵌入于摆动推板12的内部位置。
[0026]其中,所述吸收机构13包括透气腔a1、增触块a2、接触面a3,所述透气腔a1的左侧与增触块a2的右侧相贴合,所述接触面a3嵌固于增触块a2的右侧位置,所述接触面a3与增触块a2均采用吸水性较强的聚酯海绵材质,通过增触块a2能够对患者腿部的汗液进行吸收,并且接触面a3能够增强增触块a2与外界的接触面积。
[0027]其中,所述透气腔a1包括外接框a11、转动块a12、连接杆a13、叶片a14,所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摆动机构(1)、支撑架(2)、液压推杆(3)、固定带(4),所述液压推杆(3)安装于支撑架(2)与摆动机构(1)的内侧之间,所述固定带(4)与摆动机构(1)的上表面铆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1)与支撑架(2)的顶部相焊接;所述摆动机构(1)包括座椅板(11)、摆动推板(12)、吸收机构(13),所述摆动推板(12)与座椅板(11)的左侧铰链连接,所述吸收机构(13)嵌入于摆动推板(12)的内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机构(13)包括透气腔(a1)、增触块(a2)、接触面(a3),所述透气腔(a1)的左侧与增触块(a2)的右侧相贴合,所述接触面(a3)嵌固于增触块(a2)的右侧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腔(a1)包括外接框(a11)、转动块(a12)、连接杆(a13)、叶片(a14),所述转动块(a12)与连接杆(a13)的中部活动卡合,所述连接杆(a13)固定于外接框(a11)的内壁靠右侧位置,所述叶片(a14)嵌固于转动块(a12)的外表面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飞,叶海波,段善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